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搬運車輛的濕式制動,具體是一種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
技術介紹
1、濕式制動采用的是全封閉式結構,可防止泥土等其它物質的侵入,制動性能穩(wěn)定,采用單制動活塞推進結構,摩擦偶件受力均勻,間隙不用調整且允許滑轉傳遞扭矩,采用油冷和多片結構,制動性能良好,延長了制動器的使用壽命,因此受到好多用戶的青睞。
2、目前市場上使用較多濕式制動,是行車和停車分開的。但對于多數(shù)小噸位濕式橋,其因空間受限,多數(shù)采用的行車停車集成式濕式制動,停車采用負制動,由于空間受限,行車制動活塞一般無回位機構,一般是靠摩擦片或者隔片旋轉后產生的離心力來推動活塞回位,從而使得摩擦片隔片自然分離,這勢必會造成摩擦片隔片分離不徹底,造成制動拖曳,摩擦片或隔片容易出現(xiàn)過早磨損,使用壽命大大降低,同時制動拖曳也會造成油液溫升比較快,嚴重會影響到密封件的密封性,油品的潤滑機能,為此提出一種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包括橋殼以及交替設置在橋殼腔體內的摩擦片與隔片,所述橋殼的腔體內安裝有回位機構;所述回位機構包括安裝于橋殼內表面的固定板和連接板,所述固定板和連接板之間設有負制動解除彈簧組,所述連接板通過連接件與行車制動活塞相連,且連接件的周向外表面安裝有
3、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摩擦片通過內花鍵與花鍵套的外花鍵連接,所述橋殼腔體內設有輸入半軸,且花鍵套套設于輸入半軸外表面。
4、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橋殼通過螺栓與軸頭連接,所述軸頭內設有通過花鍵與花鍵套連接的太陽輪,且太陽輪與輪邊行星減速器連接,所述輪邊行星減速器與輸出半軸連接,且輸出半軸與輪轂總成連接。
5、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行車制動活塞包括制動活塞盤,設置在制動活塞盤上的多個凸臺,多個凸臺沿制動活塞盤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且多個凸臺均貫通開設有臺階孔。
6、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連接板與制動活塞盤相貼合的端面上開設有多個凹槽,多個所述凹槽的底平面上均開設有螺紋孔。
7、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臺的數(shù)量與凹槽的數(shù)量相同,且凸臺與凹槽一一對應。
8、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連接件包括套管,所述回位彈簧套設于套管周向外表面,且套管上設有安裝螺栓。
9、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設于臺階孔內其端部與凹槽的底平面接觸,所述套管的端部設有一端穿設套管內腔并與螺紋孔螺紋連接的安裝螺栓,且套管的外表面設有一端與臺階孔內壁連接的回位彈簧,另一端與安裝螺栓的大端面接觸。
10、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橋殼的外表面形成有兩個注油口,且兩個注油口的注油端分別對應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
11、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過在行車制動結構和駐車制動解除結構處增加行車制動活塞回位機構,使得行車制動活塞和駐車制動活塞可以實現(xiàn)聯(lián)動,響應時間短,可以快速實現(xiàn)緊急制動,同時在負制動解除狀態(tài),行車制動活塞也可以單獨往復運動。
13、2、通過行車制動活塞處增加有回位彈簧,避免了行車制動解除后,摩擦片隔片分離不徹底而出現(xiàn)制動拖曳問題。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技術保護點】
1.一種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包括橋殼(1)以及交替設置在橋殼(1)腔體內的摩擦片(15)與隔片(16),其特征在于,所述橋殼(1)的腔體內安裝有回位機構,所述回位機構包括安裝于橋殼(1)內表面的固定板(17)和連接板(9),所述固定板(17)和連接板(9)之間設有負制動解除彈簧組(13),所述連接板(9)通過連接件與行車制動活塞(7)相連,且連接件的周向外表面安裝有回位彈簧(19),所述橋殼(1)與行車制動活塞(7)之間形成有第一腔體(8),所述連接板(9)遠離行車制動活塞(7)的一端與停車制動活塞(12)相連,且橋殼(1)與停車制動活塞(12)之間形成有第二腔體(1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15)通過內花鍵與花鍵套(14)的外花鍵連接,所述橋殼(1)腔體內設有輸入半軸(11),且花鍵套(14)套設于輸入半軸(11)外表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橋殼(1)通過螺栓與軸頭(2)連接,所述軸頭(2)內設有通過花鍵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車制動活塞(7)包括制動活塞盤,設置在制動活塞盤上的多個凸臺(701),多個凸臺(701)沿制動活塞盤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且多個凸臺(701)均貫通開設有臺階孔(702)。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9)與制動活塞盤相貼合的端面上開設有多個凹槽(901),多個所述凹槽(901)的底平面上均開設有螺紋孔(902)。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701)的數(shù)量與凹槽(901)的數(shù)量相同,且凸臺(701)與凹槽(901)一一對應。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套管(18),所述回位彈簧(19)套設于套管(18)周向外表面,且套管(18)上設有安裝螺栓(20)。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8)設于臺階孔(702)內其端部與凹槽(901)的底平面接觸,所述套管(18)的端部設有一端穿設套管(18)內腔并與螺紋孔(902)螺紋連接的安裝螺栓(20),且套管(18)的外表面設有一端與臺階孔(702)內壁連接的回位彈簧(19),另一端與安裝螺栓(20)的大端面接觸。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橋殼(1)的外表面形成有兩個注油口,且兩個注油口的注油端分別對應第一腔體(8)和第二腔體(1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包括橋殼(1)以及交替設置在橋殼(1)腔體內的摩擦片(15)與隔片(16),其特征在于,所述橋殼(1)的腔體內安裝有回位機構,所述回位機構包括安裝于橋殼(1)內表面的固定板(17)和連接板(9),所述固定板(17)和連接板(9)之間設有負制動解除彈簧組(13),所述連接板(9)通過連接件與行車制動活塞(7)相連,且連接件的周向外表面安裝有回位彈簧(19),所述橋殼(1)與行車制動活塞(7)之間形成有第一腔體(8),所述連接板(9)遠離行車制動活塞(7)的一端與停車制動活塞(12)相連,且橋殼(1)與停車制動活塞(12)之間形成有第二腔體(1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15)通過內花鍵與花鍵套(14)的外花鍵連接,所述橋殼(1)腔體內設有輸入半軸(11),且花鍵套(14)套設于輸入半軸(11)外表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橋殼(1)通過螺栓與軸頭(2)連接,所述軸頭(2)內設有通過花鍵與花鍵套(14)連接的太陽輪(5),且太陽輪(5)與輪邊行星減速器(3)連接,所述輪邊行星減速器(3)與輸出半軸(4)連接,且輸出半軸(4)與輪轂總成(6)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橋行車停車集成濕式制動活塞回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車制動活塞(7)包括制動活塞盤,設置在制動活塞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常方坡,劉兵,王志龍,劉海林,仇靜,劉志新,黃飛,王峰,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