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壓力機傳動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傳動系統。
技術介紹
1、壓力機將零件沖壓成型,往往需要多個工序,如:拉伸、切邊、落料、沖孔成形等等,有的通過一臺多工位壓力機將多個工序進行整合,也有的通過多臺獨立的壓力機來實現每個工序。而對于多工位壓力機而言,第一工序可能需要配置模墊,且上料側的前工序沖壓點較之后工序的負荷要大,即產生了壓力機左右非對稱性的偏心負荷。此外,某些不規則異形零件產品本身的非對稱性,也同樣會產生偏心負荷,但這種偏心負荷較小。壓力機在長期偏載負荷使用之下,生產運行精度會出現偏差,輕則無法生產出合格的產品,重則對模具或壓力機造成不可修復的破壞。
2、針對上述問題,現有的多工位壓力機通過將上料側的過載能力設計成大于出料側的過載能力以解決左右偏載問題,但是壓力機中的連桿組件在機身上呈左右對稱設置,這使得多工位壓力機只能實現左右方向的抗偏載,但是對于結構復雜的異形零件來說,現有的多工位抗偏載壓力機無法實現前后方向因產品結構所帶來的抗偏載,適應性不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的傳動系統,其三點式分布的連桿組件在實現壓力機左右方向抗偏載的基礎上,還可實現前后方向因產品復雜結構所引起的抗偏載,提高了產品的沖壓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壓力機的產品適用性。
2、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傳動系統,包括機身,所述的機身上設置有第一連桿組件、第二
4、優選的,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第一中間齒輪、第二中間齒輪、傳動件一和傳動件二,所述的第一中間齒輪上同軸固定設置有第一中間軸,所述的第一中間軸轉動連接在所述的機身上,所述的第二中間齒輪上同軸固定設置有第二中間軸,所述的第二中間軸轉動連接在所述的機身上,所述的第一中間齒輪與所述的第二中間齒輪相嚙合,所述的電機固定在所述的機身上且驅動所述的第一中間齒輪或第二中間齒輪轉動,所述的第一中間軸上同軸固定設置有第一齒輪,所述的第二中間軸上同軸固定設置有第二齒輪,所述的第一齒輪帶動所述的傳動件一轉動,所述的傳動件一與所述的機身轉動連接,所述的傳動件一用于帶動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同步移動,所述的第二齒輪帶動所述的傳動件二轉動,所述的傳動件二與所述的機身轉動連接,所述的傳動件二用于帶動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移動。
5、優選的,所述的傳動件一為第一偏心齒輪,所述的第一偏心齒輪上同軸固定有第一連接軸,所述的第一連接軸與所述的機身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一偏心齒輪的兩側偏心固定有偏心軸一,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均與所述的偏心軸一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一偏心齒輪與所述的第一齒輪相嚙合,所述的傳動件二為第二偏心齒輪,所述的第二偏心齒輪上同軸固定設置有第二連接軸,所述的第二連接軸與所述的機身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二偏心齒輪上偏心固定連接有偏心軸二,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與所述的偏心軸二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二偏心齒輪與所述的第二齒輪相嚙合。
6、優選的,所述的傳動件一為曲軸一,所述的曲軸一轉動安裝在所述的機身上,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分別與所述的曲軸一上的兩個曲軸部轉動連接,所述的曲軸一上固定設置有傳動齒輪一,所述的傳動齒輪一與所述的第一齒輪相嚙合,所述的傳動件二為曲軸二,所述的曲軸二與所述的機身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與所述的曲軸二的曲軸部轉動連接,所述的曲軸二上固定設置有傳動齒輪二,所述的傳動齒輪二與所述的第二齒輪相嚙合。
7、優選的,設置在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上的過負荷油室內分別固定設置有壓力傳感器。
8、優選的,當壓力機為多工位壓力機時,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位于多工位壓力機的進料側,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位于多工位壓力機的出料側;當壓力機為單工位壓力機時,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位于單工位壓力機所沖壓零件結構較為復雜的一側,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位于單工位壓力機所沖壓零件結構較為簡單的一側。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是由于滑塊組件上設置有三組呈三點式分布的連桿組件,使得壓力機在實現左右方向抗偏載的基礎上,還可實現前后方向因產品復雜結構所引起的抗偏載,提高了產品的沖壓質量,延長了模具和壓力機的使用壽命,同時也提高了壓力機的產品適用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傳動系統,包括機身(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身(4)上設置有第一連桿組件(1)、第二連桿組件(2)和第三連桿組件(3),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位于同一側,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位于另一側且位于所述的機身(4)的橫向中心軸線(16)上,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沿所述的機身(4)的橫向中心軸線(16)對稱分布,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的沖壓公稱力與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的沖壓公稱力之和大于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的沖壓公稱力,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的沖壓公稱力與