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動節流分配機構,包括外殼、輸入接管、2個出口接管及與所述的每個出口接管分別連通的至少1個節流孔,外殼外固定有線圈部件,外殼內有一個閥腔,閥腔與輸入接管相連通,在閥腔的一端固定有一個吸引子,所述閥腔內還有一個能往復動作的動鐵芯及設置在所述吸引子與該動鐵芯之間的回復彈簧,該電動節流分配機構通過動鐵芯的往復動作對所述的至少2個節流孔之間進行流量分配。實現到2組熱交換器或2組換熱器的冷媒的流量的節流和分配,從而完成一拖二空調系統的室內機的流量的節流與分配或一臺包含2組換熱器的制冷系統的流量的節能與分配,使熱交換器或每組換熱器之間節流后的流量分配均勻從而充分發揮其換熱作用,減少換熱面積的浪費,從而提高系統的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一種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特別是一種空調系統用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空調系統大都包括室內熱交換器、室外熱交換器、壓縮機及節流裝置等部件,在一些一拖多的空調系統中,為了提高熱交換器的換熱效率,內部冷媒的流量分配一直是一個技術難點;許多系統都采用電子膨脹閥對每個室內機進行單獨控制并通過分配器和膨脹閥分配流量,如2006年11月29日申請的申請號為200610145015. 2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公布說明書中所公開的方案,就采用對每個室內機都通過一控制調閥模塊用于智能調節所述每個室內機的電子膨脹閥,從而實現一拖多空調冷媒流量的按需分配。又如于2002年10月23日申請并于2007年9月26日授權的申請號為02137580. 1所公布的專利技術專利說明書所公開的方案,也是通過分別控制每個室內機的控制器實施單獨控制到每個室內機的冷媒的流量,從而完成一拖多空調系統的流量分配,并自動調節電子膨脹閥的開啟度和制冷劑流量,使每臺室內機流量分配均勻,從而提高整個空調系統的效率。 通過上述控制方式來控制到每個室內機的冷媒的流量,每個室內機的流量能實現單獨控制,使用精度較高,但相對使用零部件較多,如2006年11月29日申請的申請號為200610145015. 2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公布說明書中所公開的方案每個室內機均單獨配置一個電子膨脹閥及一控制調閥模塊,另外還需要一個分配器。這樣部件數量多,制造成本高,管路連接復雜,同時由于控制電路的數量及閥相應增多,制造成本相應增高。2007年9月26日授權的申請號為02137580. 1所公布的專利技術專利說明書中也一樣存在同樣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部件數量多,制造成本高,管路連接復雜的問題,針對使用2個室內熱交換器或2組換熱器的空調系統或其它制冷系統如帶2個冷凍蒸發器的冷凍冷藏箱等,提供一種控制相對簡單、安裝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較低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 為此,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種電動節流分配機構,包括外殼、輸入接管、2個出口接管及與所述的每個出口接管分別連通的至少1個節流孔,外殼外固定有線圈部件,外殼內有一個閥腔,閥腔與輸入接管相連通,在閥腔的一端固定有一個吸引子,所述閥腔內還有一個能往復動作的動鐵芯及設置在所述吸引子與該動鐵芯之間的回復彈簧,該電動節流分配機構通過動鐵芯的往復動作對所述的節流孔之間進行流量分配。 優選的,所述電動節流分配機構對所述的節流孔之間的流量分配是通過控制所述的動鐵芯往復動作從而使所述的節流孔分別完全導通的時間比例來進行分配的。 可選的,所述電動節流分配機構還包括2個分別與所述的出口接管連通的并同時與閥腔連通的常通節流孔。 可選的,所述的動鐵芯固定有一個滑閥,滑閥與所述的節流孔相對向設置。 可選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還包括一個閥座,所述的至少2個節流孔設置在所述閥座上,所述的滑閥與所述閥座相對向設置,所述的滑閥在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線圈部件通電、斷電的2個工作位置,分別使其中至少一個節流孔完全導通。 可選的,所述的動鐵芯帶有一分別使節流孔的其中一個節流孔完全導通的滑動件。 優選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還包括一個閥座,所述閥座與所述滑動件相對向設置,所述節流孔設置在所述閥座上,所述的滑動件在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線圈部件通電、斷電的2個工作位置,分別使其中至少一個節流孔完全導通。 優選的,所述滑動件與所述閥座的設置節流孔的表面之間存在間隙。 