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金屬鑄造,具體是涉及一種鋁液鑄造裝置及澆鑄方法。
技術介紹
1、目前連鑄連軋行業內采用的澆鑄系統大多為上、中、下澆包三級澆鑄,表面流動式鑄造,即上澆包接收流槽輸出的鋁液,上澆包下面設有中間包,鋁液通過上澆包流入中間澆包,再由中間澆包流入下澆包,下澆包中的鋁液通過鴨嘴形溜槽流入鑄輪凹槽內,澆鑄位置位于鑄造輪的正上方呈水平放置,從上澆包至中間澆包的鋁液流量由浮漂裝置控制,中間包至下澆包由控流裝置控流,當發生異常情況需要緊急停車時,中間包內的鋁液能快速傾倒進儲存箱做應急處理,這種澆鑄系統存在以下缺點:由于存在總液位差700mm左右,鋁液在流槽至下澆包滾動,導流過程會產生紊流、湍流,鋁液從過濾箱到下澆包流動過程中,液體表面暴露于空氣中,而且在流動過程中由于存在紊流、湍流會將鋁液表面的氧化膜破壞,將氧化物帶入鋁液中,造成吸氣造渣,使得凈化過濾后鋁液受到再次的污染,降低了鑄造坯料的質量,進而降低最終成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術介紹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鋁液鑄造裝置及澆鑄方法。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出的鋁液鑄造裝置,包括過濾箱、靜置箱、小澆包和渦流控流裝置,所述過濾箱兩側分別設有連通箱體內部的過濾進口和過濾出口,所述過濾箱內部至少開設有兩級過濾腔,至少兩級所述過濾腔相互連通,并且在所述過濾腔內分別設有過濾板,所述靜置箱兩側分別設有連通箱體內部的靜置進口和靜置出口,所述靜置入口與所述過濾出口相連通,所述靜置箱內部至少開設有兩
3、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箱頂部設有過濾箱蓋,所述過濾箱蓋底部設有第一加熱件,所述過濾箱蓋上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探頭部位延伸至所述過濾腔內,用于檢查流經所述過濾箱內的鋁液溫度。通過檢測所述過濾箱內的鋁液溫度控制調節所述第一加熱件的開啟,以確保鋁液溫度。
4、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箱側壁的底部開設有第一放流口。當出現事故或需要排空所述過濾箱,打開第一放流口即可。
5、進一步地,所述過濾進口和所述過濾出口相對設置,并且所述過濾進口水平位置高于所述過濾出口,使得從所述過濾進口進入所述過濾箱內部進行過濾的鋁液能夠自行從所述過濾出口流出。
6、進一步地,所述過濾腔由上下交錯排列設置的第一隔板分隔而成,使得進入所述過濾箱內的鋁液呈“s”形流動路線。
7、進一步地,所述靜置箱頂部設有靜置箱蓋,所述靜置箱蓋底部設有第二加熱件。通過所述第二加熱件對流經所述靜置箱內的鋁液加熱,避免溫度過低。
8、進一步地,所述靜置腔由第二隔板分隔而成,所述第二隔板底部留空使得相鄰的所述靜置腔能夠相互連通,所述靜置箱遠離所述小澆包一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溢流口和第二放流口,所述溢流口處設有溢流閘板,所述溢流口設置在所述靜置箱的頂部側壁,所述第二放流口設置在所述靜置箱的低部側壁。當需要排空所述靜置箱內的鋁液時,打開所述第二放流口即可,當進入所述靜置箱內的鋁液過多,鋁液則從所述溢流口排出,確保安全。
9、進一步地,所述渦流控流裝置包括塞棒、驅動機構、支撐架和渦流傳感器,所述支撐架固定設在所述靜置箱側壁,所述塞棒一端插入所述靜置出口內,另一端通過支桿進行支撐,所述支桿端部設有承托件,所述承托件用于承托所述塞棒,所述承托件上設有撥桿,所述撥桿與所述塞棒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桿中部與所述支撐架進行鉸接,所述驅動機構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支撐架上,所述驅動機構的伸出端與所述支桿遠離所述承托件的一端鉸接,所述渦流傳感器固定在所述支撐架上,并且所述渦流傳感器的探頭部位延伸至所述小澆包內。通過渦流傳感器檢查鋁液的液位,反饋液位信號給控制器,經過控制器運算處理后發出控制信號至驅動機構,驅動機構推動支桿轉動,同時帶動撥桿撥動塞棒移動,以自動調整塞棒與靜置出口之間的開度,進行流量控制,有效解決水平鑄造控流難題。
10、進一步地,所述小澆包內設有防護腔,所述防護腔與所述小澆包內部相互連通,所述渦流傳感器的探頭部位延伸至所述防護腔上方。防護腔設置能夠防止因為小澆包內液位波動過大影響渦流傳感器采集數據的準確性。
11、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使用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進行澆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打開過濾進口,將外部鋁液引入過濾箱內,鋁液呈“s”形流動路線依次通過至少兩級過濾腔后從過濾出口流出,在鋁液流經過濾箱時,通過過濾箱蓋上的溫度傳感器檢測鋁液溫度,然后控制第一加熱件對鋁液加熱避免溫度損失;
