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轂結構,具體涉及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及其連接架構。
技術介紹
1、轂節點廣泛應用于建筑頂蓋結構,與一般剛接節點不同,嵌入式轂節點為單向剛接節點,在網殼曲面外節點剛接,能傳遞該方向桿件彎矩。而在網殼曲面內節點鉸接,不能承受任何桿件彎矩。對于嵌入式轂節點來說,嵌入件是其重要的傳力部件,設計中必須保證它各部位的強度大于或等于桿件的抗拉強度,頸部截面應大于或等于所連接的桿件截面。有的工程采用的節點桿端嵌入件截面較桿件本身有較大程度的削弱,其強度達不到規范要求,不能提供對于桿件足夠的約束剛度,也就不能有效起到對于桿件的約束作用。
2、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轂節點結構[201810870467.x],其包括:節點主體,外周壁上成型有若干個允許桿件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沿所述節點主體的軸向延伸;至少兩個限位件,分別成型在所述插槽的兩側,形成一個將所述桿件緊固在所述插槽中,并對所述桿件施加一個與其扭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的限位空間。
3、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桿件抗彎能力較差的問題,但是該方案依然存在著諸多不足,例如節點處結構強度不足、無法提供足夠的約束剛度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約束強度高的轂結構連接節點。
2、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桿件約束效果好的轂結構連接架構。
3、為達到上述
4、在上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中,榫頭呈長條立柱狀且長度與扁管長外徑保持一致,榫頭外徑大于扁管短外徑;榫頭以及扁管為一體結構且采用熱壓成型。
5、在上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中,管件與扁管之間設置有扇管,榫頭端頭處采用焊接封口并打磨處理。
6、在上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中,管件選用圓管,管件遠離轂關節以及榫頭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轉接管,轉接管壁厚小于等于管件壁厚。
7、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轂關節連接有貫穿其中心的連接件,轂關節上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有封閉盤,封閉盤與插接槽的端口相對并與榫頭端頭貼合壓緊。
8、在上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中,轂關節與管件連接固定呈框形,轂關節通過斜向連接組件與支撐管連接,支撐管與管件呈三角架形,支撐管以及管件與轂關節構成立體框架。
9、在上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中,斜向連接組件包括相對封閉盤垂直的肋板,肋板成對布置且保持平行,成對布置的肋板之間留有空隙,支撐管固定連接有連接片,連接片鉸接在肋板之間;連接片兩側設置有呈弧形的加強片,加強片與肋板外側弧面弧度一致且相互貼合。
10、在上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中,支撐管端口處設置有錐筒,錐筒端口沿軸向延伸有圓筒,連接片具有與圓筒插接的連接柱,連接柱與連接筒之間設置有呈中心對稱布置且滑動插接的連接銷和連接槽,連接銷和連接槽截面呈燕尾狀。
11、在上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中,支撐管中部設置有延長管,延長管通過膨脹組件與支撐管插接固定;膨脹組件包括固定在支撐管內且沿軸向延伸至端口處的膨脹桿,延長管插接在支撐管內,延長管內側活動安裝有若干呈中心對稱布置的膨脹塊,膨脹塊與膨脹桿之間設置有相互貼合頂壓的引導面,膨脹塊外側具有穿過延長管的限位凸點,支撐管內側設置有供限位凸點插接的限位凹槽,支撐管端口與延長管焊接固定。
12、在上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中,轂關節兩端分布有呈中心對稱布置的防滑條,封閉盤與轂關節相對的一側設置有與防滑條嚙合的防滑槽,封閉盤以及轂關節中心開有供連接件貫穿的連接孔,連接件通過對頂螺母以及墊片與轂關節壓緊固定;封閉盤中心設置有連接筒,連接筒內壓緊固定有覆蓋在對頂螺母上的關節座,連接筒螺紋連接有連接蓋,關節座與連接蓋內側之間留有關節球窩,連接蓋上開有活動口,關節球窩通過球頭關節與支撐管連接
13、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管件端頭處固定有榫頭,并由填充料提高其局部結構強度,保證其節點約束剛度;連接架構中斜向連接組件可滿足不同斜角的支撐管連接需求,從而滿足復雜網格結構的支撐需求;在轂關節的基礎上通過球關節連接獨立的支撐管,進一步提高連接架構的支撐強度以及各支撐管以及管件的抗彎能力。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包括轂關節(1)以及與轂關節(1)連接的管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轂關節(1)側面開有沿軸向延伸的插接槽(3),所述的管件(2)端頭設有具有長外徑和短外徑的扁管(22),所述的扁管(22)端頭處設置有榫頭(4),所述的榫頭(4)內填充有填充料(24),所述的榫頭(4)與插接槽(3)滑動插接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頭(4)呈長條立柱狀且長度與扁管(22)長外徑保持一致,所述的榫頭(4)外徑大于扁管(22)短外徑;所述的榫頭(4)以及扁管(22)為一體結構且采用熱壓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件(2)與扁管(22)之間設置有扇管(21),所述的榫頭(4)端頭處采用焊接封口并打磨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件(2)選用圓管,所述的管件(2)遠離轂關節(1)以及榫頭(4)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轉接管(23),所述的轉接管(23)壁厚小于等于管件(2)壁厚。
