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覆晶薄膜接帶,具體為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
技術介紹
1、覆晶薄膜其利用cog技術制程的特點,將軟膜具有承載ic及被動組件的能力,并且在可撓折的方面有助于提升產品功能化、高構裝密度化及輕薄短小化外,更可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覆晶薄膜通常是呈收卷狀結構,在前一卷的覆晶薄膜放出完畢后需要將其后端與后一卷覆晶薄膜的前端相連,將兩卷覆晶薄膜通過高周波工藝前后熔接實現一體化,由此實現連續不斷的覆晶薄膜放卷供料。
2、現有的用于將兩卷覆晶薄膜前后端熔接一起的工藝常通過人工對接兩卷覆晶薄膜的端部,但人工對接采用容易導致對接錯位,且人員靠近設備也存在安全隱患。
3、于是,有鑒于此,針對現有的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解決了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所述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包括下述操作步驟:
3、步驟一:第一卷薄膜在放卷時其穿過導向輥頂部加以導向進行傳輸,通過配置攝像頭實時監測第一卷薄膜放卷情況,在第一卷薄膜放卷時,電動滑車沿導軌內部滑動從而攜帶上料對接組件遠離支板,待上料對接組件到達導軌端部時,人工將第二卷薄膜的端部穿設至第二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之間并在兩者一側露出一部分,隨后第四電動推桿收縮使得
4、步驟二:當攝像頭監測到第一卷薄膜即將全部放出后,在第一卷薄膜后端達到作業平臺中部時第一卷薄膜停止傳輸,同時第一電動推桿攜帶下壓板和導向輥下降,導向輥進入第一凹槽內部,而下壓板下壓第一卷薄膜后端使其平鋪于作業平臺表面;
5、步驟三:第三電動推桿伸出使得第二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攜帶第二卷薄膜前端下降,直至第二傳送帶進入第二凹槽內部而第一傳送帶下壓第二卷薄膜前端使其平鋪于作業平臺表面,此時第二卷薄膜前端壓于第一卷薄膜后端表面;
6、步驟四:通過攝像頭實時監測第二卷薄膜前端與第一卷薄膜后端是否對齊,若有錯位則基于錯位情況通過驅動電機帶動第一傳動輥轉動,同時通過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帶動第二傳動輥轉動,使得第二傳動輥與第一傳動輥相向轉,由此使得第一傳送帶與第二傳送帶攜帶第二卷薄膜前端同向傳動,由此調整第二卷薄膜前端位置,以直至第二卷薄膜前端與第一卷薄膜后端對齊;
7、步驟五:第二卷薄膜前端與第一卷薄膜后端對齊后,第二電動推桿攜帶高周波發射體下降,使得高周波發射體貼于第二卷薄膜前端與第一卷薄膜后端表面,此時高周波發射體加以作業以產生頻率大于100khz的電磁波使第二卷薄膜前端與第一卷薄膜后端重疊部位產生高溫而熔接在一起,由此完成兩卷薄膜的接帶作業;
8、步驟六:接帶作業完成后,第四電動推桿伸出,使得第二傳送帶遠離第一傳送帶,再通過第一板架頂部的滑車沿抽拉軌內部滑動,使得第二傳送帶、第一傳送帶從第二凹槽未封閉的一側移出,此時第二傳送帶、第一傳送帶(脫離第二卷薄膜前端,而在第二卷薄膜放出時上料對接組件會再次移動對下一卷薄膜的前端進行夾持以準備下次接帶作業。
9、進一步的,所述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包括導向下壓組件,所述導向下壓組件包括支板、第一電動推桿、下壓板、連接桿和導向輥,所述支板的兩側穿設有第一電動推桿,且第一電動推桿的底部固定有下壓板,所述下壓板的底部兩側固定有連接桿,且連接桿的內部轉動連接有導向輥。
10、進一步的,所述導向輥的最大外徑小于下壓板的寬度尺寸,且導向輥的頂部表面穿過有第一卷薄膜。
11、進一步的,所述支板的表面一側穿設有高周波熔接組件,所述高周波熔接組件包括第二電動推桿和高周波發射體,所述第二電動推桿的底部連接有高周波發射體。
12、進一步的,所述高周波熔接組件還包括作業平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作業平臺的一側開設有第一凹槽,且作業平臺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二凹槽。
13、進一步的,所述支板的表面通過支架連接有導軌,且導軌的內部滑動連接有電動滑車。
14、進一步的,所述電動滑車的兩側設置有上料對接組件,所述上料對接組件包括第三電動推桿、抽拉軌、第一板架、驅動電機、第一傳動輥和第一傳送帶,所述第三電動推桿的底部固定有抽拉軌,且抽拉軌的內部滑動連接有第一板架,所述第一板架的一側端部固定有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一傳動輥,所述第一傳動輥的外壁嚙合連接有第一傳送帶。
15、進一步的,所述上料對接組件還包括第四電動推桿、第二板架、第二傳動輥和第二傳送帶,所述第一板架的一端固定有第四電動推桿,且第四電動推桿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板架,所述第二板架的表面轉動連接有第二傳動輥,且第二傳動輥的外壁嚙合連接有第二傳送帶。
16、進一步的,所述上料對接組件還包括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第二傳動輥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齒輪,且第二齒輪的頂部嚙合連接有第一齒輪,且第一齒輪的側面與第一傳動輥的端部固定連接。
17、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傳送帶的豎直中軸線與第一傳送帶的豎直中軸線相重合,且第二傳送帶的寬度為第一傳送帶寬度的一半,而且第一傳送帶、下壓板的寬度大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寬度,所述第二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之間穿設有第二卷薄膜。
