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電磁閥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二位五通電磁閥。
技術介紹
1、我司之前的二位五通電磁閥采用單電磁閥結構,具體如圖15所示,其包括一電磁閥、一閥殼體和一閥蓋體,其中氣流流向為第一氣流通道,且閥殼體內設置有可移動的移動桿,且當電磁閥運作時,氣流會將移動桿定向閥蓋體,且在閥蓋體內還設置有彈簧,其中當電磁閥阻斷第一氣流通道時,移動桿通過彈簧復位。但上述技術方案在長時間使用后彈簧的形變能力會變弱,從而導致移動桿無法準確復位,從而導向二位五通電磁閥報廢。
2、因此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使用壽命長、多操作方式的二位五通電磁閥的需求是存在的。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能夠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結構配置實現使用壽命長、多操作方式的優勢。
2、本申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包括一氣動引導殼、一閥殼、一閥蓋和一閥桿,所述閥殼的中心具有一兩端連通的第一腔體,且所述閥殼的一側的具有第一氣孔和一第二氣孔,所述第一氣孔和所述第二氣孔相對設置,并間隔預定距離,且所述閥殼的另一側具有一第三氣孔、一第四氣孔和一第五氣孔,所述第三氣孔、所述第四氣孔和所述第五氣孔間隔設置,形成所述第四氣孔的壁面還具有一第一進氣口,所述閥殼的一端與所述氣動引導殼相連,另一端所述閥蓋相連,所述閥桿被可移動地設于所述第一腔體內,且所述氣動引導殼、所述閥殼、所述閥蓋共同形成一第一氣流通道和一第二氣流通道,當所述第一氣流通道運
3、本申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包括一阻擋組件,所述阻擋組件被設置能夠阻斷第二流通通道,且在閥蓋上還設置有第二彈性件,從而通過所述阻斷組件和第二彈性件來使得用戶可僅實施第一電磁閥和第二彈性件就能夠控制閥桿的移動方向,然后當第二彈性件出現問題時,用戶可啟用所述第二電磁閥,進而確保本產品能夠正常使用,因此相對于之間的二位五通電磁閥,本專利技術的使用壽命更長。
4、本申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不涉及復雜的制造工藝和昂貴的材料,具有較高的經濟性,易于推廣和使用。
5、為了實現上述至少一專利技術目的,本申請提供了一種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包括:
6、一氣動引導殼;
7、一閥殼,所述閥殼的中心具有一兩端連通的第一腔體,且所述閥殼的一側的具有第一氣孔和一第二氣孔,所述第一氣孔和所述第二氣孔相對設置,并間隔預定距離,且所述閥殼的另一側具有一第三氣孔、一第四氣孔和一第五氣孔,所述第三氣孔、所述第四氣孔和所述第五氣孔間隔設置,形成所述第四氣孔的壁面還具有一第一進氣口;
8、一閥蓋,所述閥殼的一端與所述氣動引導殼相連,另一端所述閥蓋相連;以及
9、一閥桿,所述閥桿被可移動地設于所述第一腔體內,且所述氣動引導殼、所述閥殼、所述閥蓋共同形成一第一氣流通道和一第二氣流通道,當所述第一氣流通道運作時,所述閥桿往左移動預定距離,此時所述第五氣孔被堵住,所述第一氣孔、所述第一腔體和所述第三氣孔相連通,同時所述第二氣孔、所述第一腔體和所述第四氣孔相連通,反之當所述第二氣流通道運作時,所述閥桿往右移動預定距離,此時所述第三氣孔被堵住,所述第一氣孔、所述第一腔體和所述第四氣孔相連通,同時所述第二氣孔、所述第一腔體和所述第五氣孔相連通。
10、在本申請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所述氣動引導殼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正對所述第一腔體,并與所述第一腔體相連通,且所述閥桿的兩端均安裝有一活塞,其中一個所述活塞被置于所述第二腔體內,所述閥蓋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三腔體,所述第三腔體正對所述第一腔體,并與所述第一腔體相連通,且另一個所述活塞被可移動地置于所述第三腔體內,所述閥殼靠近所述氣動引導殼的一側還具有橫向設置的第一氣道,所述第一氣道與所述第一進氣口相連通,且所述氣動引導殼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二氣道,所述第二氣道與所述第一氣道相連通,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三氣道和一第四氣道,所述第三氣道和所述第四氣道垂直設置,且所述第三氣道和所述第四氣道均與所述第二氣道相連通。
11、在本申請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四腔體,形成第四腔體的底壁還具有一第一突出部和一第五氣道,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一第一出氣口,所述第一出氣口與所述第五氣道相連通,且所述第五氣道與所述第四氣道相連通,另外形成所述第四腔體的底壁還具有兩第一連通孔,兩所述第一連通孔均與所述第二腔體相連通。
12、在本申請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還包括一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被設于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所述第一電磁閥具有一第一伸縮端,所述第一伸縮端與所述第一電磁閥相連,且所述第一電磁閥被設置可帶動所述第一伸縮端伸縮預定距離,所述第一伸縮端背離所述第一電磁閥的一端被置于所述第四腔體內,且所述第一伸縮端可伸出預定長度,以接觸所述第一突出部,且所述第四氣孔、所述第一進氣口、所述第一氣道、所述第二氣道、所述第四氣道、所述第五氣道、所述第一出氣口、所述兩第一連通孔、所述第二腔體共同形成所述第一氣流通道。
