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數字云展館交互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
技術介紹
1、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社會活動不再受限于時間與空間,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技術來參與其中,云展館便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虛擬現實(vr)、3d建模等技術,構建的一個在線虛擬空間,用于展示產品、藝術作品或其他展覽內容,它允許使用者在虛擬環境中自由瀏覽和互動,從而獲得類似實體展覽的沉浸體驗。
2、現有的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常常結合3d和vr技術,創造出立體化的展示場景,使用者可以通過佩戴vr頭盔,vr頭盔上設置有攝像頭,通過攝像頭捕捉使用者的手部移動軌跡,發出對應指令,改變顯示屏上呈現的畫面,實現在虛擬環境中自由移動,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展覽空間之中的效果,使使用者的交互體驗更加真實,但是在佩戴vr頭盔體驗云展館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習慣,手部的放置位置各不相同,當手部處于攝像頭的拍攝范圍外時,容易導致攝像頭無法捕捉手部的移動軌跡,進而無法將使用者想要下達的指令發送至顯示模塊中,降低了設備的交互效果,從而導致使用者交互體驗較差的問題;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習慣,手部的放置位置各不相同,當手部處于攝像頭的拍攝范圍外時,容易導致攝像頭無法捕捉手部的移動軌跡,進而無法將使用者想要下達的指令發送至顯示模塊中,降低了設備的交互效果,從而導致使用者交互體驗較差的問題
2、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包括采集系統和處理系統;所述采集系統包括vr設備主體,所述vr設備主體一側的底端開設有攝像凹槽,所述攝像凹槽的內壁轉動安裝有攝像頭,所述攝像頭的一側設置有用于調節攝像頭拍攝角度的調節組件,所述攝像凹槽的頂端設置為弧面,所述攝像凹槽頂端的弧面固定安裝有弧形接觸式接線座,所述弧形接觸式接線座的底端滑動安裝有接觸式接線片,所述接觸式接線片固定安裝在攝像頭的頂端;
3、所述調節組件包括設置在攝像頭一側的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對稱安裝在攝像頭的兩側,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一側設置有便于更換攝像頭的卡合組件,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一側抵接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的一側設置有用于輔助攝像頭轉動的輔助組件,所述第一齒輪的一側嚙合安裝有齒條,所述齒條底端的一側設置有用于保護攝像頭的保護組件,所述齒條的另一側嚙合安裝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的一側固定安裝有dd馬達;
4、所述處理系統包括:
5、接收模塊:接收攝像頭采集到的圖像信息;
6、分析模塊:將獲取到的所述圖像信息進行處理,提取手部運動軌跡,將運動軌跡與數據庫中的預設模板軌跡進行對比,獲取對應指令,使顯示模塊執行對應指令。
7、優選的,所述輔助組件包括設置在齒條一側的第一轉桿,所述第一轉桿遠離第一齒輪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的內壁,所述第一轉桿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同步帶,所述第一同步帶遠離第一轉桿的一端套接有第二轉桿,所述第二轉桿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的內壁,所述第二轉桿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的底端嚙合安裝有輔助支撐板,所述輔助支撐板靠近攝像頭的一端固定安裝有轉動座,所述轉動座的內壁滑動安裝有轉動軸塊,所述轉動軸塊固定安裝在轉動板的一側,所述轉動板滑動安裝在攝像頭的內壁。
8、優選的,所述保護組件包括設置在齒條底端一側的第三齒輪,所述第三齒輪固定安裝在第三轉桿的外壁,所述第三轉桿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的內壁,所述第三轉桿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同步帶,所述第二同步帶遠離第三轉桿的一端套接有第四轉桿,所述第四轉桿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的內壁,所述第四轉桿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變向齒輪,所述變向齒輪的一側嚙合安裝有第四齒輪,所述第四齒輪固定安裝在第五轉桿的外壁,所述第五轉桿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的內壁,所述第四齒輪的底端嚙合安裝有保護板,所述保護板滑動安裝在攝像頭的底端。
