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具體涉及建筑模型智能播報展示,更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
技術介紹
1、在建筑模型進行展示時通常需要使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來方便人們對其內部結構進行展示。
2、從而可利用如公開號為cn216211896u?一種建筑設計模型外觀效果展示工具,該建筑設計模型外觀效果展示工具通過電動的方式進行環形傳動作業,這樣的傳動方式避免了傳統的固定式擺放,實現了環形流動式展示作業,其效果在于更好的提升瀏覽者的瀏覽體驗,瀏覽者只需站在溢出就可隨著自動化傳動來實現對模型的全面瀏覽,以及如公開號為cn216534711u的一種建筑設計結構三維立體展示架,該建筑設計結構三維立體展示架通過在支撐架的內側面設置放置機構,放置機構能夠對建筑設計模型進行可拆卸安裝,當工作人員進行三維設計模型展示時,只需將模型從安裝箱里取出放到在放置機構內即可,操作非常方便,同時放置機構的可折疊設計,在展示架結束使用后,不會占用大量空間,充分體現了該建筑設計結構三維立體展示架的實用性。
3、由此可知傳統的建筑模型展示設備其功能較為單一,在展示期間需要解說員耗費大量的時間對建筑模型進行講解,而且在對建筑模型進行展示時,采用燈光映射來完成對建筑模型內部結構的投射,由于建筑模型內部包含較多的零件,且內部零件重疊設置,導致建筑模型通過燈光對內部模型進行投射時,使零件難以完全呈現于學習人員或教導人員的眼中,從而使學習人員無法了解自身所關注結構,影響教導人員對學習人員進行展示的效果。
1、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通過設置的旋轉機構組件和角度調節機構組件,方便了教學人員對建筑模型本體內部結構進行多角度投射,提高了教學人員對建筑模型本體內部結構進行多角度展示的穩定性,方便了教學人員對建筑模型本體的內部結構進行多角度講解,保證了學習人員對建筑模型本體內部結構進行了解的穩定性,防止了學習人員所關注的結構發生遮擋的情況發生,提高了學習人員對建筑模型本體內部結構進行了解的效率,增加了整體裝置對學習人員進行教學的實用性,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包括建筑模型本體,所述建筑模型本體的外壁安裝有限位機構組件,且限位機構組件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壁固定連接有一號固定環,且一號固定環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外壁軸承連接有旋轉機構組件;
3、所述建筑模型本體的斜上方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所述建筑模型本體的表面設置有數個用于接收所述紅外線發射器的紅外線接收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置有用于所有接收紅外線接收器信號的信號傳遞器,以及控制器;
4、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還設置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的表面上設置有播音器。
5、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建筑模型本體的內底壁固定連接有安裝板,且安裝板的頂部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板的內壁卡合連接有連接板,且安裝板的內壁卡合連接有拉板,所述安裝板的頂部安裝有內部組件,且內部組件的底端開設有安裝塊,所述內部組件安裝塊的外壁卡合連接有安裝板頂部開設的安裝孔。
6、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機構組件的外壁設置有一號電機,且一號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雙頭絲桿,所述雙頭絲桿的外壁螺紋連接有卡環,且卡環的內壁開設有螺紋孔,所述卡環通過螺紋孔與雙頭絲桿構成滑動結構,且卡環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活動環,且活動環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限位板,所述活動環的內壁與滑桿的外壁形狀大小相互匹配。
7、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防護墊,所述防護墊的材質為橡膠,且防護墊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的外壁滑動連接有活動套管,且調節桿的外壁與活動套管的內壁形狀大小相互匹配,所述活動套管的外壁設置有復位彈簧,且復位彈簧與活動套管構成伸縮結構。
8、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機構組件的頂部開設有調節槽,且調節槽的數量有兩個,兩個所述調節槽以限位機構組件的水平中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且兩個調節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卡環與活動環,所述卡環與活動環的外壁與調節槽的內壁形狀大小相互匹配。
9、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的數量有兩個,且兩個固定架以限位機構組件的中垂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所述固定架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限位機構組件,且固定架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一號固定環,所述一號固定環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且限位機構組件通過固定架和一號固定環與固定桿構成旋轉結構。
10、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調節機構組件的外壁設置有二號電機,且二號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一號齒桿,所述一號齒桿的外壁嚙合連接有一號齒輪,且一號齒輪通過一號齒桿與二號電機構成旋轉結構,所述一號齒輪的內壁固定連接有一號軸承桿,且一號軸承桿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錐形齒輪組,所述錐形齒輪組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與一號軸承桿,且固定桿通過錐形齒輪組與一號軸承桿構成一體化結構。
11、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調節機構組件的外壁設置有三號電機,且三號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二號齒桿,所述二號齒桿的外壁嚙合連接有二號齒輪,且二號齒輪通過二號齒桿與三號電機構成旋轉結構,所述二號齒輪的內壁固定連接有二號軸承桿,且二號軸承桿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旋轉機構組件,所述旋轉機構組件通過二號軸承桿與二號齒輪構成一體化結構。
12、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外壁開設有安裝卡槽,且安裝卡槽的數量有四個,四個所述安裝卡槽等距離開設在底座的外壁,且安裝卡槽的內壁卡合連接有安裝架,所述安裝卡槽的內壁與安裝架的外壁形狀大小相互匹配,且安裝架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二號固定環。