13、在本申請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五腔體,所述第四腔體與所述第五腔體相對設置,并間隔預定距離,且形成第四腔體的底壁還具有一第二突出部和一第六氣道,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一第二出氣口,所述第二出氣口與所述第六氣道相連通,且所述第六氣道還與所述第三氣道相連通,另外形成所述第五腔體的底壁還具有一第二連通孔。
14、在本申請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所述氣動引導殼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七氣道、一第八氣道和一第九氣道,所述第七氣道與所述第八氣道相連通,所述第八氣道與所述第九氣道相連通,所述閥殼還具有一第十氣道,所述第十氣道位于所述第一氣道的上側,且所述第十氣道呈z字形,且所述第十氣道與所述第九氣道相連通,所述閥蓋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十一氣道,所述第十一氣道的一端與所述第十氣道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三腔體相連通。
15、在本申請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還包括一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被設于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且所述第二電磁閥與所述第一電磁閥相對設置,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二位五通電磁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氣動引導殼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正對所述第一腔體,并與所述第一腔體相連通,且所述閥桿的兩端均安裝有一活塞,其中一個所述活塞被置于所述第二腔體內,所述閥蓋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三腔體,所述第三腔體正對所述第一腔體,并與所述第一腔體相連通,且另一個所述活塞被可移動地置于所述第三腔體內,所述閥殼靠近所述氣動引導殼的一側還具有橫向設置的第一氣道,所述第一氣道與所述第一進氣口相連通,且所述氣動引導殼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二氣道,所述第二氣道與所述第一氣道相連通,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三氣道和一第四氣道,所述第三氣道和所述第四氣道垂直設置,且所述第三氣道和所述第四氣道均與所述第二氣道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四腔體,形成第四腔體的底壁還具有一第一突出部和一第五氣道,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一第一出氣口,所述第一出氣口與所述第五氣道相連通,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還包括一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被設于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所述第一電磁閥具有一第一伸縮端,所述第一伸縮端與所述第一電磁閥相連,且所述第一電磁閥被設置可帶動所述第一伸縮端伸縮預定距離,所述第一伸縮端背離所述第一電磁閥的一端被置于所述第四腔體內,且所述第一伸縮端可伸出預定長度,以接觸所述第一突出部,且所述第四氣孔、所述第一進氣口、所述第一氣道、所述第二氣道、所述第四氣道、所述第五氣道、所述第一出氣口、所述兩第一連通孔、所述第二腔體共同形成所述第一氣流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五腔體,所述第四腔體與所述第五腔體相對設置,并間隔預定距離,且形成第四腔體的底壁還具有一第二突出部和一第六氣道,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一第二出氣口,所述第二出氣口與所述第六氣道相連通,且所述第六氣道還與所述第三氣道相連通,另外形成所述第五腔體的底壁還具有一第二連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氣動引導殼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七氣道、一第八氣道和一第九氣道,所述第七氣道與所述第八氣道相連通,所述第八氣道與所述第九氣道相連通,所述閥殼還具有一第十氣道,所述第十氣道位于所述第一氣道的上側,且所述第十氣道呈Z字形,且所述第十氣道與所述第九氣道相連通,所述閥蓋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十一氣道,所述第十一氣道的一端與所述第十氣道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三腔體相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還包括一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被設于