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裝配式建筑,具體涉及一種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1、與傳統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構件在工廠生產,不受惡劣天氣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工期更為可控,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高,精度高,且裝配式建筑現場濕作業少,具有減少噪音和環境污染等優點。
2、但是,裝配式結構中存在大量的水平拼縫、豎向拼縫以及節點,如何將所有的預制構件通過連接使其成為一個整體結構是裝配式建筑的關鍵所在。
3、目前,裝配式建筑墻板的橫向連接大多數采用灌漿套筒等連接方式,其工藝流程較為復雜,施工難度高,套筒及灌漿料的成本較高。也有一些采用螺栓連接的,該種連接方式對孔位的精確度要求高,且在經過較長時間使用后容易螺栓的連接處容易產生縫隙,縫隙處容易腐蝕從而發生穩定性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降低了孔的精確要求度,通過在連接部位形成剛性節點,節點構造具有與現澆節點相近的受力性能,從而可以解決
技術介紹
中涉及的至少一個技術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
3、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包括第一預制墻板、與所述第一預制墻板橫向拼接的第二預制墻板以及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的橫向連接結構,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的拼接處形成榫卯結構,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包括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預制墻板包括與所述第一突出部配合形成所述榫卯結構的第二突出
4、可選的,所述第一預制墻板還包括用于填充隔熱隔溫材料的第一空腔、臨近所述第一預制墻板下側表面設置的第一橫筋、臨近所述第一預制墻板上側表面設置的第二橫筋以及貼合所述第一橫筋和所述第二橫筋設置以進行綁扎固定的第一豎筋。
5、可選的,所述第二預制墻板還包括用于填充隔熱隔溫材料的第二空腔、臨近所述第二預制墻板下側表面設置的第三橫筋、臨近所述第二預制墻板上側表面設置的第四橫筋以及貼合所述第三橫筋和所述第四橫筋設置以進行綁扎固定的第二豎筋。
6、可選的,所述橫向連接結構還包括嵌設于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內的u形鋼筋,所述第一預埋擋塊和所述第二預埋擋塊分別焊接固定于所述u形鋼筋的上下兩端。
7、可選的,所述橫向連接結構還包括嵌設于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內的兩根并排間隔設置的加強筋,兩根所述加強筋分設于所述第一預埋擋塊和所述第二預埋擋塊的左右兩側并分別與所述第一預埋擋塊、所述第二預埋擋塊以及所述u形鋼筋焊接固定。
8、可選的,所述預埋鋼筋環一端預埋于所述第二預制墻板內并與所述第四橫筋綁扎固定。
9、可選的,所述預留孔洞的深度與所述第一預埋擋塊和所述第二預埋擋塊的寬度相同。
10、可選的,所述預留操作手孔和所述預留孔洞的深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厚度。
11、可選的,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在完成裝配后,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之間的拼縫、所述預留操作手孔以及所述預留孔洞內灌漿填滿。
12、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可以實現墻板之間的橫向連接,連接結構簡單,施工難度低、連接穩定性高。
14、2、將預制墻板按裝配順序安裝好后,將楔形塊插入預埋鋼筋環伸出預留孔洞所形成的插楔孔,可以對預制墻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兩墻板之間產生相對位移,提高了墻板之間的整體性。
15、3、所有的墻板與墻板之間的連接均可采用此連接方法,通用性高,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工期。
16、4、墻體空腔的布置可以減小墻板重量,節約成本,此外,所述空腔內部還可以填充隔熱隔溫材料。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預制墻板、與所述第一預制墻板橫向拼接的第二預制墻板以及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的橫向連接結構,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的拼接處形成榫卯結構,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包括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預制墻板包括與所述第一突出部配合形成所述榫卯結構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設有凹陷形成的預留操作手孔和在豎直方向上貫穿所述第一突出部并連通所述預留操作手孔的預留孔洞,所述橫向連接結構包括固定于所述預留孔洞的兩相對設置的表面上并相對間隔設置的第一預埋擋塊和第二預埋擋塊、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突出部另一端穿過所述預留孔洞并伸入于所述預留操作手孔內形成插楔孔的預埋鋼筋環以及插入所述插楔孔內以防止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發生相對位移的楔形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制墻板還包括用于填充隔熱隔溫材料的第一空腔、臨近所述第一預制墻板下側表面設置的第一橫筋、臨近所述第一預制墻板上側表面設置的第二橫筋以及貼合所述第一橫筋和所述第二橫筋設置以進行綁扎固定的第一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預制墻板還包括用于填充隔熱隔溫材料的第二空腔、臨近所述第二預制墻板下側表面設置的第三橫筋、臨近所述第二預制墻板上側表面設置的第四橫筋以及貼合所述第三橫筋和所述第四橫筋設置以進行綁扎固定的第二豎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連接結構還包括嵌設于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內的U形鋼筋,所述第一預埋擋塊和所述第二預埋擋塊分別焊接固定于所述U形鋼筋的上下兩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連接結構還包括嵌設于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內的兩根并排間隔設置的加強筋,兩根所述加強筋分設于所述第一預埋擋塊和所述第二預埋擋塊的左右兩側并分別與所述第一預埋擋塊、所述第二預埋擋塊以及所述U形鋼筋焊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鋼筋環一端預埋于所述第二預制墻板內并與所述第四橫筋綁扎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孔洞的深度與所述第一預埋擋塊和所述第二預埋擋塊的寬度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操作手孔和所述預留孔洞的深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厚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在完成裝配后,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之間的拼縫、所述預留操作手孔以及所述預留孔洞內灌漿填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預制墻板、與所述第一預制墻板橫向拼接的第二預制墻板以及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的橫向連接結構,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的拼接處形成榫卯結構,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包括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預制墻板包括與所述第一突出部配合形成所述榫卯結構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設有凹陷形成的預留操作手孔和在豎直方向上貫穿所述第一突出部并連通所述預留操作手孔的預留孔洞,所述橫向連接結構包括固定于所述預留孔洞的兩相對設置的表面上并相對間隔設置的第一預埋擋塊和第二預埋擋塊、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突出部另一端穿過所述預留孔洞并伸入于所述預留操作手孔內形成插楔孔的預埋鋼筋環以及插入所述插楔孔內以防止所述第一預制墻板和所述第二預制墻板發生相對位移的楔形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制墻板還包括用于填充隔熱隔溫材料的第一空腔、臨近所述第一預制墻板下側表面設置的第一橫筋、臨近所述第一預制墻板上側表面設置的第二橫筋以及貼合所述第一橫筋和所述第二橫筋設置以進行綁扎固定的第一豎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裝配式建筑墻體橫向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預制墻板還包括用于填充隔熱隔溫材料的第二空腔、臨近所述第二預制墻板下側表面設置的第三橫筋、臨近所述第二預制墻板上側表面設置的第四橫筋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志華,鄧凡,胡紅舟,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德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