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池制造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
技術介紹
1、傳統的電池極片生產是分線體、分車間進行,通常分為正極極片生產線和負極極片生產線,在正、負極生產線下,又各自分成配料車間、涂布車間、輥壓車間、分切/模切車間和卷繞車間,車間之間需要對極片收放卷后進行周轉,頻繁地極片接帶導致生產不連續,一方面頻繁收放卷、頻繁接帶,產生物料報廢增多,且影響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周轉過程異常風險高,最終會影響極片的一致性;人工的過多介入導致不良發生頻次增多。同時,分散的車間布局不利于集中管控和無人化監管,過于依賴員工操作的熟練程度,增加生產線的運營成本,且使得廠房利用率低、能耗增加,大大增加電池生產的成本。
2、當今新能源產業發展日趨成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必須對傳統的生產模式進行革新,新一代的技術突破無疑是要朝著打造高產能、低成本、低不良的無人化電池生產線的目標邁進。
3、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以解決傳統分線體、分車間的生產模式存在生產線很長,不利于提高生產速度,過程一致性低,導致生產良率下降,使得產品的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力下降的技術問題。
2、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包括:機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正極極片生產線和負極極片生產線;
3、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和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層疊設置
4、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用于將正極箔材制成正極極片,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用于將負極箔材制成負極極片,且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和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能夠同步生產。
5、作為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智能配料裝置;
6、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的上游設置有所述智能配料裝置,所述智能配料裝置用于配制正極漿料,且能夠將所述正極漿料輸送至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能夠將所述正極漿料涂布于所述正極箔材上下表面的敷料區;
7、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的上游設置有所述智能配料裝置,所述智能配料裝置用于配制負極漿料,且能夠將所述負極漿料輸送至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能夠將所述負極漿料涂布于所述負極箔材上下表面的敷料區。
8、作為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智能配料裝置包括原材料拆裝機構、預混機構、分散機構、儲漿機構和自動導引車,所述原材料拆裝機構用于對原材料進行拆包裝并輸送至所述預混機構,所述預混機構用于對所述原材料進行攪拌并輸送至所述分散機構,所述分散機構用于對所述原材料進行分散得到漿料并輸送至所述儲漿機構,所述儲漿機構用于真空儲存并恒溫攪拌所述漿料,所述自動導引車用于將所述原材料由倉庫運送至所述原材料拆裝機構和將所述儲漿機構運送至對應的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或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的漿料上料位點。
9、作為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一自動放卷接帶裝置和至少一個第二自動放卷接帶裝置,所述第一自動放卷接帶裝置位于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的上游,且用于對所述正極箔材放卷接帶,所述第二自動放卷接帶裝置位于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的上游,且用于對所述負極箔材放卷接帶;
10、沿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的生產方向,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包括依次設置的至少一個第一雙面涂布裝置、至少一個第一懸浮式烘烤裝置、至少一個第一輥壓裝置和至少一個第一制片裝置,且所述第一雙面涂布裝置用于在所述正極箔材上下表面的敷料區涂布正極漿料,所述第一懸浮式烘烤裝置用于烘干所述正極箔材上下表面的正極漿料,所述第一輥壓裝置用于輥壓所述正極箔材上下表面的敷料區,所述第一制片裝置用于制成所述正極極片;
11、和/或,沿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的生產方向,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包括依次設置的至少一個第二雙面涂布裝置、至少一個第二懸浮式烘烤裝置、至少一個第二輥壓裝置、至少一個第三輥壓裝置和至少一個第二制片裝置,且所述第二雙面涂布裝置用于在所述負極箔材上下表面的敷料區涂布負極漿料,所述第二懸浮式烘烤裝置用于烘干所述負極箔材上下表面的負極漿料,所述第二輥壓裝置和所述第三輥壓裝置均用于輥壓所述負極箔材上下表面的敷料區,所述第二制片裝置用于制成所述負極極片。
12、作為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自動放卷接帶裝置和所述第二自動放卷接帶裝置均包括放卷機構、定位機構、裁斷機構、第一貼膠機構、第一緩存機構、下料機構、接駁機構和第一糾偏機構;
13、所述放卷機構用于對新一卷的箔材進行放卷,所述定位機構用于對舊一卷的箔材末端進行固定,所述裁斷機構用于對舊一卷的箔材末端進行裁斷,所述第一貼膠機構用于對舊一卷的箔材末端進行貼雙面膠,所述第一緩存機構用于儲存行進中的箔材,所述下料機構用于將舊一卷箔材末端被裁斷后的舊卷筒卸下,所述接駁機構用于將新一卷箔材的起始端與舊一卷箔材的末端通過所述雙面膠連接,所述第一糾偏機構用于對箔材進行糾偏。
14、作為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一雙面涂布裝置,且所述第一雙面涂布裝置包括第一牽引機構、第一涂布模頭和第二涂布模頭,所述第一牽引機構用于牽引所述正極箔材,所述第一涂布模頭和所述第二涂布模頭分別位于所述正極箔材的上下兩側;
15、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二雙面涂布裝置,且所述第二雙面涂布裝置包括第二牽引機構、第三涂布模頭和第四涂布模頭,所述第二牽引機構用于牽引所述負極箔材,所述第三涂布模頭和所述第四涂布模頭分別位于所述負極箔材的上下兩側。
