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植被生態恢復,具體涉及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
技術介紹
1、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城鎮化的進程,人為的對植被生態造成了大量的破壞,因此需要對植被生態進行恢復;目前,針對生態恢復時,多是采用移栽的方式種植植被,而這種植被恢復區內的移栽植被,由于缺乏生長時間,在面對較強的風力時,會發生倒伏的現象,通常情況下,采用防倒伏環以及支腳配合對樹木進行支撐,但是樹木的成長過程中現有防倒伏環不能適應不同大小的樹木使用,而且不能在使用時無法便捷裝拆攜帶較為不便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具有可使樹木穩定成長抵抗自然傷害以及可適應不同大小的樹木且裝拆簡單便于攜帶使用的特點。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包括支撐體,所述支撐體的外側設置有四處兩兩相對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靠近下端位置設置有用于增加穩定性能的阻尼桿,所述支撐體的下端設置有用于將阻尼桿的下端限位的環形固定底座;環形固定底座由兩個半圓形的底座通過固定連接塊固定組裝而成;環形固定底座上一體成型安裝有防護加固板,防護加固板內部與環形固定底座內部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空腔;環形固定底座底部安裝有若干個與其內部空腔相連通的滴定插桿,滴定插桿內部設置有滴定管,防護加固板頂部開設有集液口,集液口上設置有過濾網;
3、所述環形固定底座的上端周向設置有四處用于與阻尼
4、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桿的上端設置有用于支撐桿旋轉調節角度的凸塊,所述支撐體的外側設置有用于將支撐桿與支撐體連接的連接座。
5、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阻尼桿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用于阻尼桿旋轉的環套,所述軸座的內部設置有用于貫穿環套將其與軸座連接的限位銷。
6、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軸座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帶動限位銷自動復位的彈簧,所述彈簧套設于限位銷一端的外側位置。
7、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體的內部開設有用于安裝擴展板的滑槽,所述擴展板的上下兩端設置于用于防止擴展板傾斜的限位滑塊。
8、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滑槽的上下兩端還開設有用于限位滑塊滑動連接將擴展板限位的限位滑軌。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支撐桿的底部開設收納槽并將阻尼桿的上端轉動連接于收納槽的上端內部后,旋轉阻尼桿調節位置并利用彈簧帶動限位銷自動復位貫穿環套將阻尼桿的下端固定即可完成安裝,可極大程度的保證樹木生長的穩定性抵抗自然傷害的同時裝拆簡單可便捷收納;通過在支撐體的內部滑動安裝擴展板并由螺栓將其固定于不同位置,也可以通過固定連接塊重新組裝環形固定底座可便捷調整夾持范圍適應不同大小的樹木,且支撐桿與支撐體以及環形固定底座之間均可便捷拆分,適用性能強的同時還可便捷收納攜帶使用,環形固定底座上一體成型安裝有防護加固板可起到防護作用,通過內部集液的空腔配合滴定插桿給森林植被進行補液。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體(1),所述支撐體(1)的外側設置有四處兩兩相對的支撐桿(2),所述支撐桿(2)的靠近下端位置設置有用于增加穩定性能的阻尼桿(3),所述支撐體(1)的下端設置有用于將阻尼桿(3)的下端限位的環形固定底座(4);環形固定底座(4)由兩個半圓形的底座通過固定連接塊(44)固定組裝而成;環形固定底座(4)上一體成型安裝有防護加固板(41),防護加固板(41)內部與環形固定底座(4)內部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空腔;環形固定底座(4)底部安裝有若干個與其內部空腔相連通的滴定插桿(42),滴定插桿(42)內部設置有滴定管,防護加固板(41)頂部開設有集液口,集液口上設置有過濾網(4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2)的上端設置有用于支撐桿(2)旋轉調節角度的凸塊(9),所述支撐體(1)的外側設置有用于將支撐桿(2)與支撐體(1)連接的連接座(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桿(3)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用于阻尼桿(3)旋轉的環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座(5)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帶動限位銷(12)自動復位的彈簧(13),所述彈簧(13)套設于限位銷(12)一端的外側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體(1)的內部開設有用于安裝擴展板(7)的滑槽(14),所述擴展板(7)的上下兩端設置于用于防止擴展板(7)傾斜的限位滑塊(1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4)的上下兩端還開設有用于限位滑塊(15)滑動連接將擴展板(7)限位的限位滑軌(1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體(1),所述支撐體(1)的外側設置有四處兩兩相對的支撐桿(2),所述支撐桿(2)的靠近下端位置設置有用于增加穩定性能的阻尼桿(3),所述支撐體(1)的下端設置有用于將阻尼桿(3)的下端限位的環形固定底座(4);環形固定底座(4)由兩個半圓形的底座通過固定連接塊(44)固定組裝而成;環形固定底座(4)上一體成型安裝有防護加固板(41),防護加固板(41)內部與環形固定底座(4)內部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空腔;環形固定底座(4)底部安裝有若干個與其內部空腔相連通的滴定插桿(42),滴定插桿(42)內部設置有滴定管,防護加固板(41)頂部開設有集液口,集液口上設置有過濾網(4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森林植被生態恢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2)的上端設置有用于支撐桿(2)旋轉調節角度的凸塊(9),所述支撐體(1)的外側設置有用于將支撐桿(2)與支撐體(1)連接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飛,張濤,趙陽,劉錦乾,曹秀文,朱悅月,
申請(專利權)人:甘肅省白龍江林業科學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