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車用出風口,涉及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
技術介紹
1、汽車空調出風口屬于汽車內飾部件,一般布置于汽車駕駛內或乘坐位斜上方位置,當需要調節車內溫度時,可開啟空調進行制冷或制熱,風就從汽車空調出風口出來,給人帶來舒適的感覺。汽車空調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使用者或使用環境的不同,需要對風向或風量進行調節,空調出風口撥鈕就可控制空調出風口導風方向;在具體調節導風方向時,通過撥鈕的上下撥動來調節外葉片的角度從而調節上下導風方向,通過撥鈕的左右撥動來調節內葉片的角度從而調節左右導風方向。
2、如圖10所示,現有的出風口中,撥鈕穿過葉片后通過卡扣連接的方式與撥鈕底座連接;在出風口的拉拔力試驗中,撥鈕的一側受到向外拉動的作用力,導致撥鈕上的卡扣產生變形,因為卡扣的變形方向與卡扣的脫扣方向一致或者比較接近,所以卡扣很容易脫出,導致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無法通過拉拔力試驗。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
2、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包括:
3、葉片;
4、撥鈕組件,所述撥鈕組件包括撥鈕塊以及撥鈕底座,所述撥鈕塊設置有卡扣,所述撥鈕底座設置有卡槽,所述卡扣與所述卡槽卡接從而使所述撥鈕塊與所述撥鈕底座連接,并且通過所述撥鈕塊與所述撥鈕底座的連接使所述撥鈕組件安裝于所述葉片;
5、所述卡扣可朝脫扣方向變形從而與所述卡
6、較佳的,所述脫扣方向垂直于所述變形方向。
7、較佳的,所述卡扣的末端具有卡頭,所述卡槽內具有卡接座,所述卡頭具有第一斜面,所述卡接座具有與所述第一斜面對應的第二斜面,所述卡頭插入所述卡槽時所述第一斜面與所述第二斜面抵觸連接并推動所述卡扣沿所述脫扣方向變形,所述卡扣安裝到位后回彈并且所述卡頭扣住所述卡接座。
8、較佳的,所述第一斜面設置于所述卡頭垂直于所述脫扣方向的一側面上。
9、較佳的,所述卡扣設置為雙邊卡結構,所述卡頭具有兩個分別位于其兩側的卡塊部,所述卡槽內具有兩個所述卡接座,所述卡扣與所述卡槽卡接時所述卡扣的末端位于兩個所述卡接座之間并且兩個所述卡塊部分別扣住兩個所述卡接座。
10、較佳的,所述卡槽內兩個所述卡接座之間的間隙小于所述卡頭的寬度。
11、較佳的,所述葉片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貫通所述葉片的前面以及后面,所述撥鈕塊和所述撥鈕底座分別位于所述葉片的前面以及后面,所述撥鈕塊具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插入所述安裝槽,所述卡扣設置于所述連接部。
12、較佳的,所述撥鈕塊開設有容納槽,所述葉片位于所述容納槽內并且穿過所述容納槽的兩個側開口,所述撥鈕底座位于所述葉片的后面并封住所述容納槽的后開口。
13、較佳的,所述撥鈕塊設置有定位筋,所述撥鈕底座設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筋與所述定位孔連接。
14、較佳的,所述葉片的兩端具有鉸接軸,所述撥鈕組件可撥動所述葉片以所述鉸接軸為轉軸轉動,所述撥鈕組件可滑移地與所述葉片連接并且所述撥鈕組件可沿所述葉片的長度方向滑移。
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16、1、通過重新設計卡扣的脫扣方向使卡扣的脫扣方向和變形方向不一致,使得撥鈕塊受到拉拔力時卡扣不會因變形而脫出,確保了撥鈕塊與葉片連接的可靠性。
17、2、卡頭越過卡接座后卡扣回彈復位,并且卡頭扣住卡接座以使撥鈕塊和撥鈕底座固定在一起。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需要使卡扣和卡槽分離的話,必須要使卡扣朝脫扣方向變形才能夠使卡頭與卡接座分離,卡扣在其他方向變形時無法實現分離脫扣的目的。
18、3、卡頭的兩側(即卡塊部)與兩個卡接座實現雙邊卡接的效果,當撥鈕塊受到拉拔力時雙邊卡結構能夠更好地抑制卡扣從卡槽內脫出。
19、4、卡扣產生朝變形方向運動的趨勢時,卡塊部產生朝卡接座移動的運動趨勢,使得兩者更加緊密地卡接在一起,且由于卡頭大于兩個卡接座之間的間隙,所以能夠抑制卡扣脫出。
