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滾動軸承、旋轉設備和滾動軸承的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1、以往,作為滾動軸承,存在將潤滑脂保持于一對滾道圈(內圈和外圈)之間的滾動軸承。在這種滾動軸承,潤滑脂的阻力有時成為使旋轉阻力增大的主要原因??墒?,在滾動軸承,以所搭載的旋轉設備的省電化為目的,期望降低旋轉阻力。特別地,在風扇馬達等各種馬達所使用的小型的滾動軸承,降低旋轉阻力的期望強烈。
2、為了降低滾動軸承的旋轉阻力,降低與相互相對旋轉的部件的兩者接觸的潤滑脂的量是有效的。于是,在滾動軸承的固定圈(在多數情況下為外圈)的軸向方向的端部或配置于該端部側的密封部件涂敷潤滑脂,謀求與滾動體(滾珠)和保持滾動體的保持器接觸的潤滑脂的量的降低(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滾動軸承,潤滑脂附著于外圈的避開與滾動體接觸的滾道面的內周面,且以不與內圈的外周面接觸的方式偏向外圈的內周面側以圓環狀封入。
3、在先技術文獻
4、專利文獻
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150615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1、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
2、然而,如果使與滾動體和保持器接觸的潤滑脂的量降低,則向滑動部的潤滑脂的供給不足,有可能關系到滾動軸承的長期耐久性的下降。
3、于是,本專利技術提供長期耐久性優異的滾動軸承、旋轉設備和滾動軸承的制造方法。
4、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5、本專利技術的第1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具備:內圈和外圈,其相互同
6、依據第1方案,潤滑脂中的不與滾動體和保持器接觸的部分比較柔軟,成為容易向外部出油的狀態。因此,即使潤滑脂中的與滾動體或保持器接觸的部分的基礎油將要不足,也從潤滑脂中的不與滾動體和保持器接觸的內部向外部滲出基礎油,能夠繼續將基礎油供給至滑動部。另外,即使在潤滑脂以不與滾動體和保持器接觸的方式涂敷的狀態下,也能夠將基礎油從潤滑脂的表面供給至滑動部,并且,也從潤滑脂的內部滲出基礎油至潤滑脂的表面,能夠將基礎油供給至滑動部。因此,即使在為了謀求滾動軸承的旋轉阻力的降低而將潤滑脂配置于遠離滾動體和保持器的位置的情況下,也能夠在長期將基礎油供給至滑動部,能夠使滾動軸承的耐久性提高。
7、另外,通過使不混合稠度不到287,能夠抑制潤滑脂的重力所導致的下垂或連帶轉動等所導致的過度變形,能夠將潤滑脂中的不與滾動體和保持器接觸的部分的形狀保持初始形狀地維持。由此,能夠抑制對每個滾動軸承潤滑脂的形狀不同而在旋轉阻力產生偏差。
8、本專利技術的第2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前述潤滑脂的混合稠度與不混合稠度的差不到50。
9、依據第2方案,潤滑脂中的不與滾動體和保持器接觸的部分的柔軟度接近潤滑脂中的與滾動體和保持器接觸的部分的柔軟度。由此,在潤滑脂中的與滾動體或保持器接觸的部分和不與滾動體和保持器接觸部分,基礎油的滲出程度的差變小。因此,能夠在長期使滾動軸承的旋轉阻力穩定。
10、本專利技術的第3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前述潤滑脂的混合稠度與不混合稠度的差相對于混合稠度的比率不到22.7%。
11、依據第3方案,潤滑脂中的不與滾動體和保持器接觸的部分的柔軟度接近潤滑脂中的與滾動體或保持器接觸的部分的柔軟度。由此,在潤滑脂中的與滾動體或保持器接觸的部分和不與滾動體和保持器接觸部分,基礎油的滲出程度的差變小。因此,能夠在長期使滾動軸承的旋轉阻力穩定。
12、本專利技術的第4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方案至第3方案的任一個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前述潤滑脂的增稠劑包含脲。
13、依據第4方案,可得到耐熱性高的潤滑脂,因而能夠形成旋轉阻力小且耐久性高的滾動軸承。
14、本專利技術的第5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方案至第4方案的任一個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在85℃放置18小時之后的前述潤滑脂的不混合稠度大于158。
15、依據第5方案,能夠將潤滑脂的硬化程度設定成如下的程度:即使潤滑脂暴露于高溫或長時間放置,也順利地進行基礎油的滲出。因此,能夠形成耐久性高的滾動軸承。
16、本專利技術的第6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方案至第5方案的任一個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前述密封部件具有:環狀的臺座部,其從前述軸向方向的外側與前述一個滾道圈接觸;伸出部,其從前述臺座部的前述另一個滾道圈側的周緣向前述軸向方向的外側延伸;以及平面部,其從前述伸出部的前述軸向方向的外側的端緣朝向前述另一個滾道圈沿著徑向方向延伸,前述潤滑脂與前述臺座部和前述伸出部中的至少任一個接觸。
17、依據第6方案,在繼將潤滑脂涂敷于既定部位之后將密封部件裝配于一個滾道圈時,有時由密封部件中的位于比平面部更靠軸向方向的內側的臺座部和伸出部將潤滑脂向軸向方向的內側推壓。臺座部和伸出部位于比平面部更接近滾動體和保持器的位置,因而在裝配密封部件時,潤滑脂被向滾動體和保持器側推壓而容易與滾動體或保持器接觸。在此,在如以往那樣不混合稠度比較小(堅硬)的潤滑脂,在由密封部件向軸向方向內側推壓時,雖然伴隨著微小變形,但潤滑脂整體向軸向方向內側移動,存在與滾動體或保持器以所期望的量以上接觸的可能性。依據第6方案,潤滑脂的不混合稠度比較大(柔軟),因而在潤滑脂由密封部件向軸向方向內側推壓時,也容易沿徑向方向變形,能夠抑制潤滑脂向軸向方向內側的移動,抑制潤滑脂與滾動體或保持器超出需要地接觸。因此,能夠合適地使用上述的潤滑脂。
18、本專利技術的第7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方案至第6方案的任一個方案所涉及的滾動軸承,前述密封部件具有:環狀的臺座部,其從前述軸向方向的外側與前述一個滾道圈接觸;伸出部,其從前述臺座部的前述另一個滾道圈側的周緣向前述軸向方向的外側延伸;以及平面部,其從前述伸出部的前述軸向方向的外側的端緣朝向前述另一個滾道圈沿著徑向方向延伸,前述潤滑脂具有:滾道圈接觸部,其與前述一個滾道圈的前述周面接觸;和密封部件接觸部,其在比前述滾道圈接觸部更靠前述軸向方向的外側且更靠前述另一個滾道圈側與前述平面部接觸,前述密封部件接觸部的面積比前述潤滑脂與前述密封部件中的前述伸出部和前述臺座部的接觸面積更大。
19、依據第7方案,在繼將潤滑脂涂敷于既定部位之后裝配密封部件時,能夠設置由密封部件的平面部向軸向方向的內側推壓的潤滑脂朝向伸出部和臺座部沿徑向方向擴展的余地。因此,能夠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滾動軸承,其具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4.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5.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6.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7.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13.一種旋轉設備,其具備:
14.一種滾動軸承的制造方法,其是如下的滾動軸承的制造方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滾動軸承,其具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4.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5.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6.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滾動軸承,其中,
7.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中的任一項...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