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屬于中深層地熱供暖發電領域。
技術介紹
1、為實現地熱資源的綠色可持續開發利用,必須對地熱供暖尾水進行回灌處理,從而避免因地熱尾水直接排放引起的熱污染和化學污染,并維持熱儲壓力、緩解地熱水水位的大幅持續下降,保證地熱田的可持續開采,地熱尾水回灌是地熱資源可持續開發的主要保障措施。
2、中深層地熱能尾水負壓回灌技術現已經成熟應用,其原理是使回灌井產生負壓,保障地熱尾水順利回灌,然而現階段地熱尾水在回灌過程中由負壓產生的動能卻并未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1、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可利用地熱尾水在回灌過程中由負壓產生的動能進行發電,提高中深層地熱能的利用率。
2、本技術所述的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包括采水井和回灌井,采水井中設有潛水泵,潛水泵用于將地熱水打入換熱器,與用戶端進行熱交換,完成熱交換后的地熱尾水再沿地熱尾水管道進入回灌井;回灌井中設有槳葉,槳葉安裝于轉軸上,槳葉在地熱尾水的沖擊下可帶動轉軸一起旋轉,轉軸與發電機組傳動連接。
3、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在回灌井中設置槳葉,利用地熱尾水在回灌過程中由負壓產生的動能沖擊槳葉使其旋轉,帶動發動機組運轉發電,發電量可用于供熱系統中,降低市政電網電能的消耗,提高中深層地熱能的利用率。
4、優選的,所述的回灌井
5、進一步的,所述的轉軸末端連接轉向器,通過轉向器改變力的傳遞方向,轉向器與發電機組傳動連接。
6、優選的,所述的發電機組包括齒輪箱,齒輪箱的輸出軸與發電機傳動連接,齒輪箱的輸出軸上設有剎車裝置。
7、進一步的,所述的發電機一側設有冷卻系統,冷卻系統用于對發電機進行冷卻降溫。
8、所述的發電機組還設有控制系統,用于控制并監測發電機組的運行。
9、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術所述的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將中深層地熱尾水回灌技術與發電技術相結合,通過地熱井回灌過程中負壓產生動能驅動發電機運轉進行發電,發電量可用于供熱系統中,降低市政電網電能的消耗,提高中深層地熱能的利用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包括采水井(1)和回灌井(2),采水井(1)中設有潛水泵(3),其特征在于,回灌井(2)中設有槳葉(6),槳葉(6)安裝于轉軸(9)上,槳葉(6)在地熱尾水的沖擊下可帶動轉軸(9)一起旋轉,轉軸(9)與發電機組(8)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灌井(2)中還設有用于對地熱尾水進行導流的導流管道(15),導流管道(15)上設有法蘭,通過法蘭與回灌井(2)側壁連接固定,所述的槳葉(6)和轉軸(9)設置于導流管道(15)中,位于回灌井(2)的液面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軸(9)末端連接轉向器(7),轉向器(7)與發電機組(8)傳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電機組(8)包括齒輪箱(10),齒輪箱(10)的輸出軸與發電機(13)傳動連接,齒輪箱(10)的輸出軸上設有剎車裝置(1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深層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電機組(8)還設有用于控制并監測其運行的控制系統(1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包括采水井(1)和回灌井(2),采水井(1)中設有潛水泵(3),其特征在于,回灌井(2)中設有槳葉(6),槳葉(6)安裝于轉軸(9)上,槳葉(6)在地熱尾水的沖擊下可帶動轉軸(9)一起旋轉,轉軸(9)與發電機組(8)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力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灌井(2)中還設有用于對地熱尾水進行導流的導流管道(15),導流管道(15)上設有法蘭,通過法蘭與回灌井(2)側壁連接固定,所述的槳葉(6)和轉軸(9)設置于導流管道(15)中,位于回灌井(2)的液面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層地熱能回灌尾水重...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