12、s2、從過濾出口流出的鋁液經由靜置進口進入靜置箱內經過至少兩級靜置,經過靜置后的鋁液從靜置出口流出,靜置時鋁液采用潛流方式進行流動,避免破壞液體表面氧化膜;s3、從靜置出口流出的鋁液進入小澆包并沿著澆嘴流出進行澆鑄,從靜置出口流出的鋁液通過渦流控流裝置控制流出的流量,控制流量時,渦流傳感器檢測到小澆包內的鋁液液位變化,反饋液位信號至控制器,控制器發送控制信號至驅動機構,由驅動機構帶動支桿轉動,支桿帶動承托件上的撥桿撥動塞棒移動,從而調整靜置出口的開度以調節流量。
13、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包括:通過過濾箱、靜置箱、小澆包和渦流控流裝置的配合使用,使鋁液呈水平無落差式流動,與采用傳統的上、中、下澆包三級澆鑄工藝相比,能夠有效避免因鋁液流動過程產生紊流、湍流而導致鋁液表面暴露于空氣中,時鋁液表面的氧化膜破壞,氧化物帶入鋁液中,造成吸氣造渣;同時縮短了鋁液從過濾箱到小澆包的距離,減少鋁液溫度損失,使得爐內鋁水溫度得以降低,減少能耗和燒損量,降低生產成本,為連鑄連軋產品質量的提高提供條件。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箱頂部設有過濾箱蓋,所述過濾箱蓋底部設有第一加熱件,所述過濾箱蓋上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探頭部位延伸至所述過濾腔內,用于檢查流經所述過濾箱內的鋁液溫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箱側壁的底部開設有第一放流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進口和所述過濾出口相對設置,并且所述過濾進口水平位置高于所述過濾出口,使得從所述過濾進口進入所述過濾箱內部進行過濾的鋁液能夠自行從所述過濾出口流出。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腔由上下交錯排列設置的第一隔板分隔而成,使得進入所述過濾箱內的鋁液呈“S”形流動路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靜置箱頂部設有靜置箱蓋,所述靜置箱蓋底部設有第二加熱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靜置腔由第二隔板分隔而成,所述第二隔板底部留空使得相鄰的所述靜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流控流裝置包括塞棒、驅動機構、支撐架和渦流傳感器,所述支撐架固定設在所述靜置箱側壁,所述塞棒一端插入所述靜置出口內,另一端通過支桿進行支撐,所述支桿端部設有承托件,所述承托件用于承托所述塞棒,所述承托件上設有撥桿,所述撥桿與所述塞棒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桿中部與所述支撐架進行鉸接,所述驅動機構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支撐架上,所述驅動機構的伸出端與所述支桿遠離所述承托件的一端鉸接,所述渦流傳感器固定在所述支撐架上,并且所述渦流傳感器的探頭部位延伸至所述小澆包內。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澆包內設有防護腔,所述防護腔與所述小澆包內部相互連通,所述渦流傳感器的探頭部位延伸至所述防護腔上方。
10.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進行澆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箱頂部設有過濾箱蓋,所述過濾箱蓋底部設有第一加熱件,所述過濾箱蓋上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探頭部位延伸至所述過濾腔內,用于檢查流經所述過濾箱內的鋁液溫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箱側壁的底部開設有第一放流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進口和所述過濾出口相對設置,并且所述過濾進口水平位置高于所述過濾出口,使得從所述過濾進口進入所述過濾箱內部進行過濾的鋁液能夠自行從所述過濾出口流出。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腔由上下交錯排列設置的第一隔板分隔而成,使得進入所述過濾箱內的鋁液呈“s”形流動路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靜置箱頂部設有靜置箱蓋,所述靜置箱蓋底部設有第二加熱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液鑄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靜置腔由第二隔板分隔而成,所述第二隔板底部留空使得相鄰的所...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