20、5、在組裝時,撥鈕塊靠近撥鈕底座,當兩者合攏至一定位置時,定位筋插入至定位孔內,從而使撥鈕塊與撥鈕底座定位,此時各個卡扣對準各個卡槽,接著就可以使各個卡扣插入各個卡槽內完成連接,這樣能夠起到方便組裝的目的。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扣方向垂直于所述變形方向。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00)的末端具有卡頭(310),所述卡槽(500)內具有卡接座(510),所述卡頭(310)具有第一斜面(311),所述卡接座(510)具有與所述第一斜面(311)對應的第二斜面(511),所述卡頭(310)插入所述卡槽(500)時所述第一斜面(311)與所述第二斜面(511)抵觸連接并推動所述卡扣(300)沿所述脫扣方向變形,所述卡扣(300)安裝到位后回彈并且所述卡頭(310)扣住所述卡接座(510)。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311)設置于所述卡頭(310)垂直于所述脫扣方向的一側面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00)設置為雙邊卡結構,所述卡頭(310)具有兩個分別位于其兩側的卡塊部(31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00)內的兩個所述卡接座(510)之間的間隙小于所述卡頭(310)的寬度。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100)開設有安裝槽(110),所述安裝槽(110)貫通所述葉片(100)的前面以及后面,所述撥鈕塊(200)和所述撥鈕底座(400)分別位于所述葉片(100)的前面以及后面,所述撥鈕塊(200)具有連接部(210),所述連接部(210)插入所述安裝槽(110),所述卡扣(300)設置于所述連接部(210)。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撥鈕塊(200)開設有容納槽(220),所述葉片(100)位于所述容納槽(220)內并且穿過所述容納槽(220)的兩個側開口,所述撥鈕底座(400)位于所述葉片(100)的后面并封住所述容納槽(220)的后開口。
9.如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撥鈕塊(200)設置有定位筋(230),所述撥鈕底座(400)設置有定位孔(410),所述定位筋(230)與所述定位孔(410)連接。
10.如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100)的兩端具有鉸接軸(120),所述撥鈕組件可撥動所述葉片(100)以所述鉸接軸(120)為轉軸轉動,所述撥鈕組件可滑移地與所述葉片(100)連接并且所述撥鈕組件可沿所述葉片(100)的長度方向滑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扣方向垂直于所述變形方向。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00)的末端具有卡頭(310),所述卡槽(500)內具有卡接座(510),所述卡頭(310)具有第一斜面(311),所述卡接座(510)具有與所述第一斜面(311)對應的第二斜面(511),所述卡頭(310)插入所述卡槽(500)時所述第一斜面(311)與所述第二斜面(511)抵觸連接并推動所述卡扣(300)沿所述脫扣方向變形,所述卡扣(300)安裝到位后回彈并且所述卡頭(310)扣住所述卡接座(510)。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311)設置于所述卡頭(310)垂直于所述脫扣方向的一側面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00)設置為雙邊卡結構,所述卡頭(310)具有兩個分別位于其兩側的卡塊部(312),所述卡槽(500)內具有兩個所述卡接座(510),所述卡扣(300)與所述卡槽(500)卡接時所述卡扣(300)的末端位于兩個所述卡接座(510)之間并且兩個所述卡塊部(312)分別扣住兩個所述卡接座(510)。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出風口的撥鈕與葉片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勇,李琳,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福爾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