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且所述第二電磁閥與所述第一電磁閥相對設置,并間隔預定距離,所述第二電磁閥具有一第二伸縮端,所述第二伸縮端與所述第二電磁閥相連,且所述第二電磁閥被設置可帶動所述第二伸縮端伸縮預定距離,所述第二伸縮端背離所述第二電磁閥的一端被置于所述第五腔體內,且所述第二伸縮端可伸出預定長度,以接觸所述第二突出部,且所述第四氣孔,所述第一進氣口、所述第一氣道、所述第二氣道、所述第三氣道、所述第六氣道、所述第二出氣口、所述第二連通孔、所述第七氣道、所述第八氣道、所述第九氣道、所述第十氣道、所述第十一氣道和所述第三腔體共同形成所述第二氣流通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氣動引導殼的頂部還具有兩相對設置的裝配孔,其中一個所述裝配孔與所述第四腔體相連通,且另一個所述裝配孔與所述第五腔體相連通,在每一所述裝配孔內還均設置有一按壓組件,兩所述按壓組件均包括一受壓件、一擋板和一第一彈性件,所述受壓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突出部或第二突出部間隔預定距離,另一端被置于外部,其中所述裝配孔為臺階孔,且置于外部的所述受壓件的端部與所述裝配孔的臺階面間隔預定距離,且所述第一彈性件套設在所述受壓件上,所述第一彈性件的一端與置于外部的所述受壓件的端部接觸,另一端與所述裝配孔的臺階面接觸,所述受壓件還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裝配孔內,且每一形成所述裝配孔的壁面還均具有一兩端連通的安裝槽,所述擋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裝槽內,另一端與所述缺口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在所述第三氣道的中段還設置有一阻擋組件,所述阻擋組件包括一連接殼和一連接蓋,所述...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二位五通電磁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氣動引導殼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正對所述第一腔體,并與所述第一腔體相連通,且所述閥桿的兩端均安裝有一活塞,其中一個所述活塞被置于所述第二腔體內,所述閥蓋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三腔體,所述第三腔體正對所述第一腔體,并與所述第一腔體相連通,且另一個所述活塞被可移動地置于所述第三腔體內,所述閥殼靠近所述氣動引導殼的一側還具有橫向設置的第一氣道,所述第一氣道與所述第一進氣口相連通,且所述氣動引導殼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二氣道,所述第二氣道與所述第一氣道相連通,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三氣道和一第四氣道,所述第三氣道和所述第四氣道垂直設置,且所述第三氣道和所述第四氣道均與所述第二氣道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四腔體,形成第四腔體的底壁還具有一第一突出部和一第五氣道,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一第一出氣口,所述第一出氣口與所述第五氣道相連通,且所述第五氣道與所述第四氣道相連通,另外形成所述第四腔體的底壁還具有兩第一連通孔,兩所述第一連通孔均與所述第二腔體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二位五通電磁閥還包括一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被設于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所述第一電磁閥具有一第一伸縮端,所述第一伸縮端與所述第一電磁閥相連,且所述第一電磁閥被設置可帶動所述第一伸縮端伸縮預定距離,所述第一伸縮端背離所述第一電磁閥的一端被置于所述第四腔體內,且所述第一伸縮端可伸出預定長度,以接觸所述第一突出部,且所述第四氣孔、所述第一進氣口、所述第一氣道、所述第二氣道、所述第四氣道、所述第五氣道、所述第一出氣口、所述兩第一連通孔、所述第二腔體共同形成所述第一氣流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氣動引導殼背離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五腔體,所述第四腔體與所述第五腔體相對設置,并間隔預定距離,且形成第四腔體的底壁還具有一第二突出部和一第六氣道,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一第二出氣口,所述第二出氣口與所述第六氣道相連通,且所述第六氣道還與所述第三氣道相連通,另外形成所述第五腔體的底壁還具有一第二連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位五通電磁閥,其中所述氣動引導殼靠近所述閥殼的一側還具有一第七氣道、一第八氣道和一第九氣道,所述第七氣道與所述第八氣道相連通,所述第八氣道與所述第九氣道相連通,所述閥殼還具有一第十氣道,所述第十氣道位于所述第一氣道的上側,且所述第十氣道呈z字形,且所述第十氣道與所述第九氣道相連通,所述閥蓋靠近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孫超,竺寅,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旭日氣動元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