18、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9、該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在第一卷薄膜放卷時,電動滑車沿導軌內部滑動從而攜帶上料對接組件遠離支板,人工將第二卷薄膜的端部穿設至第二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之間,而且第一傳送帶與第二傳送帶攜帶第二卷薄膜前端同向傳動,由此自動調整第二卷薄膜前端位置,直至第二卷薄膜前端與第一卷薄膜后端對齊,由此只需工作人員遠離高周波熔接組件對第二卷薄膜及后續薄膜的前端加以輔助上料,使得薄膜前端穿過第二傳送帶與第一傳送帶之間,后續工作可實現自動化操作,由此大幅度提高接帶作業的效率,并有效解決人體對接薄膜前后端所產生的安全隱患。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包括下述操作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包括導向下壓組件(1),所述導向下壓組件(1)包括支板(101)、第一電動推桿(102)、下壓板(103)、連接桿(104)和導向輥(105),所述支板(101)的兩側穿設有第一電動推桿(102),且第一電動推桿(102)的底部固定有下壓板(103),所述下壓板(103)的底部兩側固定有連接桿(104),且連接桿(104)的內部轉動連接有導向輥(10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輥(105)的最大外徑小于下壓板(103)的寬度尺寸,且導向輥(105)的頂部表面穿過有第一卷薄膜。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01)的表面一側穿設有高周波熔接組件(2),所述高周波熔接組件(2)包括第二電動推桿(201)和高周波發射體(20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周波熔接組件(2)還包括作業平臺(203)、第一凹槽(204)和第二凹槽(205),所述作業平臺(203)的一側開設有第一凹槽(204),且作業平臺(203)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二凹槽(205)。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01)的表面通過支架連接有導軌(3),且導軌(3)的內部滑動連接有電動滑車(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滑車(4)的兩側設置有上料對接組件(5),所述上料對接組件(5)包括第三電動推桿(501)、抽拉軌(502)、第一板架(503)、驅動電機(504)、第一傳動輥(505)和第一傳送帶(506),所述第三電動推桿(501)的底部固定有抽拉軌(502),且抽拉軌(502)的內部滑動連接有第一板架(503),所述第一板架(503)的一側端部固定有驅動電機(504),且驅動電機(504)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一傳動輥(505),所述第一傳動輥(505)的外壁嚙合連接有第一傳送帶(506)。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對接組件(5)還包括第四電動推桿(507)、第二板架(508)、第二傳動輥(509)和第二傳送帶(510),所述第一板架(503)的一端固定有第四電動推桿(507),且第四電動推桿(507)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板架(508),所述第二板架(508)的表面轉動連接有第二傳動輥(509),且第二傳動輥(509)的外壁嚙合連接有第二傳送帶(51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對接組件(5)還包括第一齒輪(511)和第二齒輪(512),所述第二傳動輥(509)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齒輪(512),且第二齒輪(512)的頂部嚙合連接有第一齒輪(511),且第一齒輪(511)的側面與第一傳動輥(505)的端部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送帶(510)的豎直中軸線與第一傳送帶(506)的豎直中軸線相重合,且第二傳送帶(510)的寬度為第一傳送帶(506)寬度的一半,而且第一傳送帶(506)、下壓板(103)的寬度大于第一凹槽(204)、第二凹槽(205)的寬度,所述第二傳送帶(510)與第一傳送帶(506)之間穿設有第二卷薄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包括下述操作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包括導向下壓組件(1),所述導向下壓組件(1)包括支板(101)、第一電動推桿(102)、下壓板(103)、連接桿(104)和導向輥(105),所述支板(101)的兩側穿設有第一電動推桿(102),且第一電動推桿(102)的底部固定有下壓板(103),所述下壓板(103)的底部兩側固定有連接桿(104),且連接桿(104)的內部轉動連接有導向輥(10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輥(105)的最大外徑小于下壓板(103)的寬度尺寸,且導向輥(105)的頂部表面穿過有第一卷薄膜。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01)的表面一側穿設有高周波熔接組件(2),所述高周波熔接組件(2)包括第二電動推桿(201)和高周波發射體(202),所述第二電動推桿(201)的底部連接有高周波發射體(20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周波熔接組件(2)還包括作業平臺(203)、第一凹槽(204)和第二凹槽(205),所述作業平臺(203)的一側開設有第一凹槽(204),且作業平臺(203)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二凹槽(205)。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01)的表面通過支架連接有導軌(3),且導軌(3)的內部滑動連接有電動滑車(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應用于覆晶薄膜的高周波接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滑車(4)的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右豪,孫嫚徽,陳玖瑭,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晶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