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凈水器,具體是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
技術介紹
1、在當前的小型直通水殺菌類裝置技術中,因其所達到的殺菌率不夠,未能達到水殺菌的安全標準。現有的凈水器殺菌技術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1、因目前市場小型凈水器殺菌類產品采用uv燈珠大角度直射過流管,導致殺菌時角度偏大,不會對水質進行有效的殺菌。
3、2、現有的水質凈水器殺菌裝置多采用部件拼接裝置方式,生產部件多,裝配復雜復雜,不利于可操作性,成本較高。
4、3、因目前水質凈水器殺菌裝置多采用結構圓形全包住方式,里面uvled使用散熱片裝置進行散熱,散熱面積極度有限,uvled所產生的熱能未能有效得到釋放,長時間使用導致uvled溫度過高、散熱不良,影響產品性能穩定度差、使用壽命短及uv殺菌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提供提供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將光聚集后對水質進行有效殺菌,更加有效提升uvled紫外線光聚集,充分發揮uv紫外光對水質的高效殺菌功能,且本技術的結構簡單,降低了凈水器殺菌裝置的生產成本,相比較現有的產品制作使用等成本環比上大幅度降低30%以上,對市場的應用更加廣泛,同時還可以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及殺菌效率。
2、本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3、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包括散熱外殼,所述散熱外殼的兩端分別設置進水帽和出水帽,所述進水帽內設置進水頭,所述出水帽內設置出水頭,所述散熱外殼內部設置過流管,所述過流管的兩端分
4、所述進水帽、出水帽與散熱外殼可拆卸連接。
5、所述進水帽與散熱外殼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或者采用鉚釘擠壓連接,所述出水帽與散熱外殼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或者采用鉚釘擠壓連接。
6、所述進水帽、出水帽具有本體部和與散熱外殼連接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外徑小于本體部的外徑,所述連接部的外徑與散熱外殼的內徑相匹配,使得連接部可以置于散熱外殼內,實現與散熱外殼的連接,所述本體部的外徑與散熱外殼的外徑一致。
7、所述進水帽靠近散熱外殼的一側具有第一凹槽,所述進水帽遠離散熱外殼的一側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第一凹槽連通,所述第一通孔的內徑小于第一凹槽的內徑,所述進水帽上還設有供線路穿過的線路孔。
8、所述進水頭包括與外部水管連通的進水管和與過流管連通的進水連接頭,所述進水管的外徑小于第一通孔的內徑,所述進水連接頭的外徑大于第一通孔的內徑,所述進水連接頭上設有供線路穿出的通孔/通槽。所述進水頭一體成型,所述進水頭可以為二分頭、4分頭等。
9、所述出水帽靠近散熱外殼的一側具有第二凹槽,所述出水帽遠離散熱外殼的一側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第二凹槽連通,所述第二通孔的內徑小于第二凹槽的內徑。
10、所述出水頭包括出水管和與過流管連通的出水連接頭,所述出水管的外徑小于第二通孔的內徑,所述出水連接頭的外徑大于第二通孔的內徑。所述出水頭一體成型,所述出水頭可以為二分頭、4分頭等。
11、所述過流管為石英管。
12、所述散熱外殼為鋁合金一體成型。
13、所述uvled光源為uvcled光源。
14、所述安裝槽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置“t型”凹槽,所述“t型”凹槽的開口朝向過流管的軸心方向。
15、所述聚光透鏡為凸透鏡。
16、所述uvled光源與過流管外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uvled光源與聚光透鏡的焦點之間的距離。
17、對比現有技術,本技術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技術將光聚集后對水質進行有效殺菌,更加有效提升uvled紫外線光聚集,充分發揮uv紫外光對水質的高效殺菌功能,且本技術的結構簡單,降低了凈水器殺菌裝置的生產成本,相比較現有的產品制作使用等成本環比上大幅度降低30%以上,對市場的應用更加廣泛,同時還可以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及殺菌效率。
19、2、本技術的過流管起到二次光學透鏡的作用,通過聚光透鏡將uvled紫外光一次聚集,通過過流管將uvled紫外光二次聚集,提高紫外線聚集出光效率,更好的保證殺菌效率更強,產品可靠性更好。
20、3、本技術的凈水器殺菌裝置,凈水采用為非過濾、吸附方式,由uv-led單波納米紫外線光使用二次光學透鏡聚光進行管道內水質消殺,不需要添加化學捕捉劑,更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21、4、本技術的散熱部分采用鋁合金一體成型的散熱外殼進行散熱,將uv?led光源的電路板與金屬散熱外殼緊密接觸,使uvled熱能通過金屬外殼進行散熱,利用整體金屬外殼將uvled光源/uvcled光源所產生的熱量快速帶走,有效降低uvled光源/uvcled光源的結溫,uvled光源/uvcled光源芯片的最高結溫將降低35°以上,提高uvled光源/uvcled光源的出光效率和使用壽命,產品穩定性、可靠性更好。