9、優選的,所述卡合組件包括設置在第一連接桿一側的按鈕塊,所述按鈕塊遠離第一連接桿的一端皆安裝有彈簧,所述攝像頭的內壁對稱開設有圓形凹槽,所述第一連接桿皆滑動安裝在圓形凹槽的內壁,所述按鈕塊的底端皆固定安裝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底端皆固定安裝有轉動板。
10、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一端設置有方形凸塊,所述第二連接桿靠近第一連接桿的一端開設有方形凹槽。
11、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桿兩端之間的距離大于等于圓形凹槽兩端之間的距離。
12、優選的,所述齒條遠離驅動齒輪的一側設置有不安裝齒塊的平直部,所述平直部兩端之間的長度大于等于第一轉桿與第三轉桿軸心之間的長度。
13、優選的,所述第一齒輪半徑的長度大于第三齒輪半徑的長度,所述變向齒輪半徑的長度大于第四齒輪半徑的長度。
14、本專利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
15、1.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的采集系統、處理系統和調節組件相互配合,在使用者手部放置于攝像頭的采集范圍外時,處理系統發送指令,控制dd馬達開啟,dd馬達帶動驅動齒輪轉動,驅動齒輪通過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第一齒輪和齒條帶動攝像頭轉動,使攝像頭能夠自動尋找使用者的手部位置,避免了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習慣,手部的放置位置各不相同,當手部處于攝像頭的拍攝范圍外時,容易導致攝像頭無法捕捉手部的移動軌跡,進而無法使顯示模塊執行使用者想要下達的指令,降低了設備的交互效果,從而導致使用者交互體驗較差的問題,提高了設備的交互效果,進而提高了圖像信息傳輸的準確性,改善了使用者的交互體驗;
16、2.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卡合組件,在更換攝像頭時,擠壓按鈕塊并推動攝像頭向靠近攝像凹槽的方向移動,按鈕塊帶動第一連接桿移動,使攝像頭兩側之間的距離等于攝像凹槽內壁兩側之間的距離,當攝像頭與攝像凹槽內壁抵接時,松開按鈕塊,使得彈簧釋放彈性勢能,發生彈性形變推動按鈕塊,按鈕塊帶動第一連接桿移動,使第一連接桿移動至與第二連接桿抵接,同時按鈕塊通過連接板與轉動板帶動轉動軸塊移動,使轉動軸塊移動至轉動座一側開設的凹槽內,完成攝像頭的安裝,避免了攝像頭在較長時間的使用后,第一連接桿與鏡頭容易損壞,導致攝像頭難以調節拍攝角度,或拍攝圖像不清晰,從而影響圖像信息傳輸效果,導致使用者交互體驗較差,此時需要更換攝像頭時,需要將攝像頭以及相關電纜、固定支架等配件一并更換,造成操作繁瑣且效率低下的問題,減少了攝像頭損壞時所需更換的配件,使攝像頭的更換更加簡易快捷,提高了更換攝像頭的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系統和處理系統;所述采集系統包括VR設備主體(1),所述VR設備主體(1)一側的底端開設有攝像凹槽(2),所述攝像凹槽(2)的內壁轉動安裝有攝像頭(3),所述攝像頭(3)的一側設置有用于調節攝像頭(3)拍攝角度的調節組件,所述攝像凹槽(2)的頂端設置為弧面,所述攝像凹槽(2)頂端的弧面固定安裝有弧形接觸式接線座(4),所述弧形接觸式接線座(4)的底端滑動安裝有接觸式接線片(5),所述接觸式接線片(5)固定安裝在攝像頭(3)的頂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組件包括設置在齒條(9)一側的第一轉桿(12),所述第一轉桿(12)遠離第一齒輪(8)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1)的內壁,所述第一轉桿(12)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同步帶(13),所述第一同步帶(13)遠離第一轉桿(12)的一端套接有第二轉桿(14),所述第二轉桿(14)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1)的內壁,所述第二轉桿(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齒輪(15),所述第二齒輪(15)的底端嚙合安裝有輔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組件包括設置在齒條(9)底端一側的第三齒輪(20),所述第三齒輪(20)固定安裝在第三轉桿(21)的外壁,所述第三轉桿(21)