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造紙,具體涉及手工造紙過程中濕紙貼去除氣泡用的壓板。
技術介紹
1、宣紙作為一種高級書畫藝術用紙,千百年來,一直沿用古法造紙技術。制作宣紙是一項及其繁復細致的工藝,整個生產過程需要100多道工序,粗略來分,可以分為選材、制漿、撈紙、曬紙、檢驗和剪紙等6道工序,均為手工制作,其中撈紙和曬紙工序,幾乎決定了一張紙質量的好壞。
2、撈紙過程也可以說是紙貼制作的過程,就是將撈紙簾布置在簾框上浸沒于漿槽的紙漿液面以下再提起,在紙簾上布置有漿料,瀝水后紙簾上攤布濕式紙體,將濕式紙體面向工作臺(為翻邊瀝水,臺面呈小角度傾斜狀)、撈紙簾簾體朝上,將濕式紙體貼置在工作臺上,濕式紙體彼此一張一張的貼附構成紙貼。紙貼達500張時,在紙貼上放置壓板下壓紙貼控水,進一步瀝水后烘干形成干紙貼,紙貼存放于紙貼庫房存儲備用。
3、而曬紙則是將干紙貼浸水,然后一張一張的揭離(揭紙)并貼到烘焙墻上烘干。揭紙過程中會出現紙張局部撕裂現象,撕裂的紙張即判為廢品紙,揭紙時出現撕裂現象的原因有多種,其中在漿槽原料、撈紙、紙簾分離工序中有以下成因:
4、皮花原因:紙漿原料投入漿槽中,漿液中的皮料(青檀皮)、草料(稻草)的比例根據紙張要求而比例不同,必然會出現皮料纖維、草料纖維局部團聚現象,俗稱“皮花”,即無法保證纖維完全均勻分布于漿液中,所以出現濕紙各處厚度差異,濕紙的紙面就會出現局部凹凸的現象,當下層濕紙上攤布上層濕紙時,可能會出現局部氣泡,氣泡的邊緣輪廓有多種,尤其是氣泡的邊緣輪廓有尖角或拖尾現象時,該氣泡上的尖角或拖尾部位
5、水洞原因:紙簾上撈制的濕紙貼附到已成貼的紙貼上,簾、紙分離時,簾上聚集的水滴落到紙貼上,最上層的濕紙會出現局部水滴滴落區域,該水滴區域中的纖維分布與其它區域的濕紙纖維分布具有差異,這種局部水滴滴落的區域俗稱為水洞。水洞區域與其他區域相比,紙與紙的結合力明顯存在差異。在曬紙工序中的揭紙步驟中,水洞部位也是撕裂紙張的頻發區域,即由水洞導致揭紙撕裂紙張的現象。
6、撈制原因:紙簾撈紙時,紙漿在紙簾上的流動速度、方向突變會導致局部纖維的聚集或缺失而造成濕紙上的纖維失均現象,造成濕紙厚度差異的凸凹部位,后續濕紙貼紙貼時,容易出現紙間局部形成氣泡,該氣泡未作處理將會遺留在紙貼中,后續曬紙工序的揭紙步驟中也會造成揭紙撕裂紙張的現象;即便是富有經驗的撈紙工,其每次撈紙時紙簾出水時機、角度及方向均有差異,所以撈紙環節出現濕紙厚度差異的凸凹部位不可避免。
7、貼紙貼原因:將紙簾上所撈濕紙貼置于紙貼的過程以及掀簾過程中的速度、角度也會出現氣泡區域。氣泡集存的結果就是曬紙揭紙步驟時撕裂紙張。
8、綜合原因,即便是每張濕紙的凹凸不平的現象及其細微,單30、50張甚至更多張紙張貼合后累計出明顯的凹凸部位,后續的濕紙向紙貼上貼置時出現氣泡。
9、可見,紙貼制作過程中形成的氣泡是宣紙廢品紙產生的重要影響因素,可見,減少甚至避免宣紙紙貼制作過程中氣泡的產生,可以大大降低宣紙廢品紙出現概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首先是提供一種宣紙貼紙壓板,利用壓板對濕紙貼進行按壓以釋放、排出貼層中的氣泡區域聚集的氣體。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宣紙濕紙貼壓板,壓板的正面上均勻分布有凹部,壓板的背面設有把手。
3、上述方案,壓板的正面均勻分布有凹部,相鄰凹部之間的分割棱,宣紙貼紙過程中形成氣泡時,將壓板的正面覆蓋在濕式紙體的上紙面上,稍稍施加壓力,相鄰凹部之間的分割棱就會將氣泡分割成若干份小氣泡,并在凹部處向外排氣,從而實現去除濕式紙體中氣泡的效果。
4、上述壓板的使用方法為:在宣紙濕紙貼的貼置過程中:
5、(1)撈紙簾撈出濕式紙體后將濕式紙體貼置在工作臺上,每連續貼置3~5張濕紙后,用上述壓板壓置最上層的濕紙紙面進行按壓排氣;
6、(2)重復步驟(1),直至濕式紙體貼置400~600張形成濕紙貼。上述方案,宣紙濕紙貼在貼置過程中每隔幾張需要排氣一次,所隔層數既不能太多,造成排氣困難,也不能太少,影響工作進度,排氣時,稍稍施加壓力即可,在保證排氣的同時,盡量避免壓板在濕式紙體上留下壓痕,影響宣紙質量。
7、宣紙濕紙貼在貼置過程中每隔幾張需要排氣一次,所隔層數既不能太多,造成排氣困難,也不能太少,影響工作進度,排氣時,稍稍施加壓力即可,在保證排氣的同時,盡量避免壓板在濕式紙體上留下壓痕,影響宣紙質量。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壓板(10)的正面上均勻分布有凹部(11),壓板(10)的背面設有把手(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10)的正面與周圍的側面之間由圓弧倒角(12)過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板(10)上的凹部(11)的輪廓呈方形或菱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部(11)口域口徑為小于12*8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凹部(11)之間的分割棱沿(13)的截面為圓弧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凹部(11)的頂部有貫通至壓板(10)背面的通孔(1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板(10)周邊輪廓為長方形或橢圓形,把手(20)兩端由把手柱(21)連接在壓板(10)背面寬度方向的居中位置處,把手(20)的長度方向與壓板(10)的長度方向一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壓板(10)的正面上均勻分布有凹部(11),壓板(10)的背面設有把手(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10)的正面與周圍的側面之間由圓弧倒角(12)過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板(10)上的凹部(11)的輪廓呈方形或菱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宣紙濕紙貼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部(11)口域口徑為小于12*8m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宇平,張九玲,朱永鋒,曹明富,丁妍艷,周東紅,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