13、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二號固定環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滑軌,且滑軌的內壁開設有滑槽,所述滑軌的內壁滑動連接有調節架,且滑軌的內壁與調節架的外壁形狀大小相互匹配,所述調節架的底端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且紅外線發射器通過調節架與滑軌構成滑動結構。
14、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15、一、通過紅外線發射器對建筑模型本體上的各個結構進行照射,當相應位置的紅外線接收器接收到紅外線發射器所發來的紅外線時,將信號傳遞至信號傳遞器,隨后控制器根據信號傳遞器所接收的相應位置紅外線接收器,通過播音器播放建筑模型本體上該位置的詳細講解,以及利用顯示屏放大建筑模型本體該處的細節圖,從而完成對建筑模型本體上各個地方的智能化講解,無需人工耗費大量的時間對建筑模型進行講解,而且利用顯示屏結合播音器的方式,可更加清楚的使現場人員了解建筑模型本體;
16、值得注意的是調節架上也設置有攝像頭跟隨紅外線發射器投射角度一致,由此在通過顯示屏即可完成對攝像頭所拍攝的畫面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包括建筑模型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型本體(1)的外壁安裝有限位機構組件(2),且限位機構組件(2)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外壁固定連接有一號固定環(4),且一號固定環(4)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501),所述固定桿(501)的外壁軸承連接有旋轉機構組件(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組件(5)的內壁固定連接有二號軸承桿(604),所述二號軸承桿(604)的外壁軸承連接有角度調節機構組件(6),且角度調節機構組件(6)的外壁設置有二號電機(506),所述角度調節機構組件(6)的外壁安裝有底座(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外壁開設有安裝卡槽(8),所述安裝卡槽(8)的內壁卡合連接有安裝架(9),且安裝架(9)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支撐桿(10),所述支撐桿(10)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二號固定環(11),且二號固定環(11)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滑軌(12),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套管(210)的外壁設置有復位彈簧(211),且復位彈簧(211)與活動套管(210)構成伸縮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組件(2)的頂部開設有調節槽(212),且調節槽(212)的數量有兩個,兩個所述調節槽(212)以限位機構組件(2)的水平中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且兩個調節槽(212)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卡環(203)與活動環(205),所述卡環(203)與活動環(205)的外壁與調節槽(212)的內壁形狀大小相互匹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的數量有兩個,且兩個固定架(3)以限位機構組件(2)的中垂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所述固定架(3)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限位機構組件(2),且固定架(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一號固定環(4),所述一號固定環(4)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501),且限位機構組件(2)通過固定架(3)和一號固定環(4)與固定桿(501)構成旋轉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形齒輪組(502)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501)與一號軸承桿(503),且固定桿(501)通過錐形齒輪組(502)與一號軸承桿(503)構成一體化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號固定環(11)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滑軌(12),且滑軌(12)的內壁開設有滑槽,所述滑軌(12)的內壁滑動連接有調節架(13),且滑軌(12)的內壁與調節架(13)的外壁形狀大小相互匹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架(13)的底端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14),且紅外線發射器(14)通過調節架(13)與滑軌(12)構成滑動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包括建筑模型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型本體(1)的外壁安裝有限位機構組件(2),且限位機構組件(2)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外壁固定連接有一號固定環(4),且一號固定環(4)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501),所述固定桿(501)的外壁軸承連接有旋轉機構組件(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組件(5)的內壁固定連接有二號軸承桿(604),所述二號軸承桿(604)的外壁軸承連接有角度調節機構組件(6),且角度調節機構組件(6)的外壁設置有二號電機(506),所述角度調節機構組件(6)的外壁安裝有底座(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外壁開設有安裝卡槽(8),所述安裝卡槽(8)的內壁卡合連接有安裝架(9),且安裝架(9)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支撐桿(10),所述支撐桿(10)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二號固定環(11),且二號固定環(11)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滑軌(12),所述滑軌(12)的內壁滑動連接有調節架(13),所述紅外線發射器(14)設置在調節架(13)的底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套管(210)的外壁設置有復位彈簧(211),且復位彈簧(211)與活動套管(210)構成伸縮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建筑設計用建筑模型內部結構展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組件(2)的頂部開設有調節槽(2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迪,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工業大學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