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電動沙發,具體涉及一種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
技術介紹
1、電動沙發鐵架的靠背板與沙發基板連接的方式有直接和間接兩種,直接連接時,靠背板是直接連在呈l形的沙發基板上。有時根據客戶需求,也需要使用更長的長條形的沙發基板,對于長條形的沙發基板,靠背板通常需要通過連接板間接與沙發基板連接。
2、目前靠背板與沙發基板采用間接連接的電動沙發鐵架,對靠背板在連接板上的連接位置、擱腳板在沙發基板上的連接位置沒有進行優化,靠背板的最大后仰角度和擱腳板的最大抬升高度仍然太小,無法在展開后形成令人更舒適的零重力躺姿,即呈躺姿時人的腿部和心臟在同一高度。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以解決目前靠背板與沙發基板采用間接連接的電動沙發鐵架的無法在展開后形成零重力躺姿的技術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包括:第一展開板,其與沙發基板的前部鉸接,形成第一鉸接點;第二展開板,其與沙發基板的前部鉸接,形成第二鉸接點;擱腳板,其與所述第一展開板和所述第二展開板傳動連接;靠背板,其與連接板的上部鉸接,形成第三鉸接點;第二后仰板,其與靠背板的中部鉸接,形成第四鉸接點;所述第一鉸接點與所述第三鉸接點的豎直距離為h1,所述第一鉸接點和所述第二鉸接點的豎直距離為h2,所述第三鉸接點和所述第四鉸接點的豎直距離為h3;所述第一鉸接點與所述第二鉸接點的水平距離為l1,所述第二鉸接點和所述第三鉸接點的水平距離為l2,所述第三鉸接點和
3、進一步,處于tv姿時,h1:h2:h3:l1:l2:l3的比例為25~35:40~50:6~14:25~35:650~660:75~85。
4、進一步,處于躺姿時,h1:h2:h3:l1:l2:l3的比例為95~105:45~55:35~45:25~35:645~655:65~75。
5、進一步,處于坐姿時,h1:h2:h3:l1:l2:l3的比例為10~14:38~42:8~12:33~37:648~652:78~80。
6、進一步,處于tv姿時,h1:h2:h3:l1:l2:l3的比例為28~32:43~47:8~12:27~33:653~657:77~83。
7、進一步,處于躺姿時,h1:h2:h3:l1:l2:l3的比例為97~103:47~53:37~43:27~33:647~653:67~73。
8、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旨在解決目前靠背板與沙發基板采用間接連接的電動沙發鐵架的無法在展開后形成零重力躺姿的技術問題,本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的第一展開板與沙發基板的前部鉸接形成第一鉸接點;第二展開板與沙發基板的前部鉸接形成第二鉸接點;靠背板與連接板的上部鉸接形成第三鉸接點;第二后仰板與靠背板的中部鉸接形成第四鉸接點;所述第一鉸接點與所述第三鉸接點的豎直距離為h1,所述第一鉸接點和所述第二鉸接點的豎直距離為h2,所述第三鉸接點和所述第四鉸接點的豎直距離為h3;所述第一鉸接點與所述第二鉸接點的水平距離為l1,所述第二鉸接點和所述第三鉸接點的水平距離為l2,所述第三鉸接點和所述第四鉸接點的水平距離為l3。通過對h1、h2、h3、l1、l2、l3的比例進行調整,即處于坐姿時,h1:h2:
9、h3:l1:l2:l3的比例為8~16:35~45:6~14:30~40:645~655:75~85。這樣鐵架在展開成躺姿時,可以使靠背板的最大后仰角度更大,擱腳板的最大抬升高度更高,從而形成零重力躺姿。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其特征在于,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零重力電動沙發鐵架,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東梁,宋亞飛,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慕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