22、5、本技術的石英管起到二次光學透鏡的作用,uvled光源發出的光首先通過聚光透鏡使uvled能量集中,聚集出光小角度,再經過石英管,實現二次小角度、高聚光照射,能有效地將外溢的紫外線照射石英管內對過流水質進行消殺,不造成紫外線浪費,增加紫外線的照射強度以達到高效的殺菌效果。
23、6、本技術采用一體成型鉚釘式組裝方式,極大的優化、提升了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符合市場需求。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熱外殼,所述散熱外殼的兩端分別設置進水帽和出水帽,所述進水帽內設置進水頭,所述出水帽內設置出水頭,所述散熱外殼內部設置過流管,所述過流管的兩端分別與進水頭、出水頭連通,所述散熱外殼的內側壁上設置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設置電路板,所述電路板上設置UVLED光源,所述UVLED光源的外側設置聚光透鏡,所述電路板通過線路連接電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帽、出水帽與散熱外殼可拆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帽與散熱外殼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或者采用鉚釘擠壓連接,所述出水帽與散熱外殼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或者采用鉚釘擠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帽、出水帽具有本體部和與散熱外殼連接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外徑小于本體部的外徑,所述連接部的外徑與散熱外殼的內徑相匹配,所述本體部的外徑與散熱外殼的外徑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帽靠近散熱外殼的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帽靠近散熱外殼的一側具有第二凹槽,所述出水帽遠離散熱外殼的一側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第二凹槽連通,所述第二通孔的內徑小于第二凹槽的內徑;所述出水頭包括出水管和與過流管連通的出水連接頭,所述出水管的外徑小于第二通孔的內徑,所述出水連接頭的外徑大于第二通孔的內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流管為石英管。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為鋁合金一體成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槽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置“T型”凹槽,所述“T型”凹槽的開口朝向過流管的軸心方向。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透鏡為凸透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熱外殼,所述散熱外殼的兩端分別設置進水帽和出水帽,所述進水帽內設置進水頭,所述出水帽內設置出水頭,所述散熱外殼內部設置過流管,所述過流管的兩端分別與進水頭、出水頭連通,所述散熱外殼的內側壁上設置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設置電路板,所述電路板上設置uvled光源,所述uvled光源的外側設置聚光透鏡,所述電路板通過線路連接電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帽、出水帽與散熱外殼可拆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帽與散熱外殼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或者采用鉚釘擠壓連接,所述出水帽與散熱外殼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或者采用鉚釘擠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帽、出水帽具有本體部和與散熱外殼連接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外徑小于本體部的外徑,所述連接部的外徑與散熱外殼的內徑相匹配,所述本體部的外徑與散熱外殼的外徑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凈水器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帽靠近散熱外殼的一側具有第一凹槽,所述進水帽遠離散熱外殼的一側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帥,劉克義,周朝光,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拓展光電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