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后懸架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
技術介紹
1、后縱臂結構是汽車底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確保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和舒適性具有重要作用,通常用于支撐和穩定車輛的后部。后縱臂通常由金屬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以確保在行駛過程中能夠承受來自地面的沖擊和振動。
2、后縱臂的一側通過軸套連接于汽車車身,另螺栓一端通過開設安裝孔并由連接至汽車后軸節,進而連接至車輪。由于需要較大的強度與剛度,后縱臂往往會在后縱臂與汽車后軸節的連接處加裝有加強筋、加強件等從而進一步提升強度與剛度。然而當在與后軸節的連接處加裝加強筋后,當襯套側向位移時,后縱臂連接于汽車后軸節處的螺栓周圍處應力較為集中,從而容易導致螺栓周圍區域出現裂紋甚至斷裂,從而使得后縱臂的整體壽命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降低后縱臂上用于連接于后軸節的螺栓處周圍的應力集中,本申請提供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
2、本申請提供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包括用于與汽車車身連接的軸套安裝板、用于安裝于汽車后軸節上螺栓固定板和連接于所述軸套安裝板與所述螺栓固定板的加強板,所述螺栓固定板具有背離所述軸套安裝板一端的延伸板,所述加強板與所述軸套安裝板之間的側面上設置有凸筋。
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安裝于后縱臂與后軸節的連接處的加強筋移動至軸套安裝板上,在不降低后縱臂整體受壓強度的情況下,使得后縱臂與后軸節的連接處的應力集中情況得到
5、可選的,所述加強板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延伸至所述螺栓固定板。
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加強板上設置有延伸至螺栓固定板處的加強,使得汽車后縱臂的整體強度進一步提升,同時也不會影響到螺栓固定板處的側向剛度。
7、可選的,所述加強筋設置于背離所述凸筋的一側面上,且所述加強筋一側與所述凸筋一側一體設置。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加強筋與凸筋設置于不同的側面使得后縱臂的兩側面的抗拉壓強度均得到提升,降低了后縱臂其中一側面拉壓變形的概率,且加強筋與凸筋之間沒有間隙,從而避免了應力集中于其中加強筋或凸筋中的某一部分上。
9、可選的,所述加強筋包括與所述凸筋連接的連接部和連接于所述連接部且延伸至所述螺栓固定板的強化部,所述強化部的寬度沿靠近軸套安裝板長度方向逐漸增大。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強化部的寬度設置為靠近軸套安裝板長度逐漸增大可使得螺栓固定板處的應力集中較少,而在軸套安裝板處的應力集中較多,而軸套安裝版處面積較大且部分應力可分散于凸筋上,從而降低了后縱臂局部受到拉壓變形的概率。
11、可選的,所述軸套安裝板包括開設于軸套安裝板上的安裝孔、用于固定軸套的安裝壁、安裝壁與所述軸套安裝板配合的安裝弧面。
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軸套安裝板開設有供軸套安裝的安裝孔與安裝壁,且在安裝壁底部設置有安裝弧面,使得軸套安裝更便捷,通過安裝弧面的結構使得軸套能夠更快的對準安裝。
13、可選的,所述軸套安裝板與所述加強板設置有翻邊,所述翻邊朝向所述加強筋一側。
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軸套安裝板和加強板上設置有翻邊的結構,從而使得后縱臂的整體的強度與剛度提升,降低了后縱臂整體受到拉壓變形的概率。
15、可選的,所述凸筋的一側與所述翻邊一體設置、一側與所述貼合部一體設置、另一側與所述軸套安裝板一體設置。
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凸筋與貼合部以及翻邊相連接,從而使得當后縱臂受力時,應力能夠分散于凸筋、加強筋和翻邊上,不會使得某一區域的應力過于集中從而導致某區域出現裂紋甚至導致破損斷裂,從而極大程度上的提升了后縱臂的整體壽命。
17、可選的,螺栓固定板的兩側均設置有螺栓過孔。
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螺栓固定板上的兩側設置有螺栓過孔從而使得當螺栓固定板固定于汽車后軸節處時能夠分散受力于上下兩側,從而降低了應力集中于一點從而導致螺栓固定板部分破損,以至于螺栓固定板報廢從而需要對整個后縱臂進行更換的概率。
19、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20、1.增大了螺栓固定板平面區域,取消凸筋,在不降低整體結構受壓強度的情況下,降低側向剛度,從而減少軸套側向位移情況下,螺栓固定板附近上的應力,提高螺栓固定板附近的結構壽命;
21、2.在軸套安裝板和加強板上設置有翻邊的結構,從而使得后縱臂的整體的強度與剛度提升,降低了后縱臂整體受到拉壓變形的概率;
22、3.將凸筋與貼合部以及翻邊相連接,從而使得當后縱臂受力時,應力能夠分散于凸筋、加強筋和翻邊上,不會使得某一區域的應力過于集中從而導致某區域出現裂紋甚至導致破損斷裂,從而極大程度上的提升了后縱臂的整體壽命。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與汽車車身連接的軸套安裝板(1)、用于安裝于汽車后軸節上的螺栓固定板(2)、連接于所述軸套安裝板(1)與所述螺栓固定板(2)的加強板(3),所述螺栓固定板(2)具有背離所述軸套安裝板(1)一端的延伸板(4),所述加強板(3)與所述軸套安裝板(1)之間的側面上設置有凸筋(3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3)設置有加強筋(32),所述加強筋(32)延伸至所述螺栓固定板(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32)設置于背離所述凸筋(31)的一側面上,且所述加強筋(32)一側與所述凸筋(31)一側一體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32)包括與所述凸筋(31)連接的連接部(321)、連接于所述連接部(321)且延伸至所述螺栓固定板(2)的強化部(322),所述強化部(322)的寬度沿靠近軸套安裝板(1)長度方向逐漸增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套安裝板(1)與所述加強板(3)設置有翻邊(5),所述翻邊(5)朝向所述加強筋(32)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31)的一側與所述翻邊(5)一體設置、一側與所述連接部(321)一體設置、另一側與所述軸套安裝板(1)一體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螺栓固定板(2)的兩側均設置有螺栓過孔(2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與汽車車身連接的軸套安裝板(1)、用于安裝于汽車后軸節上的螺栓固定板(2)、連接于所述軸套安裝板(1)與所述螺栓固定板(2)的加強板(3),所述螺栓固定板(2)具有背離所述軸套安裝板(1)一端的延伸板(4),所述加強板(3)與所述軸套安裝板(1)之間的側面上設置有凸筋(3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3)設置有加強筋(32),所述加強筋(32)延伸至所述螺栓固定板(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32)設置于背離所述凸筋(31)的一側面上,且所述加強筋(32)一側與所述凸筋(31)一側一體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的后縱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32)包括與所述凸筋(31)連接的連接部(321)、連接于所述連接部(32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輝,吳德莉,唐長剛,周天陽,苗剛,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建新底盤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