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套管扶正器,具體的,涉及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
技術介紹
1、扶正器是屬固井工具,它制造簡單,結構美觀,牢固耐用,是一種能保證鉆井固井質量的扶正器。扶正器按照樣式可分為兩大類,彈性扶正器和剛性扶正器。
2、經(jīng)檢索,現(xiàn)有專利(公告號:cn115370304b)公開了一種具有旋轉避障功能的整體式彈性扶正器。其包括有第一環(huán)形套,第一環(huán)形套的下側面固接有第一固定管,第一環(huán)形套的外側面轉動連接有第一連接環(huán),第二環(huán)形套的外側面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環(huán),第一連接環(huán)和第二連接環(huán)之間周向等間距固接有彈性片,彈性片為傾斜設置的拱形狀,第一固定管外側面的下部轉動連接有第一轉動環(huán),第一固定管外側面的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環(huán),第一轉動環(huán)和第二轉動環(huán)之間設置有復位扭簧,第二環(huán)形套設置有蓄力機構。利用螺旋形彈性片對套管進行扶正,螺旋形彈性片增加與井道內(nèi)壁的受力面積,使井道對套管的擠壓力同時分布在相鄰的彈性片上,避免彈性片受力過大,降低彈性片對套管的扶正效果。
3、但在上述方案中,依然存在一定不足之處:
4、1、其結構組成較為復雜,且彈性片受凸起巖石擠壓時僅通過彈性片自身形變進行緩沖,當凸塊延伸較大時,對彈性片的擠壓力較大,使之壓縮形變較大,容易對彈性片造成擠壓損壞,不易恢復到原始狀態(tài),即彈性失效,從而影響后期的扶正工作,整體緩沖性能較差;
5、2、其在下管工作中,當在彈性片下移路徑中遇到凸塊時,凸塊對相鄰兩彈性片之間區(qū)域的擠壓會使彈性片帶動連接環(huán)進行轉動,從而避免彈性片與凸塊發(fā)生擠壓損壞,但在此過
6、3、當在下管工作時,井壁上存在較大的凸塊時(凸塊端部接近套管外壁),此時,在進行下管時,其上用于固定安裝彈性片的第一連接環(huán)4、第二連接環(huán)5能夠與凸塊發(fā)生擠壓,從而導致下管困難,套管無法正常進行下移,且容易對扶正器造成剛性擠壓損壞,或對凸塊造成擠壓斷裂,導致凸塊掉落,掉落的巖石容易在井壁碰撞彈射,從而易對套管造成碰撞損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解決了相關技術中的彈性套管緩沖性能較差,在下管工作過程中易發(fā)生損壞,且在井壁凸塊的影響下容易造成下管困難的問題。
2、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包括兩個套設于套管主體外壁上的安裝機構,兩個所述安裝機構沿著套管主體長度方向錯開分布,所述安裝機構包括固定部件與旋轉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套設于套管主體外壁,所述旋轉部件可轉動套設于固定部件外側;
3、位于上側的旋轉部件外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一緩沖機構,多個所述第一緩沖機構環(huán)形陣列于旋轉部件外側,位于下側的旋轉部件外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緩沖機構,所述第二緩沖機構與第一緩沖機構數(shù)量一致且一一對應,多個所述第二緩沖機構環(huán)形陣列于旋轉部件外側;
4、呈上下錯開關系的第一緩沖機構與第二緩沖機構之間連接有用于對套管主體進行扶正的彈性片,所述彈性片為傾斜設置的拱形狀。
5、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套設于套管主體外壁上的套環(huán),在所述套環(huán)外壁上固定連接有至少兩個連接圈,在所述套環(huán)底端連接有夾緊環(huán),所述夾緊環(huán)首尾端之間形成鎖緊槽,在所述夾緊環(huán)首尾端均固接有固定塊,兩個所述固定塊之間通過緊固螺栓可拆式固接。
6、優(yōu)選的,所述旋轉部件包括活動套設于套環(huán)外壁上的旋轉環(huán),在所述旋轉環(huán)內(nèi)壁開設有至少兩個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與連接圈數(shù)量一致且一一對應。
7、優(yōu)選的,所述限位滑槽與連接圈截面形狀均為t型,所述限位滑槽與連接圈滑動貼合連接。
8、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緩沖機構包括固接在位于上側的旋轉環(huán)外壁上的第一固定座,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內(nèi)側設置有第一緩沖部件,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底端固接有三角導向塊。
