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梯空調,特別是一種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及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1、隨著當代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隨之而提高,在人們的日常出行中電梯是不可或缺的產品,而電梯轎廂又是密閉且狹小的活動空間,空氣環境自然會相對的比較差,因此電梯空調應運而生,是一種適用于改變電梯轎廂空氣環境的空氣調節設備。
2、在空調制冷運行時,經常會出現凝露現象。一直以來,有效解決電梯空調凝露問題是空調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技術難題之一,一般需要通過檢測室內溫度和室內濕度等環境參數推測空調器是否達到了產生凝露的條件,從而調節壓縮機頻率和室內風機轉速來避免凝露的產生,而在電梯轎廂內,各個溫度檢測儀不便于安裝,導致維護時造成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專利技術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專利技術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
2、鑒于上述或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專利技術。
3、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能在電梯轎廂內快速安裝溫度檢測儀,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維護。
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空調,所述空調具有設置有出風口與回風口通過管道與電梯轎廂連接;所述回風口管道與電梯轎廂連接端設置有回風罩
5、室內溫度檢測單元,與所述回風罩插接;
6、溫度檢測儀與濕度檢測儀分別設置于出風罩兩端,獲取與空調機組相對應的送風溫度和送風濕度;基于所述送風溫度和所述送風濕度確定與所述空調機組的送風氣流相對應的露點溫度;
7、確定室內溫度檢測單元獲取的室內環境溫度與設定溫度的第一溫度差;以及露點溫度與室內環境溫度的第二溫度差,根據第一溫度差調節壓縮機頻率和室內風機轉速,以改變換熱管表面溫度,使第二溫度差保持在設定區間內,實現無凝露水。
8、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空調底部四周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設置有固定件;
9、所述固定件為匚型結構與所述空調安裝槽固定連接;
10、所述安裝組件包括:與所述固定件固定連接的兩組安裝架,兩組所述安裝架預設一定的距離。
11、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還包括安裝組件,固定設置于電梯轎廂頂部的橫梁上,與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實現空調的固定;
12、所述安裝架包括設置于所述橫梁兩側的固定板、貫穿于所述固定板以及固定件的螺桿,以及設置于所述螺桿兩端的緊固件;所述固定板沿其長度方向上開設有若干組調節孔;所述固定件上開設有與所述調節孔相對應的鎖定孔;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固定件之間設置有墊片。
13、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回風罩一側開設有管道連接的通風口;所述通風口的一側設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開設有插接槽,所述室內溫度檢測單元內與所述插接槽相適配,所述插接槽遠離所述管道的一端設置通口,所述通口一側設置有匚型擋板;
14、所述插接槽內設置有支撐件,以及設置于所述支撐件底部的釋放件。
15、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室內溫度檢測單元包括:
16、按壓桿,所述按壓桿的一端設置有貫穿于所述通口內的室內溫度檢測儀;
17、第一彈性件,設置于所述插接槽靠近通口的內側壁;
18、安裝塊,設置于所述按壓桿的桿體上,并與所述彈性件傳動配合;
19、鎖定件,設置于所述按壓桿遠離所述室內溫度檢測儀的一端;
20、限位件,設置于所述安裝塊與所述鎖定件之間。
21、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
22、兩組固定塊,沿所述按壓桿軸線對稱設置,并設置于按壓桿外側壁,所述固定塊開設有轉動槽;
23、擺動塊,一端與所述轉動槽內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擺動塊與所述固定塊之間設置扭矩彈簧;所述擺動塊與所述固定塊之間最大旋轉角度為90度。
24、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鎖定件包括:
25、兩組容納塊,沿所述按壓桿軸線對稱設置,并設置于所述按壓桿外側壁,所述容納塊開設有鎖定槽;
26、鎖定銷軸,穿設于所述容納塊與其滑動連接;所述銷軸的自由端為倒角設置;
27、第二彈性件,設置于所述鎖定銷軸與所述容納塊外側壁之間。
28、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支撐件包括兩相對設置于所述安裝槽內側壁的三角塊,兩組所述三角塊的斜邊相對設置使得插接槽的插入空間逐漸減小。
29、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釋放件包括設置于所述三角塊底部的楔形塊,所述楔形塊與所述三角塊之間預設一定的距離;所述楔形塊靠近所述室內溫度檢測單元的距離要小于三角塊與室內溫度檢測單元的距離;
30、所述楔形塊位于所述三角塊底部的邊為斜向邊。
31、一種如上述所述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的控制方法,其中: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32、步驟1、將室內溫度檢測單元,插接于回風罩;
33、步驟2、溫度檢測儀與濕度檢測儀分別設置于出風罩兩端;
34、步驟3、獲取與空調機組相對應的送風溫度和送風濕度;基于所述送風溫度和所述送風濕度確定與所述空調機組的送風氣流相對應的露點溫度;
35、步驟4、獲取的室內環境溫度與設定溫度的第一溫度差;以及露點溫度與室內環境溫度的第二溫度差;
36、步驟5、根據第一溫度差調節壓縮機頻率和室內風機轉速,以改變換熱管溫度,使第二溫度差保持在設定區間內,實現無凝露水。
37、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獲取的室內環境溫度與設定溫度的第一溫度差;以及露點溫度與室內環境溫度的第二溫度差從而第一溫度差調節壓縮機頻率和室內風機轉速,以改變換熱管溫度,使第二溫度差保持在設定區間內,實現無凝露水,并且通過將溫濕度檢測儀器可拆卸的安裝在風罩內,解決了在電梯內不便于安裝的情況,且便于后期的維護。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底部四周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設置有固定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組件,固定設置于電梯轎廂頂部的橫梁上,與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實現空調的固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風罩一側開設有管道連接的通風口;所述通風口的一側設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開設有插接槽,所述室內溫度檢測單元內與所述插接槽相適配,所述插接槽遠離所述管道的一端設置通口,所述通口一側設置有匚型擋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溫度檢測單元包括: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
7.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件包括: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包括兩相對設置于所述安裝槽內側壁的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釋放件包括設置于所述三角塊底部的楔形塊,所述楔形塊與所述三角塊之間預設一定的距離;所述楔形塊靠近所述室內溫度檢測單元的距離要小于三角塊與室內溫度檢測單元的距離;
10.一種如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底部四周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設置有固定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組件,固定設置于電梯轎廂頂部的橫梁上,與所述固定件相配合實現空調的固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風罩一側開設有管道連接的通風口;所述通風口的一側設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開設有插接槽,所述室內溫度檢測單元內與所述插接槽相適配,所述插接槽遠離所述管道的一端設置通口,所述通口一側設置有匚型擋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露點控制的電梯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溫度檢測單元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新華,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朗得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