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顯示,尤其涉及一種段碼式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1、段碼式顯示屏(icon顯示屏)顯示區是固定的圖標或圖案,icon顯示屏顯示的圖形一般都是不規則的,形狀各異,大小面積各不相同,由于oled屬于電流型器件,所以,當icon顯示屏顯示圖形過大或過長時,為了減小單個顯示圖形的面積,在設計時會將一個大的圖形區打斷分成兩個或多個子顯示區去顯示。
2、現有技術中,段碼式顯示屏的驅動引線設計在子顯示區的某一端,由于電流存在負載效應,在兩個子顯示區連接處會出現圖形顯示亮暗不均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段碼式顯示裝置,無需驅動芯片,就可以單獨調節子顯示區中第一電極的輸入電流大小,從而消除子顯示區連接處的明暗差異。
2、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段碼式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屏、多個電流調節模塊和多個引線組;顯示屏包括顯示區;顯示區包括多個子顯示區,每個子顯示區中設置有多個第一發光結構,第一發光結構包括第一電極;其中,每個電流調節模塊通過一引線組連接至一子顯示區中第一發光結構的第一電極,引線組包括多條引線,每條引線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極的不同位置,每條引線的第二端連接電流調節模塊的輸出端;電流調節模塊包括電阻調節單元;電阻調節單元的第一端作為電流調節模塊的電源輸入端,電阻調節單元的第二端作為電流調節模塊的輸出端;電阻調節單元的電阻可變。
3、可選地,電阻調節單元包括可調節電阻或電位器。
4、可選地,段碼式顯示裝置還包括柔性電路板,柔性電路板的第
5、可選地,每個第一發光結構對應設置多個電流輸入端,電流輸入端連接于第一電極的位置,電流輸入端與引線的第一端一一對應電連接。
6、可選地,每個第一發光結構包括多個子發光結構;子發光結構包括第一子電極和第二子電極,第一子電極相互連接形成第一電極,第二子電極相互連接形成第一發光結構的第二電極。
7、可選地,每個子顯示區中還設置有第二發光結構,第二發光結構包括第三電極,第三電極與第一電極同層,且第三電極與第一電極絕緣設置。
8、可選地,段碼式顯示裝置還包括電源模塊,電源模塊的輸出端與電流調節模塊的電源輸入端電連接。
9、可選地,段碼式顯示裝置還包括電源轉換模塊,電源轉換模塊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連接,電源轉換模塊的輸出端與電流調節模塊的電源輸入端電連接。
10、可選地,段碼式顯示裝置還包括輸入保護電路;輸入保護電路設置于電源轉接板上,輸入保護電路的輸入端與電源轉換模塊的輸出端連接,輸入保護電路的輸出端與電流調節模塊的電源輸入端連接。
11、可選地,電流調節模塊設置于電流調節板上,多個電流調節板均通過導線相連與電源轉接板連接。
12、本技術提供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屏、多個電流調節模塊和多個引線組;通過一引線組連接至一子顯示區中第一發光結構的第一電極,可以實現對每個第一電極的單獨控制,通過將每條引線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極的不同位置,也就是說,通過對第k次子顯示區的圖案通過多端共同驅動的方式,可以使每一子顯示區中的驅動電流更均衡,由此提升每個子顯示區亮度的均勻性,通過設置電阻調節單元,可以在沒有驅動芯片的情況下,實現對每個第一電極的輸入電流大小的調節,從而消除每個子顯示區與相鄰的子顯示區連接處的明暗差異。
13、應當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內容并非旨在標識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關鍵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本技術的其它特征將通過以下的說明書而變得容易理解。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屏、多個電流調節模塊和多個引線組;所述顯示屏包括顯示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調節單元包括可調節電阻或電位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柔性電路板,所述柔性電路板的第一端與所述引線的第二端一一對應電連接,所述柔性電路板的第二端與所述電流調節模塊的輸出端一一對應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發光結構對應設置多個電流輸入端,所述電流輸入端連接于所述第一電極的位置,所述電流輸入端與所述引線的第一端一一對應電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發光結構包括多個子發光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子顯示區中還設置有第二發光結構,所述第二發光結構包括第三電極,所述第三電極與所述第一電極同層,且所述第三電極與所述第一電極絕緣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源轉換模塊,所述電源轉換模塊的輸入端與所述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電源轉換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電流調節模塊的電源輸入端電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輸入保護電路;所述輸入保護電路設置于電源轉接板上,所述輸入保護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電源轉換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輸入保護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電流調節模塊的電源輸入端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調節模塊設置于電流調節板上,多個所述電流調節板均通過導線相連與所述電源轉接板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屏、多個電流調節模塊和多個引線組;所述顯示屏包括顯示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調節單元包括可調節電阻或電位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柔性電路板,所述柔性電路板的第一端與所述引線的第二端一一對應電連接,所述柔性電路板的第二端與所述電流調節模塊的輸出端一一對應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發光結構對應設置多個電流輸入端,所述電流輸入端連接于所述第一電極的位置,所述電流輸入端與所述引線的第一端一一對應電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發光結構包括多個子發光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段碼式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子顯示區中還設置有第二發光結構,所述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煥,安樂平,王斌,馬中生,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清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