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內孔打磨的,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
技術介紹
1、目前,常見的內孔打磨裝置多是利用內撐式裝置,緊貼在孔或管道的內壁,從而對內孔進行快速打磨。但是,在打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磨屑,不便于清理。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旨在便于清理孔內殘留的磨屑。
2、本技術的實施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3、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包括:
4、手持件;
5、連接桿,其一端與所述手持件轉動連接,另一端具有通道;
6、打磨機構,設置在所述手持件的圓周側壁;
7、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連接桿轉動;
8、負壓機構,包括負壓泵和負壓腔室;所述負壓腔室設置在所述手持件上,并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通道。
9、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手持件包括:
10、連接板,與所述連接桿轉動連接;
11、手持桿,設置在所述連接板的頂部;
12、其中,所述負壓腔室設置在所述連接板內。
13、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
14、齒圈,套設在所述連接桿上;
15、齒輪,轉動設置在所述連接板的底部,并與所述齒圈嚙合;
16、電機,驅動所述齒輪轉動。
17、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手持桿具有若干弧形凹槽。
18、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板具有連通所述負壓腔室的開
19、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打磨機構包括若干打磨板和驅動件,若干所述打磨板通過所述驅動件與所述連接桿連接,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打磨板向外側或向內側移動。
20、在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驅動件包括若干伸縮桿,其兩端分別與所述連接桿和所述打磨板連接。
21、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22、本技術的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使用時,操作人員握住手持桿,將連接桿深入孔內,使得打磨機構緊貼于孔的內側壁上,驅動機構驅動打磨機構轉動,從而對內孔進行打磨;打磨完畢后,打磨機構向內側收縮,使得連接桿可以在孔內自由轉動,負壓機構啟動,將孔內殘留的磨屑吸入負壓腔室內。本技術通過上述方案,便于清理孔內殘留的磨屑。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桿具有若干弧形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具有連通所述負壓腔室的開口,所述開口處設有可打開關閉的蓋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機構包括若干打磨板和驅動件,若干所述打磨板通過所述驅動件與所述連接桿連接,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打磨板向外側或向內側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包括若干伸縮桿,其兩端分別與所述連接桿和所述打磨板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桿具有若干弧形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部件內孔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弭珊,吳留青,孫篩俊,李小群,王繼勇,趙軍道,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燁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