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41723903 閱讀: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8
    本申請涉及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選紗;S2,整經;S3,漿紗;S4,并紗;S5,編織;S6,卷布,使用卷布機對編織后的布料進行收卷,經過收卷后形成布料卷,進行儲存;卷布機包括機架、第一驅動組件、收卷輥、移動架、抵接輥和第二驅動組件,第一驅動組件設置在機架上,用于驅動收卷輥轉動,抵接輥轉動在移動架上,抵接輥的轉動軸線方向平行于收卷輥的轉動軸線方向,第二驅動組件用于驅動移動架沿靠近收卷輥至遠離收卷輥一側移動,抵接輥用于與收卷輥最外側的布料抵接。隨著布料的持續收卷,控制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移動架朝向遠離收卷輥一側移動,使抵接在布料表面的抵接輥與布料之間的壓力能夠盡量保持恒定,從而減小對布料表面的磨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紡織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1、床墊是為了保證消費者獲得健康而又舒適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種介于人體和床之間的物品,床墊材質繁多,不同材料制作的床墊能給人帶來不同的睡眠效果,床墊在生產時需要裁剪布料對床墊的表面進行包裝,布料的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整經、編織、卷布等工序。

    2、在卷布工序中,會使用卷布機進行作業,為了使布料在收卷過程中與收卷輥相貼合,現有的卷布機通常會在收卷輥外側設置抵接輥,抵接輥和安裝架之間通過彈性件相連接,彈性件推動抵接輥靠近收卷輥,使得布料與收卷輥表面相貼合,但是,隨著布料的持續收卷,布料外側與收卷輥表面的間距逐漸變大,布料會推動抵接輥向外側移動,彈性件受力并收縮,這會使得抵接輥與布料之間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可能會對布料表面造成磨損,影響布料的后續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使抵接輥與布料之間的壓力盡量保持恒定,本申請提供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

    2、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4、s1,選紗,按照布料表面的外觀要求,選擇適應要求的布料紗線;

    5、s2,整經,將一定根數的經紗按規定的長度,排列順序,幅寬均勻,平行地卷繞在整經機的經軸上;

    6、s3,漿紗,用漿紗機將經紗周圍粘附一層上漿劑,烘干后形成漿膜,使毛羽貼伏,紗線光滑而耐磨,上漿劑另一部分浸透到紗層內部,促使纖維間相互粘連增加其抱合力,提高紗線的斷裂強度;

    7、s4,并紗;用并軸機將漿好的紗線根據織物的總經根數并成所需的織軸;

    8、s5,編織,使用編織機將緯紗與經紗交織在一起,形成工藝要求的織物;

    9、s6,卷布,使用卷布機對編織后的布料進行收卷,經過收卷后形成布料卷,進行儲存;

    10、所述卷布機包括機架、第一驅動組件、收卷輥、移動架、抵接輥和第二驅動組件,所述第一驅動組件設置在機架上,用于驅動收卷輥轉動,所述抵接輥轉動在移動架上,所述抵接輥的轉動軸線方向平行于收卷輥的轉動軸線方向,所述第二驅動組件用于驅動移動架沿靠近收卷輥至遠離收卷輥一側移動,所述抵接輥用于與收卷輥最外側的布料抵接。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隨著布料的持續收卷,控制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移動架朝向遠離收卷輥一側移動,使抵接在布料表面的抵接輥與布料之間的壓力能夠盡量保持恒定,從而減小對布料表面的磨損。

    12、優選的,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包括電機、氣缸、第一轉桿和第二轉桿,所述電機與氣缸分別設置在機架的兩側,所述第一轉桿同軸設置在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二轉桿同軸轉動在氣缸的活塞桿上,所述第一轉桿與第二轉桿相互正對設置,所述收卷輥的兩端分別開設有與第一轉桿以及第二轉桿配合的轉槽,當氣缸的活塞桿收縮時,所述第一轉桿與第二轉桿之間的距離大于收卷輥的長度,當氣缸的活塞桿伸出時,所述第一轉桿與第二轉桿分別抵緊在兩個轉槽的端壁上。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安裝收卷輥時,驅動氣缸的活塞桿收縮,然后將收卷輥移動至第一轉桿與第二轉桿之間,將收卷輥其中一端的轉槽對準第二轉桿插入,然后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伸出,使收卷輥另一端的轉槽對準第一轉桿插入,第一轉桿與第二轉桿夾緊收卷輥,電機驅動第一轉桿帶動收卷輥轉動;拆卸收卷輥時,驅動氣缸的活塞桿收縮,能夠將卷布后的收卷輥取下。

