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微動開關,尤其涉及一種防水微動開關。
技術介紹
0、
技術介紹
1、微動開關是一種常用的電子元器件,通過相鄰觸頭控制元件以控制電路的通斷和檢測位置狀態等;微動開關的結構一般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的公共端子、常閉端子、常開端子、活動接觸片、彈性復位件、按鈕等;活動接觸片的一端連通于公共端子,另一端的觸頭在常閉端子與常開端子之間瞬時換接連通,由按鈕和彈性復位件的配合作用來控制活動接觸片的換接動作;
2、然而,在惡劣環境下,如潮濕、下雨等場景,傳統的微動開關往往無法滿足防水要求,從而導致電路短路、故障等問題,無法進行可靠工作,無法滿足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0、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現有微動開關容易進水導致電路短路、故障的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防水微動開關。
2、本技術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包括殼體,設于所述殼體內的端子部件,速動機構,驅動桿部件,以及防水機構;
4、所述端子部件包括內端子,以及與所述內端子對應連接的外端子,所述內端子包括公共內端子,常閉內端子,以及常開內端子,所述外端子包括公共外端子,常閉外端子,以及常開外端子;
5、所述速動機構位于所述公共內端子上,所述驅動桿部件用于驅動所述速動機構和所述常閉內端子或所述常開內端子接觸;
6、所述驅動桿部件包括插設于所述殼體上并用于和所述速動機構頂壓配合的按鈕,以及一端和所述殼體鉸接并用于和所
7、所述防水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內端子和所述外端子之間的第一防水機構,以及設于所述按鈕和所述殼體之間的第二防水機構。
8、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所述第一防水機構包括設于所述殼體和所述外端子之間的密封機構,以及設于所述外端子和所述內端子之間的分隔機構。
9、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所述密封機構包括設于所述殼體上的密封槽,以及套設于所述外端子外側壁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密封槽內的密封膠圈。
10、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所述分隔機構包括設于所述殼體上的分隔槽,插設于所述分隔槽的導電分隔件,以及套設于所述導電分隔件周側并插設于所述分隔槽內的分隔膠圈。
11、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所述外端子包括用于和所述導電分隔件一側保持頂壓配合的橫向部,以及一端和所述橫向部連接且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殼體外部的縱向部,所述內端子上還設有用于和所述導電分隔件另一側保持頂壓配合的連接凸沿。
12、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所述第二防水機構包括設于所述殼體上并圍設于所述按鈕外側的防水滑槽,套設于所述按鈕外側壁上并用于插入所述防水滑槽內的按鈕密封圈,所述按鈕密封圈用于沿所述防水滑槽的寬度方向移動。
13、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所述防水滑槽內還設有插接槽,所述按鈕密封圈上還設有用于插入所述插接槽內的密封凸沿。
14、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所述殼體包括第一殼體,以及與所述第一殼體對應蓋合的第二殼體,所述防水機構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的第三防水機構。
15、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所述第三防水機構包括設于所述第一殼體上的第一防水槽,設于所述第二殼體上并用于和所述第一防水槽對應配合的第二防水槽,以及分別插設于所述第一防水槽和所述第二防水槽內的殼體密封件。
16、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所述速動機構包括與所述公共內端子一端鉸接的活動接觸片,用于連接所述公共內端子和所述活動接觸片的彈性復位件;
17、當所述壓板部被按壓且頂壓所述按鈕時,所述按鈕頂壓所述彈性復位件,所述彈性復位件帶動所述活動接觸片與所述常閉內端子接觸;當所述壓板部未被按壓時,所述彈性復位件復位并帶動所述活動接觸片與所述常開內端子接觸。
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有如下優點:
19、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防水微動開關,本技術端子部件包括內端子,與內端子對應連接的外端子,內端子包括公共內端子,常閉內端子,以及常開內端子,外端子包括公共外端子,常閉外端子,以及常開外端子,并通過在內端子、外端子、以及殼體之間設置第一防水機構,通過在按鈕和殼體之間設置第二防水機構,以防止在惡劣環境下,如潮濕、下雨等場景,雨水流入殼體內而導致電路短路、故障等問題,使得微動開關能夠滿足防水要求,可靠工作,滿足使用需求。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設于所述殼體(1)內的端子部件(2),速動機構(3),驅動桿部件(4),以及防水機構(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機構(6)包括設于所述殼體(1)和所述外端子(22)之間的密封機構(61),以及設于所述外端子(22)和所述內端子(21)之間的分隔機構(6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機構(61)包括設于所述殼體(1)上的密封槽(611),以及套設于所述外端子(22)外側壁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密封槽(611)內的密封膠圈(6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機構(62)包括設于所述殼體(1)上的分隔槽(621),插設于所述分隔槽(621)的導電分隔件(622),以及套設于所述導電分隔件(622)周側并插設于所述分隔槽(621)內的分隔膠圈(62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子(22)包括用于和所述導電分隔件(622)一側保持頂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機構(7)包括設于所述殼體(1)上并圍設于所述按鈕(41)外側的防水滑槽(71),套設于所述按鈕(41)外側壁上并用于插入所述防水滑槽(71)內的按鈕密封圈(72),所述按鈕密封圈(72)用于沿所述防水滑槽(71)的寬度方向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滑槽(71)內還設有插接槽(711),所述按鈕密封圈(72)上還設有用于插入所述插接槽(711)內的密封凸沿(72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包括第一殼體(11),以及與所述第一殼體(11)對應蓋合的第二殼體(12),所述防水機構(5)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殼體(11)和所述第二殼體(12)之間的第三防水機構(8)。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水機構(8)包括設于所述第一殼體(11)上的第一防水槽(81),設于所述第二殼體(12)上并用于和所述第一防水槽(81)對應配合的第二防水槽(82),以及分別插設于所述第一防水槽(81)和所述第二防水槽(82)內的殼體密封件(83)。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動機構(3)包括與所述公共內端子(211)一端鉸接的活動接觸片(31),用于連接所述公共內端子(211)和所述活動接觸片(31)的彈性復位件(3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設于所述殼體(1)內的端子部件(2),速動機構(3),驅動桿部件(4),以及防水機構(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機構(6)包括設于所述殼體(1)和所述外端子(22)之間的密封機構(61),以及設于所述外端子(22)和所述內端子(21)之間的分隔機構(6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機構(61)包括設于所述殼體(1)上的密封槽(611),以及套設于所述外端子(22)外側壁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密封槽(611)內的密封膠圈(6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機構(62)包括設于所述殼體(1)上的分隔槽(621),插設于所述分隔槽(621)的導電分隔件(622),以及套設于所述導電分隔件(622)周側并插設于所述分隔槽(621)內的分隔膠圈(62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子(22)包括用于和所述導電分隔件(622)一側保持頂壓配合的橫向部(224),以及一端和所述橫向部(224)連接且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殼體(1)外部的縱向部(225),所述內端子(21)上還設有用于和所述導電分隔件(622)另一側保持頂壓配合的連接凸沿(21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水微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桂有,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長合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