【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涂覆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
技術介紹
1、輪軌是車輛與軌道聯系的媒介,列車車輪與鋼軌間的相互作用實現啟動、運行、轉向以及制動。而在重載鐵路上,軸重、速度、牽引質量、編組密度、年運量等指標較高,會導致輪軌相互作用增強,進而造成了嚴重的輪軌傷損、磨耗以及軌道結構狀態的惡化,一般正線軌側潤滑方式是:涂覆設備安裝固定在車輪彈簧座那里,隨著列車運行,到彎道時進行自動涂覆,但是站場、尖軌、道岔等鋼軌磨損嚴重的地方,適合用人工推車進行涂覆。
2、通過參考已授權專利號為“cn210062999u”的“一種鋼軌軌側固體潤滑棒涂覆裝”可知,該專利通過推車帶動固體潤滑器在軌道上移動,恒力彈簧為固體潤滑棒提供持續的、且大小相同的推力,因此固體潤滑棒在使用過程中能與軌道的側邊保持接觸,使固體潤滑棒能均勻持續地涂抹在軌道的側邊,解決了現有的固體潤滑棒在涂抹過程中被持續消耗,不能夠保證涂覆效果的技術不足。
3、本技術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方案。
4、公開于該
技術介紹
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技術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2、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包括:
3、滾動在軌道上的推車,所述推車上安裝有涂覆組件
4、所述涂覆組件包括矩形框、輪緣潤滑棒、移動塊、抵緊塊和彈簧,所述矩形框固定安裝在推車上,所述輪緣潤滑棒與矩形框內壁相接觸,所述移動塊和抵緊塊均滑動安裝在矩形框內,所述彈簧固定安裝于移動塊和抵緊塊之間,所述抵緊塊與輪緣潤滑棒緊密接觸;
5、提示調控組件,所述提示調控組件設置在矩形框、移動塊和抵緊塊上。
6、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提示調控組件包括螺紋筒、內撐、從動軸、主動軸、傘齒輪一、傘齒輪二、控制器、測距傳感器和警示燈,所述螺紋筒與移動塊固定連接,所述內撐固定安裝于矩形框內,所述從動軸轉動安裝在內撐上,所述主動軸轉動安裝在矩形框上,所述從動軸外側開設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與螺紋筒螺紋連接,所述傘齒輪一固定安裝在主動軸端部,所述傘齒輪二固定安裝于從動軸的端部,所述傘齒輪一與傘齒輪二相嚙合,所述控制器和警示燈均固定安裝于矩形框的外側,所述測距傳感器固定安裝在抵緊塊上。
7、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測距傳感器和警示燈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如此在抵緊力快不足時,可以使得警示燈亮起進行提示。
9、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矩形框傾斜設置。
10、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主動軸端部固定設置有主動鈕。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主動鈕對主動軸進行操控。
12、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內撐上開設有孔體一,孔體一內固定設置有軸承一,從動軸與軸承一內圈固定連接。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方便從動軸進行轉動。
14、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矩形框上開設有孔體二,孔體二內固定設置有軸承二,主動軸與軸承二內圈固定連接。
15、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矩形框后側開設有線孔,矩形框后側安裝有蓄電池。
16、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技術通過設置的移動塊、抵緊塊和彈簧,彈簧可以對抵緊塊施加壓力,使得抵緊塊對輪緣潤滑棒施加壓力,使得輪緣潤滑棒始終與軌道輪緣接觸,對軌道輪緣進行潤滑處理;
18、2、本技術通過設置的提示調控組件,在輪緣潤滑棒消耗較多時,此時移動塊和抵緊塊之間的距離變大,測距傳感器監測兩者之間的距離,在兩者之間的距離超過設定值時,此時控制器啟動警示燈進行提示,然后工作人員轉動主動軸,進而可以使得移動塊進行移動對彈簧進行擠壓,如此可以保證輪緣潤滑棒后續的使用,涂覆效果較好。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調控組件包括螺紋筒(7)、內撐(8)、從動軸(9)、主動軸(10)、傘齒輪一(11)、傘齒輪二(12)、控制器(13)、測距傳感器(14)和警示燈(15),所述螺紋筒(7)與移動塊(4)固定連接,所述內撐(8)固定安裝于矩形框(2)內,所述從動軸(9)轉動安裝在內撐(8)上,所述主動軸(10)轉動安裝在矩形框(2)上,所述從動軸(9)外側開設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與螺紋筒(7)螺紋連接,所述傘齒輪一(11)固定安裝在主動軸(10)端部,所述傘齒輪二(12)固定安裝于從動軸(9)的端部,所述傘齒輪一(11)與傘齒輪二(12)相嚙合,所述控制器(13)和警示燈(15)均固定安裝于矩形框(2)的外側,所述測距傳感器(14)固定安裝在抵緊塊(5)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距傳感器(14)和警示燈(15)均與控制器(13)電性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軸(10)端部固定設置有主動鈕。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撐(8)上開設有孔體一,孔體一內固定設置有軸承一,從動軸(9)與軸承一內圈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2)上開設有孔體二,孔體二內固定設置有軸承二,主動軸(10)與軸承二內圈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2)后側開設有線孔,矩形框(2)后側安裝有蓄電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車輪緣潤滑棒涂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調控組件包括螺紋筒(7)、內撐(8)、從動軸(9)、主動軸(10)、傘齒輪一(11)、傘齒輪二(12)、控制器(13)、測距傳感器(14)和警示燈(15),所述螺紋筒(7)與移動塊(4)固定連接,所述內撐(8)固定安裝于矩形框(2)內,所述從動軸(9)轉動安裝在內撐(8)上,所述主動軸(10)轉動安裝在矩形框(2)上,所述從動軸(9)外側開設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與螺紋筒(7)螺紋連接,所述傘齒輪一(11)固定安裝在主動軸(10)端部,所述傘齒輪二(12)固定安裝于從動軸(9)的端部,所述傘齒輪一(11)與傘齒輪二(12)相嚙合,所述控制器(13)和警示燈(15)均固定安裝于矩形框(2)的外側,所述測距傳感器(14)固定安裝在抵緊塊(5)上。
3.根據權利要求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元杰,陳懷強,龔鵬程,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嘉勛機電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