    14、優選的,所述第二驅動組件包括復位件、第一彈簧、第一移動臺、第二彈簧、第二移動臺、減速箱、第三轉桿、滑輪和拉繩,所述移動架滑動在第一移動臺上,所述第一移動臺沿平行于移動架的滑動方向滑動在機架上,所述第一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移動架以及第一移動臺上;

    15、所述第二移動臺沿垂直于第一移動臺的滑動方向滑動在機架上,所述第二移動臺上開設有第一傾斜面,所述第二彈簧驅動第二移動臺始終朝向第一移動臺一側移動,所述第一移動臺抵接在第一傾斜面上;

    16、所述電機為雙頭電機,所述減速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電機的另一端同軸固定在減速箱的輸入軸上,所述第三轉桿同軸設置在減速箱的輸出軸上,所述滑輪轉動設置在機架上,所述拉繩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轉桿上,所述拉繩的另一端經過滑輪固定在第二移動臺上;當拉繩繞卷在第三轉桿的過程中,所述第一移動臺朝向遠離收卷輥一側移動;

    17、所述復位件用于在更換新收卷輥時,驅動第三轉桿上繞卷的拉繩復位。

    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電機輸出軸轉動的過程中,布料外側與收卷輥表面的間距逐漸變大,同時電機的輸出軸經過減速箱減速傳遞至第三轉桿上,第三轉桿轉動帶動拉繩的一端繞卷在第三轉桿上,此時第二移動臺被拉繩拉動,抵接在第一傾斜面上的第一移動臺會朝向遠離收卷輥一側移動,從而使抵接在布料表面的抵接輥與布料之間的壓力能夠保持恒定;當卷布完成后,復位件驅動第三轉桿上繞卷的拉繩復位,即繞卷的拉繩脫離第三轉桿,在第二彈簧的作用下第二移動臺復位,從而帶動第一移動臺的復位。

    19、優選的,所述第三轉桿包括第一桿、第二桿和第三彈簧,所述第一桿沿軸線方向滑動在減速箱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一桿始終與減速箱輸出軸保持同步轉動,所述第二桿轉動在機架上,所述第一桿靠近第二桿的端部呈傘齒狀態,所述第二桿靠近第一桿的端部上開設有與第一桿傘齒狀端部配合的傘齒槽,所述第三彈簧的兩端設置在第一桿和減速箱的輸出軸上,用于驅動第一桿朝向第二桿一側移動,所述復位件用于驅動第一桿移動。

    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復位件驅動第一桿朝向遠離第二桿一側移動至脫離第二桿時,此時在第二彈簧的作用下,通過拉繩帶動第三轉桿轉動,繞卷在第二桿上的拉繩被放開,完成復位;復位件不對第一桿進行作用時,第一桿在第三彈簧的作用下與第二桿配合,在傘齒端部與傘齒槽的配合下第一桿能夠帶動第二桿同步轉動,從而能夠通過收卷拉繩來控制第二移動臺的移動。

    21、優選的,所述復位件包括第一套環、第二套環和復位桿,所述第一轉桿沿電機的軸線方向套設并滑動在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一轉桿與電機的輸出軸始終保持同步轉動,所述第一轉桿與電機的輸出軸之間具有第四彈簧,當收卷輥安裝后,所述第四彈簧呈壓縮狀態;

    22、所述第一套環同軸轉動在第一轉桿上,所述第一套環的外壁上開設有凹槽,所述第二套環固定套設在第一桿上;

    23、所述復位桿包括第三桿、第四桿和第五彈簧,所述第三桿沿傾斜方向滑動在機架上,所述第四桿沿平行于第三桿的長度方向滑動在第三桿上,所述第五彈簧的兩端分別設置在第三桿和第四桿上,所述第三桿遠離第四桿的一端沿垂直于第一轉桿的軸線方向滑動在凹槽內,所述第四桿遠離第三桿的一端靠近第二套環,所述第四桿上開設有第二傾斜面;

