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進料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氧化鋁生產過程中葉濾機進料系統。
技術介紹
1、現有技術在工業生產氧化鋁過程中,向葉濾機進料的過程如圖1所示,分離沉降槽高度設置為18-26m,粗液槽高度為8-12m,分離沉降槽出來的鋁酸鈉溶液通過高度差自壓至粗液槽,石灰乳泵(功率11-37kw)將石灰乳打至粗液槽,與鋁酸鈉溶液混合,粗液槽中形成的粗液通過粗液泵(功率250-410kw)泵至高度12-16m的葉濾機,其中每一臺葉濾機都對應一個粗液泵,整體能耗較高。
2、現有技術中存在通過減少粗液泵數量,并通過對閥門控制分別對多臺葉濾機供料,但實際上,這些都存在向高處泵送粗液的操作,能耗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少,但效果都不算很好,故如何改進進料系統,解決向高處泵送粗液能耗高的問題,是本技術所要解決的。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氧化鋁生產過程中葉濾機進料系統。
2、本技術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實現的:一種氧化鋁生產過程中葉濾機進料系統,包括分離沉降槽1,以及至少一臺葉濾機2,還包括石灰乳槽3,所述分離沉降槽1的出料口連接分離溢流泵4輸入端,分離溢流泵4輸出端連接葉濾機2進料口;所述石灰乳槽3的出料口連接石灰乳泵5輸入端,石灰乳槽3輸出端連接葉濾機2進料口。
3、進一步的,所述葉濾機2為2-4臺,分離溢流泵4輸出端連接一根主出口管道,主出口管道通過支路出口管道連接每一臺葉濾機2進料口,主出口管道上設置有手動閥和氣動調節閥,每根支路出口管道上設置有進料
4、進一步的,所述石灰乳泵5輸出端連接一根主管道,主管道通過支路管道連接每一臺葉濾機2進料口,主管道上設置有放料閥,每根支路管道上設置有堿洗閥。
5、進一步的,所述分離溢流泵4功率410kw,最大流量≥2400m3/h。
6、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取消了粗液槽與粗液泵,而是通過一臺分離溢流泵對鋁酸鈉溶液向葉濾機進行加壓泵送的操作,被加壓的鋁酸鈉溶液與石灰乳在運動過程中混合并進入葉濾機,省去了向高處泵送粗液的步驟,降低了能耗。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氧化鋁生產過程中葉濾機進料系統,包括分離沉降槽(1),以及至少一臺葉濾機(2),還包括石灰乳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沉降槽(1)的出料口連接分離溢流泵(4)輸入端,分離溢流泵(4)輸出端連接葉濾機(2)進料口;所述石灰乳槽(3)的出料口連接石灰乳泵(5)輸入端,石灰乳槽(3)輸出端連接葉濾機(2)進料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氧化鋁生產過程中葉濾機進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葉濾機(2)為2-4臺,分離溢流泵(4)輸出端連接一根主出口管道,主出口管道通過支路出口管道連接每一臺葉濾機(2)進料口,主出口管道上設置有手動閥和氣動調節閥,每根支路出口管道上設置有進料閥;分離沉降槽(1)的出料口與分離溢流泵(4)輸入端之間設置放料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氧化鋁生產過程中葉濾機進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乳泵(5)輸出端連接一根主管道,主管道通過支路管道連接每一臺葉濾機(2)進料口,主管道上設置有放料閥,每根支路管道上設置有堿洗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氧化鋁生產過程中葉濾機進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溢流泵(4)功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氧化鋁生產過程中葉濾機進料系統,包括分離沉降槽(1),以及至少一臺葉濾機(2),還包括石灰乳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沉降槽(1)的出料口連接分離溢流泵(4)輸入端,分離溢流泵(4)輸出端連接葉濾機(2)進料口;所述石灰乳槽(3)的出料口連接石灰乳泵(5)輸入端,石灰乳槽(3)輸出端連接葉濾機(2)進料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氧化鋁生產過程中葉濾機進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葉濾機(2)為2-4臺,分離溢流泵(4)輸出端連接一根主出口管道,主出口管道通過支路出口管道連接每一臺葉濾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建強,
申請(專利權)人:三門峽恒安機械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