9、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緩沖機構包括固接在位于下側的旋轉環(huán)外壁上的第二固定座,在所述第二固定座底部開設有導向坡道,在所述導向坡道底端轉動連接有導向轉輥,在所述導向坡道內(nèi)側設置有第二緩沖部件。
10、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緩沖部件與第二緩沖部件形狀組成相同,所述第二緩沖部件包括開設于第二固定座內(nèi)部的活動腔,在所述活動腔滑動套設有u型框,在所述u型框內(nèi)側滑動套設有與彈性片相固接的活動塊,在所述活動塊與u型框底部之間連接有對活動塊進行支撐的第二緩沖組件。
11、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緩沖組件包括鉸接連接于u型框底部的外筒和鉸接連接于活動塊底端的內(nèi)桿,所述內(nèi)桿延伸至外筒內(nèi)部并與其滑動連接,在所述外筒兩側對稱設置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兩端分別與u型框底部和外筒外壁相連接。
12、優(yōu)選的,所述內(nèi)桿與外筒底部之間連接有支撐彈簧,在所述外筒上端口內(nèi)壁和內(nèi)桿底端外壁均固接有限位環(huán)。
13、優(yōu)選的,在所述u型框與活動腔之間設置有用于對u型框底部進行支撐的第一緩沖組件,所述第一緩沖組件包括固接于u型框底端的插柱,所述插柱延伸至第二固定座內(nèi)部并與其滑動連接,所述u型框底部與活動腔底部之間固接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套設于插柱外側。
14、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
15、1、本專利技術中,在進行下套管工作時,當彈性片接觸到井道內(nèi)壁的凸起處時,利用彈性片發(fā)生形變對套管主體進行支撐,彈性片通過發(fā)生形變來緩沖和支撐套管主體位于井道的中部。當彈性片所受到的壓力較大時,彈性片的兩端會相互遠離,并分別對彈性片兩端的活動塊進行擠壓推動,使得活動塊帶動內(nèi)桿向著外筒內(nèi)部進行移動,使得支撐彈簧發(fā)生形變,利用支撐彈簧良好的彈性性能,為彈性片提供初步緩沖防護。當彈性片所受到的壓力過大時,活動塊會將壓力通過內(nèi)桿和外筒傳遞至u型框,使得u型框帶動插柱向第二固定座內(nèi)部移動,并對緩沖彈簧進行壓縮,利用緩沖彈簧良好的彈性性能,為彈性片提供進一步的緩沖防護,避免彈性片受到損壞,大大提高裝置的使用壽命,保證扶正工作的穩(wěn)定性;
16、2、本專利技術中,傾斜設置的彈性片,能夠增加與井道內(nèi)壁的受力面積,當套管主體下移過程中遇到一個凸塊時,隨著套管主體的下滑,凸塊在對彈性片造成擠壓形變后會滑入相鄰兩個彈性片之間的間隙中,此時,隨著套管主體的進行下滑,彈性片受該凸塊阻擋會通過第一緩沖機構和第二緩沖機構帶動旋轉部件在固定部件外壁上進行轉動,從而大大降低凸塊與彈性片之間的摩擦力度,減小凸塊對彈性片的剛性損壞,在下管時能夠減少阻力,便于套管的下入;
17、3、本專利技術中,當套管主體在下移過程中同時遇到多個凸塊時,且該凸塊能夠與拱形彈性片拱起段接觸擠壓時,由于每個凸塊均會對彈性片造成阻擋,因此,多個凸塊的干涉會影響旋轉部件的正常轉動。而在該種情況下,當彈性片在下移時受到凸塊阻擋時,彈性片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套設于套管主體(1)外壁上的安裝機構(4),兩個所述安裝機構(4)沿著套管主體(1)長度方向錯開分布,所述安裝機構(4)包括固定部件(41)與旋轉部件(42),所述固定部件(41)套設于套管主體(1)外壁,所述旋轉部件(42)可轉動套設于固定部件(41)外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41)包括套設于套管主體(1)外壁上的套環(huán)(411),在所述套環(huán)(411)外壁上固定連接有至少兩個連接圈(412),在所述套環(huán)(411)底端連接有夾緊環(huán)(413),所述夾緊環(huán)(413)首尾端之間形成鎖緊槽(416),在所述夾緊環(huán)(413)首尾端均固接有固定塊(414),兩個所述固定塊(414)之間通過緊固螺栓(415)可拆式固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部件(42)包括活動套設于套環(huán)(411)外壁上的旋轉環(huán)(421),在所述旋轉環(huán)(421)內(nèi)壁開設有至少兩個限位滑槽(422),所述限位滑槽(422)與連接圈(412)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422)與連接圈(412)截面形狀均為T型,所述限位滑槽(422)與連接圈(412)滑動貼合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緩沖機構(2)包括固接在位于上側的旋轉環(huán)(421)外壁上的第一固定座(21),在所述第一固定座(21)內(nèi)側設置有第一緩沖部件(22),在所述第一固定座(21)底端固接有三角導向塊(23)。