優選的,所述的動鐵芯在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兩個工作位置之間動作時分別在所述的吸引子的內表面及閥座的一個阻擋側面定位。 優選的,在所述動鐵芯或所述閥座的阻擋側面上設置固定有一個減噪塊。 本專利技術適用于帶2臺室內熱交換器或2組換熱器的空調系統或有2組蒸發系統的冷凍冷藏箱使用。本專利技術通過在空調系統或制冷系統中使用一個電動節流分配機構,可以實現控制到每個室內熱交換器或換熱器的冷媒的流量的節流與分配,從而完成一拖二空調系統的室內機的流量分配或一臺包含2組換熱器的空調系統的流量分配及2臺蒸發器等換熱器之間的冷媒的節流與分配,并自動分配到每組室內熱交換器或每組換熱器的制冷劑流量,使2臺室內熱交換器或2組換熱器之間流量分配均勻,使室內機或換熱器充分發揮其換熱作用,減少換熱面積的浪費,從而提高整臺系統的效率,同時替代了原有系統中的膨脹閥及分配器,因此管路連接可以減少,在制造成本降低的同時,控制、安裝連接也更加方便。附圖說明 圖1 :本專利技術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 :本專利技術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 :本專利技術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 :本專利技術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第四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5 :本專利技術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第五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6 :圖5所示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動佚芯的左側視圖; 圖7 :本專利技術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閥座與滑動件的配合的局部示意圖; 圖8 :本專利技術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第六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可以適用于需要節流并進行流量分配的系統中,如家用一拖二的空調、有2個空間的冷凍冷藏箱、及使用2組換熱器的空調等。 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電動節流分配機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電動節流分配機構包括外殼610,外殼610外固定有線圈部件608,另外外殼的一端還固定4有軟磁體材料加工而成的吸引子607,吸引子607與外殼610密封固定,外殼內還有能往復動作的由軟磁體材料加工而成的動鐵芯606、所述動鐵芯606與所述吸引子之間設置的回復彈簧及動鐵芯606上固定連接的傳動元件605,傳動元件605還包括滑閥604,外殼610的另一端密封固定有端蓋610a,端蓋610a與外殼610共同形成閥腔602,端蓋610a也可以是外殼成形時一體形成的,這樣制造成本可以更低;端蓋610a上固定有一輸入接管601,輸入接管601的進口與外殼內的閥腔一直相連通,外殼610內的閥腔中還固定有一閥座603,閥座603設有一平坦底面,在該平坦底面上加工有2個節流孔603a、603b, 2根出口接管609a、609b分別與兩個節流孔連通,2個節流孔603a、603b的通徑遠小于2根出口接管609a、609b的通徑;在電磁線圈部件608不斷被接通或斷開時,所述動鐵芯606就能在電磁力和回復彈簧的彈力下一直不停地往復動作,動鐵芯606在線圈部件通電時與吸引子607相抵觸,而在斷電時與所述閥座的一個阻擋側面相抵觸,動鐵芯606分別在所述的吸引子的內表面及閥座的一個阻擋側面定位,動鐵芯606在該2個位置之間不斷隨線圈的電磁力與回復彈簧的彈簧力而進行往復動作,同時傳動元件605所帶的滑閥604在動鐵芯606動作時一起隨動鐵芯606往復動作從而使2個節流孔的導通的時間比例不同從而完成對兩個節流孔之間的節流流量的分配,同時通過兩根出口接管609a、609b的節流后的流量也得到合理地分配。兩根出口接管609a、609b的流量取決于所對應的兩個節流孔的通徑所形成的通流面積與滑閥604動作后使每個節流孔與閥腔完全導通的時間比例。 為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節流分配機構,包括外殼、輸入接管、2個出口接管及與所述的每個出口接管分別連通的至少1個節流孔,外殼外固定有線圈部件,外殼內有一個閥腔,閥腔與輸入接管相連通,在閥腔的一端固定有一個吸引子,所述閥腔內還有一個能往復動作的動鐵芯及設置在所述吸引子與該動鐵芯之間的回復彈簧,該電動節流分配機構通過動鐵芯的往復動作對所述的節流孔之間進行流量分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梅宴,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