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管道修復,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
技術介紹
1、地下排水、排污管道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設施,長久使用后,某些地段會出現穿孔、裂縫、坍塌等損壞現象,需要及時維修。
2、目前,在對管道進行維修時,需要將連接管與套管套接,并在連接處設置密封圈進行密封,但是套管的內徑有限,連接管的外徑也為固定的,在套接時較為不便,而且無法調節擠壓外徑,降低了安裝牢固性和密封性。
3、例如,公告號cn219013688u公開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兩端口處均設有承口;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兩端口處均設有與承口相配合的插口,所述插口的外周壁上沿軸線方向至少間隔設有同軸的第一周向圈槽和第二周向圈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周向圈槽與所述第二周向圈槽之間的位置沿徑向開設有通孔。
4、由上述公開方案可知,連接管需要套進套管內,由于連接管外徑變形有限,在進出套管時,較為費時費力,而且對環形密封圈的擠壓強度有限,降低了連接牢固性和密封性。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該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通過設置的左支撐板、右支撐板、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和擠壓桿,便于調節連接管的內徑,從而使得連接管的表面牢牢的與套管的內壁擠壓,大大的提高了安裝牢固性和密封性,并且通過設置的調節管、螺紋部和防滑套,便于使用者通過扳手或加力桿輕松的調節左支撐板和右支
2、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內壁可拆卸連接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表面卡接有密封套,所述連接管的內壁接觸連接有對稱的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所述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的表面通過軸承座分別轉動連接有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一端通過螺紋連接有調節管,所述調節管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滑套,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表面分別轉動連接有支撐套,所述支撐套的側面轉動連接有擠壓桿,該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通過設置的左支撐板、右支撐板、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和擠壓桿,便于調節連接管的內徑,從而使得連接管的表面牢牢的與套管的內壁擠壓,大大的提高了安裝牢固性和密封性,并且通過設置的調節管、螺紋部和防滑套,便于使用者通過扳手或加力桿輕松的調節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之間的間距,從而方便連接管輕松進出套管,大大的提高了連接管的組裝便利性。
4、進一步的,所述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的截面形狀均為弧形,所述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對稱的第一連接耳,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可以通過擠壓力增加連接管的外徑,增加安裝牢固性和對密封套的擠壓強度。
5、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一端設有外螺紋方向相反的螺紋部,所述調節管的一端設有軸向貫穿的調節孔,所述調節孔的內壁設有內螺紋,在調節管旋轉時,可以帶動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同步反向伸縮。
6、進一步的,所述防滑套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所述防滑套的四周側面開有環形等距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狀為圓形,防滑套不僅便于通過扳手旋轉,而且通過凹槽可以插接加力桿進行旋轉。
7、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套的中心位置固定套接有軸承,所述支撐套的側面固定連接有對稱的第二連接耳。
8、進一步的,所述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均采用內腐蝕彈性金屬板制成。
9、相比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優點在于:
10、本方案通過設置的左支撐板、右支撐板、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和擠壓桿,便于調節連接管的內徑,從而使得連接管的表面牢牢的與套管的內壁擠壓,大大的提高了安裝牢固性和密封性。
11、本方案通過設置的調節管、螺紋部和防滑套,便于使用者通過扳手或加力桿輕松的調節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之間的間距,從而方便連接管輕松進出套管,大大的提高了連接管的組裝便利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包括套管(1),所述套管(1)的內壁可拆卸連接有連接管(2),所述連接管(2)的表面卡接有密封套(21),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2)的內壁接觸連接有對稱的左支撐板(3)和右支撐板(4),所述左支撐板(3)和右支撐板(4)的表面通過軸承座(32)分別轉動連接有第一支撐桿(33)和第二支撐桿(41),所述第一支撐桿(33)和第二支撐桿(41)的一端通過螺紋連接有調節管(5),所述調節管(5)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滑套(52),所述第一支撐桿(33)和第二支撐桿(41)的表面分別轉動連接有支撐套(6),所述支撐套(6)的側面轉動連接有擠壓桿(6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撐板(3)和右支撐板(4)的截面形狀均為弧形,所述左支撐板(3)和右支撐板(4)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對稱的第一連接耳(3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33)和第二支撐桿(41)的一端設有外螺紋方向相反的螺紋部(34),所述調節管(5)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套(52)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所述防滑套(52)的四周側面開有環形等距分布的凹槽(53),所述凹槽(53)的截面形狀為圓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套(6)的中心位置固定套接有軸承(63),所述支撐套(6)的側面固定連接有對稱的第二連接耳(6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撐板(3)和右支撐板(4)均采用內腐蝕彈性金屬板制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包括套管(1),所述套管(1)的內壁可拆卸連接有連接管(2),所述連接管(2)的表面卡接有密封套(21),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2)的內壁接觸連接有對稱的左支撐板(3)和右支撐板(4),所述左支撐板(3)和右支撐板(4)的表面通過軸承座(32)分別轉動連接有第一支撐桿(33)和第二支撐桿(41),所述第一支撐桿(33)和第二支撐桿(41)的一端通過螺紋連接有調節管(5),所述調節管(5)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滑套(52),所述第一支撐桿(33)和第二支撐桿(41)的表面分別轉動連接有支撐套(6),所述支撐套(6)的側面轉動連接有擠壓桿(6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非開挖修復內置套管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撐板(3)和右支撐板(4)的截面形狀均為弧形,所述左支撐板(3)和右支撐板(4)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對稱的第一連接耳(3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國富,王孝洋,章俊,鮑煒,詹澤林,顧奇斌,張珂,賈宇,陳書黎,尚可心,花夏偉,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水務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