5.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采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轂關節(1)與管件(2)連接固定呈框形,所述的轂關節(1)通過斜向連接組件(7)與支撐管(8)連接,所述的支撐管(8)與管件(2)呈三角架形,所述的支撐管(8)以及管件(2)與轂關節(1)構成立體框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連接組件(7)包括相對封閉盤(6)垂直的肋板(71),所述的肋板(71)成對布置且保持平行,成對布置的肋板(71)之間留有空隙,所述的支撐管(8)固定連接有連接片(72),所述的連接片(72)鉸接在肋板(71)之間;所述的連接片(72)兩側設置有呈弧形的加強片(73),所述的加強片(73)與肋板(71)外側弧面弧度一致且相互貼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管(8)端口處設置有錐筒(81),所述的錐筒(81)端口沿軸向延伸有圓筒(82),所述的連接片(72)具有與圓筒(82)插接的連接柱(83),所述的連接柱(83)與連接筒(61)之間設置有呈中心對稱布置且滑動插接的連接銷(84)和連接槽(85),所述的連接銷(84)和連接槽(85)截面呈燕尾狀。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管(8)中部設置有延長管(86),所述的延長管(86)通過膨脹組件(9)與支撐管(8)插接固定;所述的膨脹組件(9)包括固定在支撐管(8)內且沿軸向延伸至端口處的膨脹桿(91),所述的延長管(86)插接在支撐管(8)內,所述的延長管(86)內側活動安裝有若干呈中心對稱布置的膨脹塊(92),所述的膨脹塊(92)與膨脹桿(91)之間設置有相互貼合頂壓的引導面(93),所述的膨脹塊(92)外側具有穿過延長管(86)的限位凸點(94),所述的支撐管(8)內側設置有供限位凸點(94)插接的限位凹槽(95),所述的支撐管(8)端口與延長管(86)焊接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轂關節(1)兩端分布有呈中心對稱布置的防滑條(11),所述的封閉盤(6)與轂關節(1)相對的一側設置有與防滑條(11)嚙合的防滑槽(12),所述的封閉盤(6)以及轂關節(1)中心開有供連接件(5)貫穿的連接孔(13),所述的連接件(5)通過對頂螺母(14)以及墊片(15)與轂關節(1)壓緊固定;所述的封閉盤(6)中心設置有連接筒(61),所述的連接筒(61)內壓緊固定有覆蓋在對頂螺母(14)上的關節座(62),所述的連接筒(61)螺紋連接有連接蓋(63),所述的關節座(62)與連接蓋(63)內側之間留有關節球窩(64),所述的連接蓋(63)上開有活動口(65),所述的關節球窩(64)通過球頭關節(66)與支撐管(8)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包括轂關節(1)以及與轂關節(1)連接的管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轂關節(1)側面開有沿軸向延伸的插接槽(3),所述的管件(2)端頭設有具有長外徑和短外徑的扁管(22),所述的扁管(22)端頭處設置有榫頭(4),所述的榫頭(4)內填充有填充料(24),所述的榫頭(4)與插接槽(3)滑動插接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頭(4)呈長條立柱狀且長度與扁管(22)長外徑保持一致,所述的榫頭(4)外徑大于扁管(22)短外徑;所述的榫頭(4)以及扁管(22)為一體結構且采用熱壓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件(2)與扁管(22)之間設置有扇管(21),所述的榫頭(4)端頭處采用焊接封口并打磨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件(2)選用圓管,所述的管件(2)遠離轂關節(1)以及榫頭(4)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轉接管(23),所述的轉接管(23)壁厚小于等于管件(2)壁厚。
5.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采用了上述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轂結構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轂關節(1)連接有貫穿其中心的連接件(5),所述的轂關節(1)上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5)固定連接有封閉盤(6),所述的封閉盤(6)與插接槽(3)的端口相對并與榫頭(4)端頭貼合壓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轂關節(1)與管件(2)連接固定呈框形,所述的轂關節(1)通過斜向連接組件(7)與支撐管(8)連接,所述的支撐管(8)與管件(2)呈三角架形,所述的支撐管(8)以及管件(2)與轂關節(1)構成立體框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轂結構連接架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連接組件(7)包括相對封閉盤(6)垂直的肋板(71),所述的肋板(71)成對布置且保持平行,成對布置的肋板(71)之間留有空隙,所述的支撐管(8)固定連接有連接片(72),所述的連接片(72)鉸接在肋板(71)之間;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顏陽,趙良玉,趙良友,趙成云,趙成立,張得旺,韓先虎,吳軍,王瑞江,吳建雄,
申請(專利權)人:昌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