16、作為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一懸浮式烘烤裝置,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二懸浮式烘烤裝置,且所述第一懸浮式烘烤裝置和所述第二懸浮式烘烤裝置均包括多節烤箱;
17、所述烤箱中設置有上出風口、上排風口、下出風口和下排風口。
18、作為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一輥壓裝置,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二輥壓裝置和所述第三輥壓裝置,且所述第一輥壓裝置、所述第二輥壓裝置和所述第三輥壓裝置均包括第三牽引機構、軋輥機構、第二展平機構、第二緩存機構、第二糾偏機構和第一檢測機構;
19、所述第三牽引機構用于牽引極片依次經過所述第二緩存機構、所述第二糾偏機構、所述軋輥機構和所述第一檢測機構,且所述第二緩存機構用于緩存極片,所述第二糾偏機構用于對極片進行糾偏,所述軋輥機構用于輥壓箔材上下表面的敷料區,所述第二展平機構用于展平極片,所述第一檢測機構用于檢測出所述軋輥機構后的所述極片的厚度。
20、作為一種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一制片裝置,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二制片裝置,且所述第一制片裝置和所述第二制片裝置均包括第四牽引機構、第三緩存機構、第三糾偏機構、第二檢測機構和切割機構;
21、所述第四牽引機構用于牽引極片依次經過所述第三緩存機構、所述第三糾偏機構、所述切割機構和所述第二檢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正極極片生產線和負極極片生產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智能配料裝置(3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料裝置(34)包括原材料拆裝機構、預混機構(1)、分散機構(2)、儲漿機構(3)和自動導引車(4),所述原材料拆裝機構用于對原材料進行拆包裝并輸送至所述預混機構(1),所述預混機構(1)用于對所述原材料進行攪拌并輸送至所述分散機構(2),所述分散機構(2)用于對所述原材料進行分散得到漿料并輸送至所述儲漿機構(3),所述儲漿機構(3)用于真空儲存并恒溫攪拌所述漿料,所述自動導引車(4)用于將所述原材料由倉庫運送至所述原材料拆裝機構和將所述儲漿機構(3)運送至對應的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或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的漿料上料位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一自動放卷接帶裝置(39)和至少一個第二自動放卷接帶裝置(40),所述第一自動放卷接帶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動放卷接帶裝置(39)和所述第二自動放卷接帶裝置(40)均包括放卷機構(5)、定位機構、裁斷機構(7)、第一貼膠機構、第一緩存機構(10)、下料機構(6)、接駁機構和第一糾偏機構(11);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一雙面涂布裝置(41),且所述第一雙面涂布裝置(41)包括第一牽引機構(9)、第一涂布模頭(12)和第二涂布模頭(13),所述第一牽引機構(9)用于牽引所述正極箔材,所述第一涂布模頭(12)和所述第二涂布模頭(13)分別位于所述正極箔材的上下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一懸浮式烘烤裝置(42),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二懸浮式烘烤裝置(46),且所述第一懸浮式烘烤裝置(42)和所述第二懸浮式烘烤裝置(46)均包括多節烤箱;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一輥壓裝置(43),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二輥壓裝置(47)和所述第三輥壓裝置,且所述第一輥壓裝置(43)、所述第二輥壓裝置(47)和所述第三輥壓裝置均包括第三牽引機構(51)、軋輥機構(18)、第二展平機構(20)、第二緩存機構(53)、第二糾偏機構(54)和第一檢測機構(19);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一制片裝置(44),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包括所述第二制片裝置(48),且所述第一制片裝置(44)和所述第二制片裝置(48)均包括第四牽引機構(52)、第三緩存機構(55)、第三糾偏機構(56)、第二檢測機構和切割機構;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卷繞裝置(38),所述卷繞裝置(38)設置于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和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的下游,且用于將所述正極極片和所述負極極片制成卷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正極極片生產線和負極極片生產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智能配料裝置(3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料裝置(34)包括原材料拆裝機構、預混機構(1)、分散機構(2)、儲漿機構(3)和自動導引車(4),所述原材料拆裝機構用于對原材料進行拆包裝并輸送至所述預混機構(1),所述預混機構(1)用于對所述原材料進行攪拌并輸送至所述分散機構(2),所述分散機構(2)用于對所述原材料進行分散得到漿料并輸送至所述儲漿機構(3),所述儲漿機構(3)用于真空儲存并恒溫攪拌所述漿料,所述自動導引車(4)用于將所述原材料由倉庫運送至所述原材料拆裝機構和將所述儲漿機構(3)運送至對應的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或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的漿料上料位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一自動放卷接帶裝置(39)和至少一個第二自動放卷接帶裝置(40),所述第一自動放卷接帶裝置(39)位于所述正極極片生產線的上游,且用于對所述正極箔材放卷接帶,所述第二自動放卷接帶裝置(40)位于所述負極極片生產線的上游,且用于對所述負極箔材放卷接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動放卷接帶裝置(39)和所述第二自動放卷接帶裝置(40)均包括放卷機構(5)、定位機構、裁斷機構(7)、第一貼膠機構、第一緩存機構(10)、下料機構(6)、接駁機構和第一糾偏機構(11);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集成的極片生產系統,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建林,袁浩森,范國康,張炘,張寶生,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