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海上風電,具體涉及一種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及風機。
技術介紹
1、海上風電是指在海上建設風力發電場,利用海上的風力資源進行發電,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具有風速更高、更穩定、風資源更豐富等優勢,漂浮式基礎是用于支撐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的基礎形式,漂浮式基礎主要有三種,分別為spar式、半潛式以及張力腿式,其中半潛式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抗風浪能力,逐漸成為主流趨勢,現有的半潛式漂浮式基礎存在以下問題:
2、1、基礎采用整體設計,施工周期較長,建造效率較低,靈活性較差;
3、2、基礎通常采用全鋼結構或全混凝土結構,全鋼結構的鋼材成本高,導致整體基礎造價較高,全混凝土結構需要在岸邊現場澆筑,澆筑周期較長,養護要求較高;
4、基于以上問題,本申請提出一種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及風機。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在于:為解決基礎采用整體設計,施工周期較長,建造效率較低,靈活性較差;基礎通常采用全鋼結構或全混凝土結構,全鋼結構的鋼材成本高,導致整體基礎造價較高,全混凝土結構需要在岸邊現場澆筑,澆筑周期較長,養護要求較高的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及風機。
2、本申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包括數量均為三個且圍合呈三角形結構的定位基礎與連接基礎,所述定位基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連接的底筒、固定筒以及頂筒,所述底筒的外周側設置有多個內部中空的筒狀浮力單元,所述頂筒上設置有塔架,所述連接基
4、進一步地,所述底筒的兩端均設置有與筒狀浮力單元數量相同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構造有豁口,所述筒狀浮力單元的兩端均設置有與豁口插接配合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架上設置有作用于固定柱且將其鎖定或解除鎖定的鎖定件。
5、進一步地,所述筒狀浮力單元包括兩個對稱分布的連接筒,兩個固定柱分別位于兩個連接筒的相背端,所述連接筒上構造有環形槽,兩個所述環形槽圍合呈澆筑槽,所述澆筑槽內澆筑有固定環。
6、進一步地,所述鎖定件包括與固定柱插接配合的鎖定環,所述鎖定環上設置有鎖定架,所述鎖定架與固定架之間通過多個螺栓連接。
7、進一步地,所述板狀浮力單元包括兩個對稱分布的安裝筒,所述安裝筒上構造有凹槽,兩個所述凹槽圍合呈澆筑槽,所述澆筑槽內澆筑有連接環。
8、進一步地,所述安裝筒的相背側均構造有定位槽,所述底桿與頂桿分別與兩個定位槽插接配合。
9、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筒上構造有兩個定位孔,所述底桿上設置有兩個均與定位孔插接配合的定位塊。
10、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筒上構造有兩個通槽,所述頂桿的端部與通槽插接配合。
11、風機,包括上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還包括設置在三個所述塔架上的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機組,所述機組上設置有多個葉片。
12、進一步地,所述機架包括設置在其中一個塔架上的第一桿,機組設置在第一桿上,所述第一桿上設置有構造呈y形的第二桿,第二桿的兩個自由端分別和其余兩個塔架連接。
13、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申請采用模塊化設計,將整體基礎化整為零,多個單獨的模塊均可在工廠制造完成,再運輸至岸邊進行組裝,減少施工周期,提高建造效率和靈活性,同時將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進行結合,使基礎同時具備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的優點,降低鋼材成本和整體基礎的造價,混凝土結構無需在岸邊現場澆筑,因此更具有實用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包括數量均為三個且圍合呈三角形結構的定位基礎與連接基礎,所述定位基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連接的底筒(1)、固定筒(2)以及頂筒(3),所述底筒(1)的外周側設置有多個內部中空的筒狀浮力單元,所述頂筒(3)上設置有塔架(4),所述連接基礎包括自下而上間隔分布的底桿(5)與頂桿(6),所述底桿(5)與頂桿(6)之間設置有內部中空的板狀浮力單元,底桿(5)、頂桿(6)以及板狀浮力單元的端部均與固定筒(2)連接,所述底筒(1)、固定筒(2)、頂筒(3)、底桿(5)以及頂桿(6)均為鋼結構,所述筒狀浮力單元與板狀浮力單元均為混凝土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1)的兩端均設置有與筒狀浮力單元數量相同的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上構造有豁口(8),所述筒狀浮力單元的兩端均設置有與豁口(8)插接配合的固定柱(9),所述固定架(7)上設置有作用于固定柱(9)且將其鎖定或解除鎖定的鎖定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狀浮力單元包括兩個對稱分布的連接筒(10),兩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件包括與固定柱(9)插接配合的鎖定環(13),所述鎖定環(13)上設置有鎖定架(14),所述鎖定架(14)與固定架(7)之間通過多個螺栓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狀浮力單元包括兩個對稱分布的安裝筒(15),所述安裝筒(15)上構造有凹槽(16),兩個所述凹槽(16)圍合呈澆筑槽,所述澆筑槽內澆筑有連接環(1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筒(15)的相背側均構造有定位槽(18),所述底桿(5)與頂桿(6)分別與兩個定位槽(18)插接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上構造有兩個定位孔(19),所述底桿(5)上設置有兩個均與定位孔(19)插接配合的定位塊(2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上構造有兩個通槽(21),所述頂桿(6)的端部與通槽(21)插接配合。
9.風機,包括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三個所述塔架(4)上的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機組(22),所述機組(22)上設置有多個葉片(23)。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包括設置在其中一個塔架(4)上的第一桿(24),機組(22)設置在第一桿(24)上,所述第一桿(24)上設置有構造呈Y形的第二桿(25),第二桿(25)的兩個自由端分別和其余兩個塔架(4)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包括數量均為三個且圍合呈三角形結構的定位基礎與連接基礎,所述定位基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連接的底筒(1)、固定筒(2)以及頂筒(3),所述底筒(1)的外周側設置有多個內部中空的筒狀浮力單元,所述頂筒(3)上設置有塔架(4),所述連接基礎包括自下而上間隔分布的底桿(5)與頂桿(6),所述底桿(5)與頂桿(6)之間設置有內部中空的板狀浮力單元,底桿(5)、頂桿(6)以及板狀浮力單元的端部均與固定筒(2)連接,所述底筒(1)、固定筒(2)、頂筒(3)、底桿(5)以及頂桿(6)均為鋼結構,所述筒狀浮力單元與板狀浮力單元均為混凝土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1)的兩端均設置有與筒狀浮力單元數量相同的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上構造有豁口(8),所述筒狀浮力單元的兩端均設置有與豁口(8)插接配合的固定柱(9),所述固定架(7)上設置有作用于固定柱(9)且將其鎖定或解除鎖定的鎖定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狀浮力單元包括兩個對稱分布的連接筒(10),兩個固定柱(9)分別位于兩個連接筒(10)的相背端,所述連接筒(10)上構造有環形槽(11),兩個所述環形槽(11)圍合呈澆筑槽,所述澆筑槽內澆筑有固定環(1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化漂浮式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件包括與固定柱(9)插接配合的鎖定環(13),所述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博,佘遠峰,向溢,呂敦波,邵蕾,董化強,
申請(專利權)人:宏華海洋油氣裝備江蘇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