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降低制種成本的雜交水稻選育方法,通過選育帶有下垂葉性狀的目標恢復系,然后就帶有下垂葉性狀的目標恢復系與不育系進行測交,使恢復系花粉向不育系傳播時恢復系的葉片不構成阻礙,因而恢復系的葉片可以免于人工割除。本發明專利技術不但節省了人力且使花粉傳播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水稻種植領域,具體是。
技術介紹
在常規的雜交水稻制種中,為減少恢復系花粉向不育系傳播過程遇到的葉片障 礙,需要在授粉前將恢復系和不育系的上層葉片進行適當割除,這樣不但增加了人工割葉 的勞務支出,且減少恢復系花粉向不育系傳播過程遇到的葉片障礙的效果并不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將帶有下垂葉性狀的目標 恢復系與不育系進行測交,使恢復系花粉向不育系傳播時恢復系的葉片不構成阻礙,因而 恢復系的葉片可以免于人工割除。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選擇符合育種目標要求的恢復系做為母本,與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水稻資 源材料或品系雜交,獲F1雜交代;種植F1植株10-20株,同時相鄰種植F1雜交代的母本和 父本各10株,比較真假F1植株,收獲成熟F1代種子5-10株;(2)、將獲得F1代種子進行種植,選擇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并符合育種目標要求 的優異單株若干株F2代,種植F2代種子,選擇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并符合育種目標要求 的優異單株若干株&代;F2代、F3代下垂葉無主脈,葉片下垂;正常葉有主脈,葉片直挺或直 立,葉片受光照射姿勢好;(3)、種植F3代種子,在選擇優異單株的同時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系作母本與之雜交 進行測恢和選具有恢復基因的單株F4代;同時種植F5株系和成對測恢材料,根據用細胞質 雄性不育系作母本雜交的測恢F1結實率的高低選擇測恢F1結實高的對應父本株系,淘汰那 些測恢F1結實低或比較低的對應父本株系,同時再次測交中選的優異品系;同時種植F6株 系和成對重復測恢品系,根據重復測恢F1結實率的高低選擇重復測恢F1結實高的對應父本 品系,入選的父本品系即為目標恢復系;(4)、選擇上層葉片窄、直立、挺舉,劍葉短的不育系與目標恢復系進行測交,測交 后品系經比較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和品種審定后進入大田生產。所述的降低制種成本的雜交水稻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符合育種目標要 求的恢復系與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的種植行比為1-2 12-14。所述的降低制種成本的雜交水稻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符合育種目標要 求的恢復系如指具有高產、抗倒伏、耐熱或耐寒性狀的恢復系。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水稻資源材料或品系可以從水稻品種資源材料中尋找,或 者誘變現有的水稻品種得到。現有技術中比如秈稻低溫敏核不育系399S。一般用作測恢的不育系是高代穩定品系,農藝性狀穩定一致,而選育中的恢復系是低代品系,尚處在性狀分離中,為了考察方便,將入選的恢復系進行逐一編號,如Rl、R2、 R3……等,不育系編號設為A,則有AXR1,AXR2,AXR3測交種,AXRl雜交種與Rl相鄰種 植就組成1對測恢材料,如果AXRl雜交種結實好,則Rl就含有恢復基因,反之Rl不是恢 復系;由于Rl未穩定,需要在種植Rl的群體中,繼續選擇優異單株與不育系雜交,在育種中 稱為復測或重復測恢,組成下一輪復測材料,直到Rl后代穩定為止。本專利技術通過選育帶有下垂葉性狀的水稻品系,然后與不育系進行測交。本專利技術用 這種下垂葉恢復系組配組合制種,由于恢復系葉片下垂,恢復系的稻穗在冠層上部,其花粉 向不育系傳播時恢復系的葉片不構成阻礙,因而恢復系的葉片可以免于人工割除,節省了 人力且使花粉傳播效果好。具體實施例方式降低制種成本的雜交水稻選育方法1、目標恢復系的選育(1)、選擇符合高產育種目標要求的恢復系做為母本,與帶有下垂葉性狀的水稻資 源材料或品系秈稻低溫敏核不育系399S雜交,獲雜交種50粒左右。(2)、種植F1植株10至20株,同時相鄰種植雜交的母本和父本各10株,以比較真 假F1植株,收獲成熟F1種子5至10株。(3)、種植分離世代F2IOOO至2000株,選擇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并符合育種目 標要求的優異單株若干株。(4)、將入選的F2優異單株種成若干個F3株系,在優異株系中選擇優異單株。(5)、種植F4株系,在選擇優異株系的同時進行測恢和選單株。(6)、種植F5株系和成對測恢材料,根據測恢F1結實率的高低選擇F1結實高的對 應父本株系,淘汰那些測恢F1結實低或比較低的對應父本株系;同時再次測交中選的優異品系。(7)、種植F6株系和成對重復測恢品系,根據復測F1結實率的高低選擇F1結實高 的對應父本品系,入選的父本品系即為目標恢復系。2、不育系的選用由于恢復系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要使雜交組合F1的葉片直立挺舉,不育系需選 用上層葉片窄、直立、挺舉,劍葉短(小于25cm)的類型。