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尤其是一種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
技術介紹
1、目前已有使用氨作為燃料的船舶訂單。使用氨作為燃料相較于傳統的使用重油或其它新型燃料如lng,甲醇,lpg等,其本身不含碳、硫及其它顆粒物的特性使船舶極大地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99%的硫排放,減少99%的細小顆粒排放,也將在eedi的表現上提高20%。氨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被視作為終極的綠色能源將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然而,使用氨作為一種有毒的燃料對于船舶的安全性設計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目前imo尚未出臺關于使用氨作為燃料的指導文件,但各大船級社已推出氨燃料船舶的入級符號,其中針對氨的毒性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
2、在氨燃料船舶上,氨燃料的處理分為燃料艙的蒸發氣處理系統以及燃料供應的處理系統,這兩套系統一般布置在靠近燃料艙的一個房間內。但對于一些燃料艙距離機艙較遠的船型,如雙島布置的大型集裝箱船,布置在前島下方,而機艙位于后島下方。此時若將蒸發氣處理系統以及燃料供應的處理系統布置在燃料艙附近,由于前后島之間的距離很長,會導致燃料氣態及液態供應管過長,供應管內部氨燃料溫度壓力不易穩定,以及吹掃排空過程中導致大量氨燃料釋放的問題,造成環境污染,影響船員健康。
3、目前,業內的設計未專門考慮長距離的燃料供應管問題。這個問題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燃料的供應狀態問題,一個是這段管子內的殘余燃料如何拍出的問題。
4、第一個對于lng動力船很容易解決,燃料都是氣態供應,而且一旦氣化后不會再液化。但氨
5、第二個問題對于lng動力船也很容易解決,直接釋放至大氣即可。但氨不允許釋放至大氣,雖然有專門的回收系統但還是需要盡量減少供應管內的容積,否則回收系統的工作負荷會很高。
6、目前,關于替代燃料船的布置方案專利很多,但基本上是與lng船類似的布置,沒有提到前后燃料處理間的方案,對于長距離的燃料供應管問題也沒有有效的說明和解決。并且目前而言沒有大型氨燃料動力船的實船訂單,實船布置方案未知。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現有存在的問題,對于一些燃料艙距離機艙較遠的船舶,將燃料艙的蒸發氣處理系統以及燃料供應的處理系統分別布置在兩個房間,從而僅需一根從燃料艙區域至機艙區域的氨燃料輸送管,這段燃料輸送管可不需要進行吹掃。避免了長距離的燃料供應管導致的氨燃料供應狀態不易控制,以及管內存液量過大。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該布置形式可應用于適用于燃料艙距離機艙較遠船舶的,如雙島布置的大型集裝箱船,大型油船,散貨船等。該布置方案包括接管處所,第一燃料處理間以及第二燃料處理間的布置。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包含燃料艙接管處所,第一燃料處理間以及第二燃料處理間,其中接管處所及第一燃料處理間布置于氨燃料艙上方,第二燃料處理間布置于機艙上方;第一燃料處理燃料艙接管處所及第一燃料處理燃料間至第二燃料處理間直接用一根液態氨燃料管子連接。
3、優選地,燃料艙接管處所布置有氨燃料輸送系統及氨燃料透氣系統,其中氨燃料輸送系統用于將液態氨燃料輸送至第二燃料處理間,氨燃料透氣系統用于將氣態氨燃料輸送至第一燃料處理間。
4、優選地,第一燃料處理間內布置有氨蒸發氣處理系統,用于將氨蒸汽回收或吸收,避免氨氣或含氨空氣排出室外。
5、優選地,氨蒸發氣處理系統包括氨氣壓縮機、氨氣冷卻器,氨氣吸收裝置。
6、優選地,第二燃料處理間內布置有氨燃料供應系統,用于將液氨的溫度壓力調整至主輔機所需的狀態。
7、優選地,氨燃料供應系統包括液氨高壓泵、液氨加熱器、液氨強制蒸發器、氣態氨燃料緩沖罐。
8、優選地,第二燃料處理間內布置有氨燃料吹掃回收系統,用于回收或吸收第二燃料處理間至各氨燃料用戶的管子內的殘余氨。
9、優選地,燃料艙接管處所與第一燃料處理間直接相鄰,避免氣態氨燃料管子穿過其它區域;燃料艙接管處所至第二燃料處理間的液態氨燃料管子布置于船舶開敞甲板,雙層底或舷側空艙中。
