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配件,尤其是一種齒輪箱及其設計方法、加工方法。
技術介紹
1、齒輪箱是汽車上常見的用于調節座椅位置的機構,其設置在座椅和車廂底部之間,用于實現座椅和車廂底部導軌之間的傳動連接配合,電機在工作時得以通過齒輪箱使座椅沿導軌方向運動,進而實現對座椅位置進行調節的目的。現有的齒輪箱通常采用蝸輪蝸桿傳動,以使汽車座椅平穩移動,為提高汽車座椅移動時的舒適性,要求蝸輪和蝸桿具有較高的精度,且相互嚙合轉動時產生的噪音較小。
2、但是在制造高精度、低噪音的蝸輪和蝸桿時,需要投入價格昂貴的高端滾齒機,且刀具需要較高頻率的更換和復磨,致使刀具費較高。也就是說,利用滾齒機制造蝸輪和蝸桿,不僅投資周期較長,成本回收較慢,且滾齒機的生產效率較低,將會延長齒輪箱的生產周期。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齒輪箱,得以提高蝸輪的生產效率,并降低蝸輪的制造成本。
2、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計方法,用于設計上述的齒輪箱。
3、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方法,用于加工上述的齒輪箱的蝸輪組件。
4、為達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齒輪箱,包括:蝸輪組件,包括外部件和內部件,所述外部件設置于所述內部件的外周側,并適于和所述內部件同步轉動,所述外部件的外周具有外齒部;蝸桿,適于和所述外部件的所述外齒部相互嚙合,以驅使所述外部件和所述內部件轉動;外殼,用于可相對轉動地容置所述蝸輪組
5、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內部件的外周側的中間區域具有若干沿周向分布的第一配合部;所述外部件的內周側具有若干沿周向分部的第二間隙,所述第一配合部適于和所述第二間隙相互接合,以使所述外部件和所述內部件一同轉動。
6、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內部件的外周側還具有沿徑向凸出的法蘭部,所述外部件的端面適于沿軸向和所述法蘭部相抵。
7、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法蘭部朝向所述外部件的一側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為錐面,從法蘭部朝向所述外部件的一端至背離所述外部件的一端逐漸向外傾斜,所述外部件朝向所述法蘭部的一側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適于和所述第一端面相貼合。
8、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第一端面的雙面錐度記為α,80°≤α≤140°。
9、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法蘭部的外周面沿軸向的長度記為lf,0.1mm≤lf≤1mm。
10、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外齒部為半環面蝸輪齒或環面蝸輪齒。
11、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外部件通過嵌塑工藝成型于所述內部件的外周。
12、為達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設計方法,用于設計上述的齒輪箱,包括步驟:
13、a1、確定齒輪箱的蝸輪組件和蝸桿的傳動比,以及絲桿的尺寸參數;
14、a2、根據傳動比以及絲桿的尺寸,確定外部件的外齒部的尺寸參數、內部件的內齒部的尺寸參數,以及蝸桿的各項參數,包括:中心距a、模數m、外齒部的齒數z2、外齒部的齒根圓直徑df2、內齒部的齒根圓直徑df3,以及蝸桿頭數z1;
15、a3、根據所述外齒部和內齒部的尺寸,確定所述外部件的尺寸參數,以及所述內齒部的尺寸參數,包括:內部件的外徑dn、第一配合部的軸向長度l1、法蘭部的外徑df、法蘭部外周面的軸向尺寸lf、第一端面的雙面錐度α,以及外部件的軸向長度lw;
16、a4、根據所述蝸輪組件和蝸桿的尺寸,確定外殼的尺寸參數。
17、為達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加工方法,用于加工上述的蝸輪組件,包括步驟:
18、s1:成型所述蝸輪組件的內部件;
19、s2:通過嵌塑工藝,在所述內部件的外周成型所述蝸輪組件的外部件。
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21、通過將蝸輪組件設置為外部件和內部件的組合體,以使內部件得以使用金屬材料,外部件得以使用塑料材料通過注塑或者嵌塑成型,也就是說,蝸輪組件的外齒部得以通過注塑或者嵌塑成型,避免了采用高端滾齒機加工成型,進而得以降低蝸輪組件的加工成本,提高蝸輪組件的生產效率,以使齒輪箱的整體制造成本和時間成本得以降低。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齒輪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件的外周側的中間區域具有若干沿周向分布的第一配合部;所述外部件的內周側具有若干沿周向分部的第二間隙,所述第一配合部適于和所述第二間隙相互接合,以使所述外部件和所述內部件一同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件的外周側還具有沿徑向凸出的法蘭部,所述外部件的端面適于沿軸向和所述法蘭部相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部朝向所述外部件的一側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為錐面,從法蘭部朝向所述外部件的一端至背離所述外部件的一端逐漸向外傾斜,所述外部件朝向所述法蘭部的一側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適于和所述第一端面相貼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雙面錐度記為α,80°≤α≤140°。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部的外周面沿軸向的長度記為LF,0.1mm≤LF≤1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齒部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件通過嵌塑工藝成型于所述內部件的外周。
9.一種設計方法,用于設計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10.一種加工方法,用于加工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蝸輪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齒輪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件的外周側的中間區域具有若干沿周向分布的第一配合部;所述外部件的內周側具有若干沿周向分部的第二間隙,所述第一配合部適于和所述第二間隙相互接合,以使所述外部件和所述內部件一同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件的外周側還具有沿徑向凸出的法蘭部,所述外部件的端面適于沿軸向和所述法蘭部相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部朝向所述外部件的一側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為錐面,從法蘭部朝向所述外部件的一端至背離所述外部件的一端逐漸向外傾斜,所述外部件朝向所述法蘭部的一側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平均,劉志強,馬健,顧來法,楊祖軍,應超越,葛騏豪,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雙林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