3、組合選育用上層葉片窄、直立、挺舉,劍葉短(小于25cm)的不育系作為母本與帶有隱性下 垂葉的目標恢復系測交,中選組合通過品系比較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和品種審定等程 序進入大田生產。4、種子生產(1)、播種和育秧根據不育系和恢復系的生育期長短與葉齡差、生產地的氣候等綜合因素確定不育 系與恢復系的播種期和播種差期。根據生產地的氣候、茬口、品種生育期和農民的種植習慣等綜合因素確定育秧方 式,如品種生育期長需在早春氣溫較低的季節播種,可采取塑料薄膜保溫育小秧,然后在播種后15天左右再寄秧的兩段育秧方法;如生育期短的不育系需在夏季高溫季節播種,可采 用濕潤或旱育秧方式。(2)、移栽恢復系與不育系的行比可采用2 12-14或1 12_14,一般先栽生育期長的恢 復系或不育系,后栽生育期短的親本(不育系或恢復系),生育期長、分蘗強的親本可栽1-2 粒種子苗,生育期短、分蘗弱的親本可栽多粒種子苗。(3)、大田田間管理與一般雜交稻制種大田管理相似,僅是在花期相遇正常的情況下,在恢復系見穗 時免除割葉,從而省了割葉的勞務支出,節約了生產成本。下垂葉恢復系選育過程權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選擇符合育種目標要求的恢復系做為母本,與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水稻資源材料或品系雜交,獲F1雜交代;種植F1植株10 20株,同時相鄰種植F1雜交代的母本和父本各10株,比較真假F1植株,收獲成熟F1代種子5 10株;(2)、將獲得F1代種子進行種植,選擇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并符合育種目標要求的優異單株若干株F2代,種植F2代種子,選擇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并符合育種目標要求的優異單株若干株F3代;F2代、F3代下垂葉無主脈,葉片下垂;正常葉有主脈,葉片直挺或直立,葉片受光照射姿勢好;(3)、種植F3代種子,在選擇優異單株的同時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系作母本與之雜交進行測恢和選具有恢復基因的單株F4代;同時種植F5株系和成對測恢材料,根據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系作母本雜交的測恢F1結實率的高低選擇測恢F1結實高的對應父本株系,淘汰那些測恢F1結實低或比較低的對應父本株系,同時再次測交中選的優異品系;同時種植F6株系和成對重復測恢品系,根據重復測恢F1結實率的高低選擇重復測恢F1結實高的對應父本品系,入選的父本品系即為目標恢復系;(4)、選擇上層葉片窄、直立、挺舉,劍葉短的不育系與目標恢復系進行測交,測交后品系經比較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和品種審定后進入大田生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制種成本的雜交水稻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符 合育種目標要求的恢復系與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的種植行比為1-2 12-1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制種成本的雜交水稻選育方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降低制種成本的雜交水稻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選擇符合育種目標要求的恢復系做為母本,與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水稻資源材料或品系雜交,獲F↓[1]雜交代;種植F↓[1]植株10-20株,同時相鄰種植F↓[1]雜交代的母本和父本各10株,比較真假F↓[1]植株,收獲成熟F↓[1]代種子5-10株;(2)、將獲得F↓[1]代種子進行種植,選擇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并符合育種目標要求的優異單株若干株F↓[2]代,種植F↓[2]代種子,選擇帶有隱性下垂葉性狀的并符合育種目標要求的優異單株若干株F↓[3]代;F↓[2]代、F↓[3]代下垂葉無主脈,葉片下垂;正常葉有主脈,葉片直挺或直立,葉片受光照射姿勢好;(3)、種植F↓[3]代種子,在選擇優異單株的同時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系作母本與之雜交進行測恢和選具有恢復基因的單株F↓[4]代;同時種植F↓[5]株系和成對測恢材料,根據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系作母本雜交的測恢F↓[1]結實率的高低選擇測恢F↓[1]結實高的對應父本株系,淘汰那些測恢F↓[1]結實低或比較低的對應父本株系,同時再次測交中選的優異品系;同時種植F↓[6]株系和成對重復測恢品系,根據重復測恢F↓[1]結實率的高低選擇重復測恢F↓[1]結實高的對應父本品系,入選的父本品系即為目標恢復系;(4)、選擇上層葉片窄、直立、挺舉,劍葉短的不育系與目標恢復系進行測交,測交后品系經比較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和品種審定后進入大田生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守海,杜士云,吳爽,王德正,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4[中國|安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