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轉子、馬達以及轉子的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1、具有海爾貝克陣列排列磁鐵的內轉子馬達因其高驅動力等優點,能作為移動體驅動源等廣泛使用。
2、已知一種具有海爾貝克陣列結構內轉子的馬達,其具備:轉子,該轉子具有以中心軸線為中心旋轉的轉子鐵芯和以海爾貝克陣列沿周向排列地粘接固定于轉子鐵芯外周面的多個分段磁鐵;以及在徑向外側與轉子相對的定子。上述轉子中,磁鐵的位置精度會對轉子的磁特性造成較大影響(轉矩不均、齒槽轉矩等)。
3、因此,期望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磁鐵的位置精度、使轉子的磁特性穩定且能夠容易地制造的海爾貝克陣列結構內轉子。
技術實現思路
1、在多個分段磁鐵按照海爾貝克陣列沿周向排列地粘接固定于轉子鐵芯的外周面的轉子中,為了抑制轉子旋轉時磁鐵受到的離心力欲使磁鐵朝徑向外側脫落飛出,考慮設置從徑向外側對磁鐵進行保持的保持部。但是,實際上,在轉子的制造/組裝過程中,由于各磁鐵之間存在相互排斥的作用力,或是在組裝后進行后磁化的過程中,由于磁化時施加大的沖擊,因此,通過粘接劑粘接固定于轉子鐵芯的外周面的磁鐵與轉子鐵芯之間的粘結力會降低,即便從徑向外側對磁鐵進行保持,但仍可能產生因磁鐵的周向位置的偏移而引起的磁鐵位置精度差、齒槽轉矩增加。此外,可能產生因轉子旋轉時產生的作用力和熱量使磁鐵與轉子鐵芯之間的粘結力降低而引起的磁鐵位置精度差、齒槽轉矩增加。
2、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能夠可靠地確保海爾貝克陣列排列磁鐵在轉子鐵芯外周面的位置精度、抑制轉矩
3、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種轉子,具有:
4、環狀的轉子鐵芯;主磁鐵部和副磁鐵部,所述主磁鐵部和所述副磁鐵部在周向上交替排列而組成海爾貝克陣列,所述主磁鐵部由磁化方向沿著所述轉子鐵芯的徑向的一個主磁鐵構成,所述副磁鐵部由周向相鄰的兩個副磁鐵即第一副磁鐵和第二副磁鐵構成,所述第一副磁鐵及所述第二副磁鐵的磁化方向沿著與徑向和周向交叉的方向,所述主磁鐵、所述第一副磁鐵和所述第二副磁鐵分別粘接固定于所述轉子鐵芯的外周面;筒狀保持部,所述筒狀保持部從徑向外側覆蓋并保持所述海爾貝克陣列;以及樹脂部,所述樹脂部由至少局部地填充于周向相鄰的所述第一副磁鐵和所述第二副磁鐵之間的間隙并將該第一副磁鐵和第二副磁鐵粘接的樹脂構成。
5、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式的海爾貝克陣列結構內轉子中,通過采用結合了從徑向外側對海爾貝克陣列進行保持的筒狀保持部以及由填充于周向相鄰的第一副磁鐵和第二副磁鐵之間的間隙的樹脂構成的樹脂部,能夠在抑制磁鐵朝徑向外側脫落飛出的同時,可靠地確保磁鐵在轉子鐵芯外周面的位置精度,抑制轉矩不均、齒槽轉矩。并且,能夠不在轉子鐵芯上設置從周向對副磁鐵進行保持地固定副磁鐵的構造而將副磁鐵以高位置精度固定,能夠通過不在轉子鐵芯上設置從周向對副磁鐵進行保持地固定副磁鐵的構造來使磁鐵的周向寬度變大。此外,與ipm(interior?permanent?magnet:嵌入磁鐵型)結構那樣分段磁鐵的四面用電磁鋼板包圍的結構相比,能夠實現輕量化,例如在用于吸塵器等設備的馬達時,有利于設備整體的輕量化。
6、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式的轉子的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轉子鐵芯的軸向觀察時,所述第一副磁鐵和所述第二副磁鐵之間的間隙的周向上的寬度大于所述主磁鐵和所述副磁鐵之間的間隙的周向上的寬度。
7、根據上述結構,在進行轉子的組裝/制造作業時,能夠進一步可靠地確保磁鐵在轉子鐵芯的外周面的位置精度,而且,與例如副磁鐵部由磁化方向沿著周向的一個副磁鐵構成的情況相比,容易減少磁鐵的材料用量,能夠進一步使轉子輕量化,降低制造成本。
8、本專利技術的第三方式的轉子的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轉子鐵芯的軸向觀察時,所述樹脂填充于周向相鄰的所述第一副磁鐵和所述第二副磁鐵之間的間隙的整個徑向范圍。