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1)的內壁,所述第三轉桿(21)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同步帶(22),所述第二同步帶(22)遠離第三轉桿(21)的一端套接有第四轉桿(23),所述第四轉桿(23)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1)的內壁,所述第四轉桿(23)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變向齒輪(24),所述變向齒輪(24)的一側嚙合安裝有第四齒輪(25),所述第四齒輪(25)固定安裝在第五轉桿(26)的外壁,所述第五轉桿(26)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1)的內壁,所述第四齒輪(25)的底端嚙合安裝有保護板(27),所述保護板(27)滑動安裝在攝像頭(3)的底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組件包括設置在第一連接桿(6)一側的按鈕塊(28),所述按鈕塊(28)遠離第一連接桿(6)的一端皆安裝有彈簧(29),所述攝像頭(3)的內壁對稱開設有圓形凹槽(30),所述第一連接桿(6)皆滑動安裝在圓形凹槽(30)的內壁,所述按鈕塊(28)的底端皆固定安裝有連接板(31),所述連接板(31)的底端皆固定安裝有轉動板(1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桿(6)的一端設置有方形凸塊,所述第二連接桿(7)靠近第一連接桿(6)的一端開設有方形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桿(6)兩端之間的距離大于等于圓形凹槽(30)兩端之間的距離。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9)遠離驅動齒輪(10)的一側設置有不安裝齒塊的平直部,所述平直部兩端之間的長度大于等于第一轉桿(12)與第三轉桿(21)軸心之間的長度。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輪(8)半徑的長度大于第三齒輪(20)半徑的長度,所述變向齒輪(24)半徑的長度大于第四齒輪(25)半徑的長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系統和處理系統;所述采集系統包括vr設備主體(1),所述vr設備主體(1)一側的底端開設有攝像凹槽(2),所述攝像凹槽(2)的內壁轉動安裝有攝像頭(3),所述攝像頭(3)的一側設置有用于調節攝像頭(3)拍攝角度的調節組件,所述攝像凹槽(2)的頂端設置為弧面,所述攝像凹槽(2)頂端的弧面固定安裝有弧形接觸式接線座(4),所述弧形接觸式接線座(4)的底端滑動安裝有接觸式接線片(5),所述接觸式接線片(5)固定安裝在攝像頭(3)的頂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組件包括設置在齒條(9)一側的第一轉桿(12),所述第一轉桿(12)遠離第一齒輪(8)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1)的內壁,所述第一轉桿(12)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同步帶(13),所述第一同步帶(13)遠離第一轉桿(12)的一端套接有第二轉桿(14),所述第二轉桿(14)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1)的內壁,所述第二轉桿(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齒輪(15),所述第二齒輪(15)的底端嚙合安裝有輔助支撐板(16),所述輔助支撐板(16)靠近攝像頭(3)的一端固定安裝有轉動座(17),所述轉動座(17)的內壁滑動安裝有轉動軸塊(18),所述轉動軸塊(18)固定安裝在轉動板(19)的一側,所述轉動板(19)滑動安裝在攝像頭(3)的內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3d數字云展館用交互體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組件包括設置在齒條(9)底端一側的第三齒輪(20),所述第三齒輪(20)固定安裝在第三轉桿(21)的外壁,所述第三轉桿(21)的一端轉動安裝在vr設備主體(1)的內壁,所述第三轉桿(21)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同步帶(22),所述第二同步帶(22)遠離第三轉桿(21)的一端套接有第四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靖,王歡,鐘國燕,李斯,熊瑛子,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商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