10、優選地,液態氨燃料管子使用真空雙壁管,用于避免外部傳熱導致管內液態氨吸熱氣化。
11、優選地,燃料艙接管處所、第一燃料處理間以及第二燃料處理間,均設置有帶氨濃度監測及洗滌功能的排風系統,用于避免氨泄露后造成船舶環境污染。
12、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用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將兩根長距離的氨燃料氣態及液態供應管合并為一根氨燃料輸送管,避免了管內存液過多且頻繁需要吹掃導致的氨氣大量排放,有效保障了船員的身體健康。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包含燃料艙接管處所,第一燃料處理間以及第二燃料處理間,其中接管處所及第一燃料處理間布置于氨燃料艙上方,第二燃料處理間布置于機艙上方;第一燃料處理燃料艙接管處所及第一燃料處理燃料間至第二燃料處理間直接用一根液態氨燃料管子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燃料艙接管處所布置有氨燃料輸送系統及氨燃料透氣系統,其中氨燃料輸送系統用于將液態氨燃料輸送至第二燃料處理間,氨燃料透氣系統用于將氣態氨燃料輸送至第一燃料處理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第一燃料處理間內布置有氨蒸發氣處理系統,用于將氨蒸汽回收或吸收,避免氨氣或含氨空氣排出室外。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氨蒸發氣處理系統包括氨氣壓縮機、氨氣冷卻器,氨氣吸收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第二燃料處理間內布置有氨燃料供應系統,用于將液氨的溫度壓力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氨燃料供應系統包括液氨高壓泵、液氨加熱器、液氨強制蒸發器、氣態氨燃料緩沖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第二燃料處理間內布置有氨燃料吹掃回收系統,用于回收或吸收第二燃料處理間至各氨燃料用戶的管子內的殘余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燃料艙接管處所與第一燃料處理間直接相鄰,避免氣態氨燃料管子穿過其它區域;燃料艙接管處所至第二燃料處理間的液態氨燃料管子布置于船舶開敞甲板,雙層底或舷側空艙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液態氨燃料管子使用真空雙壁管,用于避免外部傳熱導致管內液態氨吸熱氣化。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燃料艙接管處所、第一燃料處理間以及第二燃料處理間,均設置有帶氨濃度監測及洗滌功能的排風系統,用于避免氨泄露后造成船舶環境污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包含燃料艙接管處所,第一燃料處理間以及第二燃料處理間,其中接管處所及第一燃料處理間布置于氨燃料艙上方,第二燃料處理間布置于機艙上方;第一燃料處理燃料艙接管處所及第一燃料處理燃料間至第二燃料處理間直接用一根液態氨燃料管子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燃料艙接管處所布置有氨燃料輸送系統及氨燃料透氣系統,其中氨燃料輸送系統用于將液態氨燃料輸送至第二燃料處理間,氨燃料透氣系統用于將氣態氨燃料輸送至第一燃料處理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第一燃料處理間內布置有氨蒸發氣處理系統,用于將氨蒸汽回收或吸收,避免氨氣或含氨空氣排出室外。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氨蒸發氣處理系統包括氨氣壓縮機、氨氣冷卻器,氨氣吸收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燃料船的分離式燃料處理間布置形式,其特征在于:第二燃料處理間內布置有氨燃料供應系統,用于將液氨的溫度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旭誠,劉英良,馬超超,李智,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