9、根據上述結構,能夠進一步可靠地抑制磁鐵的周向位置的偏移。
10、本專利技術的第四方式的轉子的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轉子鐵芯的軸向觀察時,所述第一副磁鐵和所述第二副磁鐵之間的間隙具有:樹脂填充區域,所述樹脂填充區域填充有樹脂;以及樹脂未填充區域,所述樹脂未填充區域未填充樹脂,且位于比所述樹脂填充區域靠徑向外側處。
11、根據上述結構,能夠在確保磁鐵位置精度的同時,降低轉子的制造作業的難度,減少制造工時,提高生產性。
12、本專利技術的第五方式的轉子的特征在于,所述樹脂部包括楔狀構件,所述楔狀構件位于周向相鄰的所述第一副磁鐵和所述第二副磁鐵之間的間隙內,且在周向上與該第一副磁鐵和第二副磁鐵粘接固定。
13、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有效地縮短轉子的制造作業的工時,提高生產性。
14、本專利技術的第六方式的轉子的特征在于,所述筒狀保持部由熱收縮管收縮而成。
15、根據上述結構,能夠容易地安裝筒狀保持部。
16、本專利技術的第七方式的轉子的特征在于,所述筒狀保持部是螺旋狀地纏繞于所述海爾貝克陣列的外周面的線狀物或帶裝物。
17、根據上述結構,能夠容易地安裝筒狀保持部。
18、本專利技術的第八方式的轉子的特征在于,所述筒狀保持部是螺旋狀地纏繞于所述海爾貝克陣列的外周面的線狀物,在所述轉子鐵芯的軸向上,纏繞成螺旋狀的所述線狀物之間配置有粘接劑。
19、根據上述結構,線狀物與粘接劑交纏,由此能夠進一步牢固地固定磁鐵。
20、本專利技術的第九方式的轉子的特征在于,還具有:第二樹脂部,所述第二樹脂部由至少局部地填充于周向相鄰的所述主磁鐵和所述副磁鐵之間的間隙并將該主磁鐵和副磁鐵粘接的第二樹脂構成。
21、根據上述結構,能夠進一步可靠地確保磁鐵在轉子鐵芯外周面的位置精度。
22、本專利技術的第十方式提供一種馬達,其特征在于,具備:上述任一種轉子,所述轉子鐵芯能夠以中心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以及在徑向外側與所述轉子相對的定子。
23、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八方式的馬達,能夠在實現馬達的輕量化、高驅動力的同時使轉子的磁特性穩定,抑制轉矩不均、齒槽轉矩。
24、本專利技術的第十一方式提供一種吸塵器,其特征在于,具備上述馬達。
25、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十一方式的吸塵器,通過具備輕量化、高驅動力、轉子的磁特性穩定的馬達,能夠可靠地實現吸引力的提高、輕量化。
26、本專利技術的第十二方式提供一種轉子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任一種轉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臨時固定工序,通過粘接劑將多個主磁鐵和副磁鐵以在周向上組成海爾貝克陣列的方式排列并臨時固定于轉子鐵芯的外周面,所述副磁鐵包括周向相鄰的第一副磁鐵和第二副磁鐵;樹脂填充工序,對周向相鄰的所述第一副磁鐵和所述第二副磁鐵之間的間隙填充樹脂;以及筒狀保持部安裝工序,將筒狀保持部安裝于所述海爾貝克陣列的外周面。
27、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十二方式的轉子的制造方法,能夠制造能夠可靠地確保海爾貝克陣列排列磁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轉子,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10.一種馬達,其特征在于,具備:
11.一種吸塵器,其特征在于,具備權利要求10所述的馬達。
12.一種轉子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轉子,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其特征在于,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角茂治,松崎豊,久保田了,
申請(專利權)人:日本電產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