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的沖壓公稱力相等,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第二連桿組件(2)和第三連桿組件(3)的下端與滑塊組件(8)相連接,所述的機身(4)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第二連桿組件(2)和第三連桿組件(3)同步移動的驅動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第一中間齒輪(9)、第二中間齒輪(10)、傳動件一和傳動件二,所述的第一中間齒輪(9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件一為第一偏心齒輪(5),所述的第一偏心齒輪(5)上同軸固定有第一連接軸(51),所述的第一連接軸(51)與所述的機身(4)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一偏心齒輪(5)的兩側偏心固定有偏心軸一(7),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均與所述的偏心軸一(7)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一偏心齒輪(5)與所述的第一齒輪(13)相嚙合,所述的傳動件二為第二偏心齒輪,所述的第二偏心齒輪上同軸固定設置有第二連接軸,所述的第二連接軸與所述的機身(4)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二偏心齒輪上偏心固定連接有偏心軸二,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與所述的偏心軸二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二偏心齒輪與所述的第二齒輪(14)相嚙合。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件一為曲軸一,所述的曲軸一轉動安裝在所述的機身(4)上,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分別與所述的曲軸一上的兩個曲軸部轉動連接,所述的曲軸一上固定設置有傳動齒輪一,所述的傳動齒輪一與所述的第一齒輪(13)相嚙合,所述的傳動件二為曲軸二,所述的曲軸二與所述的機身(4)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與所述的曲軸二的曲軸部轉動連接,所述的曲軸二上固定設置有傳動齒輪二,所述的傳動齒輪二與所述的第二齒輪(14)相嚙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設置在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上的過負荷油室(15)內分別固定設置有壓力傳感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當壓力機為多工位壓力機時,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位于多工位壓力機的進料側,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位于多工位壓力機的出料側;當壓力機為單工位壓力機時,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位于單工位壓力機所沖壓零件結構較為復雜的一側,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位于單工位壓力機所沖壓零件結構較為簡單的一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傳動系統,包括機身(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身(4)上設置有第一連桿組件(1)、第二連桿組件(2)和第三連桿組件(3),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位于同一側,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位于另一側且位于所述的機身(4)的橫向中心軸線(16)上,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沿所述的機身(4)的橫向中心軸線(16)對稱分布,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的沖壓公稱力與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的沖壓公稱力之和大于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的沖壓公稱力,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的沖壓公稱力與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的沖壓公稱力相等,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第二連桿組件(2)和第三連桿組件(3)的下端與滑塊組件(8)相連接,所述的機身(4)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第二連桿組件(2)和第三連桿組件(3)同步移動的驅動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力機的三點式抗偏載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第一中間齒輪(9)、第二中間齒輪(10)、傳動件一和傳動件二,所述的第一中間齒輪(9)上同軸固定設置有第一中間軸(11),所述的第一中間軸(11)轉動連接在所述的機身(4)上,所述的第二中間齒輪(10)上同軸固定設置有第二中間軸(12),所述的第二中間軸(12)轉動連接在所述的機身(4)上,所述的第一中間齒輪(9)與所述的第二中間齒輪(10)相嚙合,所述的電機固定在所述的機身(4)上且驅動所述的第一中間齒輪(9)或第二中間齒輪(10)轉動,所述的第一中間軸(11)上同軸固定設置有第一齒輪(13),所述的第二中間軸(12)上同軸固定設置有第二齒輪(14),所述的第一齒輪(13)帶動所述的傳動件一轉動,所述的傳動件一與所述的機身(4)轉動連接,所述的傳動件一用于帶動所述的第二連桿組件(2)和所述的第三連桿組件(3)同步移動,所述的第二齒輪(14)帶動所述的傳動件二轉動,所述的傳動件二與所述的機身(4)轉動連接,所述的傳動件二用于帶動所述的第一連桿組件(1)移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作新,李剛,孫志剛,孫向陽,
申請(專利權)人:金豐中國機械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