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緩沖機構(3)包括固接在位于下側的旋轉環(huán)(421)外壁上的第二固定座(31),在所述第二固定座(31)底部開設有導向坡道(33),在所述導向坡道(33)底端轉動連接有導向轉輥(34),在所述導向坡道(33)內(nèi)側設置有第二緩沖部件(32)。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緩沖部件(22)與第二緩沖部件(32)形狀組成相同,所述第二緩沖部件(32)包括開設于第二固定座(31)內(nèi)部的活動腔(321),在所述活動腔(321)滑動套設有U型框(323),在所述U型框(323)內(nèi)側滑動套設有與彈性片(5)相固接的活動塊(322),在所述活動塊(322)與U型框(323)底部之間連接有對活動塊(322)進行支撐的第二緩沖組件(325)。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緩沖組件(325)包括鉸接連接于U型框(323)底部的外筒(3252)和鉸接連接于活動塊(322)底端的內(nèi)桿(3251),所述內(nèi)桿(3251)延伸至外筒(3252)內(nèi)部并與其滑動連接,在所述外筒(3252)兩側對稱設置有復位彈簧(3253),所述復位彈簧(3253)兩端分別與U型框(323)底部和外筒(3252)外壁相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桿(3251)與外筒(3252)底部之間連接有支撐彈簧(3254),在所述外筒(3252)上端口內(nèi)壁和內(nèi)桿(3251)底端外壁均固接有限位環(huán)(3255)。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型框(323)與活動腔(321)之間設置有用于對U型框(323)底部進行支撐的第一緩沖組件(324),所述第一緩沖組件(324)包括固接于U型框(323)底端的插柱(3242),所述插柱(3242)延伸至第二固定座(31)內(nèi)部并與其滑動連接,所述U型框(323)底部與活動腔(321)底部之間固接有緩沖彈簧(3241),所述緩沖彈簧(3241)套設于插柱(3242)外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套設于套管主體(1)外壁上的安裝機構(4),兩個所述安裝機構(4)沿著套管主體(1)長度方向錯開分布,所述安裝機構(4)包括固定部件(41)與旋轉部件(42),所述固定部件(41)套設于套管主體(1)外壁,所述旋轉部件(42)可轉動套設于固定部件(41)外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41)包括套設于套管主體(1)外壁上的套環(huán)(411),在所述套環(huán)(411)外壁上固定連接有至少兩個連接圈(412),在所述套環(huán)(411)底端連接有夾緊環(huán)(413),所述夾緊環(huán)(413)首尾端之間形成鎖緊槽(416),在所述夾緊環(huán)(413)首尾端均固接有固定塊(414),兩個所述固定塊(414)之間通過緊固螺栓(415)可拆式固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部件(42)包括活動套設于套環(huán)(411)外壁上的旋轉環(huán)(421),在所述旋轉環(huán)(421)內(nèi)壁開設有至少兩個限位滑槽(422),所述限位滑槽(422)與連接圈(412)數(shù)量一致且一一對應。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422)與連接圈(412)截面形狀均為t型,所述限位滑槽(422)與連接圈(412)滑動貼合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緩沖機構(2)包括固接在位于上側的旋轉環(huán)(421)外壁上的第一固定座(21),在所述第一固定座(21)內(nèi)側設置有第一緩沖部件(22),在所述第一固定座(21)底端固接有三角導向塊(23)。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整體式強力彈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緩沖機構(3)包括固接在位于下側的旋轉環(huán)(421)外壁上的第二固定座(31),在所述第二固定座(31)底部開設有導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呂新明,孫合平,劉東升,張梓鈺,袁振,槐晨旭,許兵,魏志濤,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上善石油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