    24、當收卷輥未安裝時,所述第四桿位于第二套環遠離減速箱輸出軸的一側,所述第二傾斜面背離第二套環一側設置;當收卷輥安裝的過程中,所述第四桿帶動第二套環使第一桿脫離第二桿,所述復位桿朝向遠離第二套環一側的傾斜方向移動;當收卷輥安裝完成后,所述第四桿位于第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組件(2)包括電機(21)、氣缸(22)、第一轉桿(23)和第二轉桿(24),所述電機(21)與氣缸(22)分別設置在機架(1)的兩側,所述第一轉桿(23)同軸設置在電機(21)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二轉桿(24)同軸轉動在氣缸(22)的活塞桿上,所述第一轉桿(23)與第二轉桿(24)相互正對設置,所述收卷輥(11)的兩端分別開設有與第一轉桿(23)以及第二轉桿(24)配合的轉槽(111),當氣缸(22)的活塞桿收縮時,所述第一轉桿(23)與第二轉桿(24)之間的距離大于收卷輥(11)的長度,當氣缸(22)的活塞桿伸出時,所述第一轉桿(23)與第二轉桿(24)分別抵緊在兩個轉槽(111)的端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組件(4)包括復位件(5)、第一彈簧(41)、第一移動臺(42)、第二彈簧(43)、第二移動臺(44)、減速箱(45)、第三轉桿(46)、滑輪(47)和拉繩(48),所述移動架(31)滑動在第一移動臺(42)上,所述第一移動臺(42)沿平行于移動架(31)的滑動方向滑動在機架(1)上,所述第一彈簧(41)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移動架(31)以及第一移動臺(42)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轉桿(46)包括第一桿(461)、第二桿(462)和第三彈簧(463),所述第一桿(461)沿軸線方向滑動在減速箱(45)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一桿(461)始終與減速箱(45)輸出軸保持同步轉動,所述第二桿(462)轉動在機架(1)上,所述第一桿(461)靠近第二桿(462)的端部呈傘齒狀態,所述第二桿(462)靠近第一桿(461)的端部上開設有與第一桿(461)傘齒狀端部配合的傘齒槽(4622),所述第三彈簧(463)的兩端設置在第一桿(461)和減速箱(45)的輸出軸上,用于驅動第一桿(461)朝向第二桿(462)一側移動,所述復位件(5)用于驅動第一桿(461)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件(5)包括第一套環(51)、第二套環(52)和復位桿(53),所述第一轉桿(23)沿電機(21)的軸線方向套設并滑動在電機(21)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一轉桿(23)與電機(21)的輸出軸始終保持同步轉動,所述第一轉桿(23)與電機(21)的輸出軸之間具有第四彈簧(25),當收卷輥(11)安裝后,所述第四彈簧(25)呈壓縮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桿(462)遠離第一桿(461)的一端套設固定有防止拉繩(48)脫離第二桿(462)的防脫環(4621)。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組件(2)包括電機(21)、氣缸(22)、第一轉桿(23)和第二轉桿(24),所述電機(21)與氣缸(22)分別設置在機架(1)的兩側,所述第一轉桿(23)同軸設置在電機(21)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二轉桿(24)同軸轉動在氣缸(22)的活塞桿上,所述第一轉桿(23)與第二轉桿(24)相互正對設置,所述收卷輥(11)的兩端分別開設有與第一轉桿(23)以及第二轉桿(24)配合的轉槽(111),當氣缸(22)的活塞桿收縮時,所述第一轉桿(23)與第二轉桿(24)之間的距離大于收卷輥(11)的長度,當氣缸(22)的活塞桿伸出時,所述第一轉桿(23)與第二轉桿(24)分別抵緊在兩個轉槽(111)的端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布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組件(4)包括復位件(5)、第一彈簧(41)、第一移動臺(42)、第二彈簧(43)、第二移動臺(44)、減速箱(45)、第三轉桿(46)、滑輪(47)和拉繩(48),所述移動架(31)滑動在第一移動臺(42)上,所述第一移動臺(42)沿平行于移動架(31)的滑動方向滑動在機架(1)上,所述第一彈簧(41)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移動架(31)以及第一移動臺(42)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阮斌輝阮積根
    申請(專利權)人:臺州恒榮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久久久久久99av无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人妻丝袜无码专区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