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干燥機,具體為真空干燥機系統及干燥機進出料方法。
技術介紹
1、干燥機是指一種利用熱能降低物料水分的機械設備,用于對物體進行干燥操作。干燥機通過加熱使物料中的濕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揮發性液體成分)汽化逸出,以獲得規定濕含量的固體物料。干燥的目的是為了物料使用或進一步加工的需要。按操作壓力,干燥機分為常壓干燥機和真空干燥機兩類,根據操作壓力可分為常壓和減壓(減壓干燥機也稱真空干燥機)。
2、真空干燥機正壓狀態下,需要的烘干溫度高,超過100°c才能使物料中的水分轉化成蒸汽,物料在負壓狀態下,70°c~80°c就產生蒸汽,所以為了減少能源消耗,一般將干燥機內部設置為負壓。
3、現有的干燥機進出料料機構一般直接在干燥機主機上設置相互對應的閥門,通過開關閥門實現物料的進出,一方面設備內部處于負壓狀態,閥門不易打開,另一方面進出料過程中,外界的空氣易進入干燥機主機內部,導致內部氣壓增大,增加能源消耗,同時外界空氣進入干燥機內部可能會導致物料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真空干燥機系統及干燥機進出料方法,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真空干燥機系統,包括:
3、干燥機主機;
4、進料機構,所述進料機構設置在干燥機主機的頂端,用于在保持干燥機主機內部為負壓的狀態下向干燥機主機內部上料;
5、出料機構,所述出料機構設置在干燥機主機的底端
6、布袋除塵器,至少兩個布袋除塵器設置在干燥機主機的頂端,且布袋除塵器的底端與干燥機主機內部連通,用于對尾氣中的粉塵顆粒進行過濾;
7、冷凝組件,所述冷凝組件用于將經過布袋除塵器過濾的水蒸汽抽出進行冷卻;
8、氣液分離器,用于回收冷凝水;
9、真空泵,用于抽出系統的尾氣。
10、進一步地,所述進料機構包括從上至下依次連接的儲料倉、第一過渡倉和進料口,所述儲料倉和第一過渡倉之間設置有第一卸料閥,所述第一過渡倉和進料口之間設置有第二卸料閥,所述進料口與干燥機主機內部連通,所述第一過渡倉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補氣閥,所述第一過渡倉的另一側通過連接管與干燥機主機內部連通,且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一氣相平衡閥,用于將第一過渡倉內部氣壓調節至干燥機主機內部氣壓一致。
11、進一步地,所述出料機構包括從上至下依次連接的出料管和第二過渡倉,所述出料管與干燥機主機內部連通,所述出料管和第二過渡倉之間設置有第三卸料閥,所述第二過渡倉的底端設置有第二卸料閥,所述第二過渡倉的一側設置有第二補氣閥,所述第二過渡倉的另一側通過連接管與干燥機主機內部連通,且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一補氣閥,用于將第二過渡倉內部氣壓調節至與干燥機主機內部氣壓一致。
12、進一步地,所述布袋除塵器的數量設置有兩個,兩個布袋除塵器交替作業。
13、進一步地,所述布袋除塵器的側壁上均設置有加熱夾套,用于對布袋除塵器進行加熱。
14、進一步地,所述布袋除塵器內部均通過管道連接蒸汽源,且管道上均設置有閥門,用于滅火。
15、進一步地,所述冷凝組件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且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內部的氣體流道通過管道首尾連接,所述第一冷凝器內部的冷媒溫度低于第二冷凝器內部的冷媒溫度,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底端的冷凝水出液口與氣液分離器連通。
16、進一步地,所述氣液分離器底端排液口并聯設置有兩個排液泵,且兩個排液泵的輸入端均設置有閥門,兩個所述排液泵的輸出端均設置有止回閥。
17、一種干燥機進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8、打開第一補氣閥向第一過渡倉內部補充氮氣,直至第一過渡倉和儲料倉內部氣壓平衡;
19、打開第一卸料閥,令儲料倉內部的物料進入第一過渡倉內部,關閉第一卸料閥;
20、打開第一氣相平衡閥,直至第一過渡倉和干燥機主機內部氣壓平衡;
21、打開第二卸料閥,令第一過渡倉內部的物料通過進料口進入干燥機主機內部。
22、一種干燥機出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3、打開第二氣相平衡閥,直至第二過渡倉與干燥機主機內部氣壓平衡;
24、打開第三卸料閥,令干燥機主機內部的物料進入第二過渡倉內部,再關閉第三卸料閥;
25、打開第二補氣閥向第二過渡倉內部補充氮氣,直至第二過渡倉與外部氣壓平衡;
26、打開第二卸料閥進行下料。
2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真空干燥機系統及干燥機進出料方法
28、通過設置進料機構和出料機構可以在令干燥機內部保持負壓的狀態下進行上下料,更加節能環保,同時避免物料污染;
29、通過設置兩個布袋除塵器,兩個布袋除塵器可不間斷交替進行作業,提高工作效率,在布袋除塵器上設有連接蒸汽源的管道,在尾氣溫度過高時可以自動對布袋除塵器進行滅火,提高安全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機構(2)包括從上至下依次連接的儲料倉(201)、第一過渡倉(202)和進料口(203),所述儲料倉(201)和第一過渡倉(202)之間設置有第一卸料閥(204),所述第一過渡倉(202)和進料口(203)之間設置有第二卸料閥(205),所述進料口(203)與干燥機主機(1)內部連通,所述第一過渡倉(20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補氣閥(206),所述第一過渡倉(202)的另一側通過連接管與干燥機主機(1)內部連通,且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一氣相平衡閥(207),用于將第一過渡倉(202)內部氣壓調節至干燥機主機(1)內部氣壓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機構(3)包括從上至下依次連接的出料管(301)和第二過渡倉(302),所述出料管(301)與干燥機主機(1)內部連通,所述出料管(301)和第二過渡倉(302)之間設置有第三卸料閥(303),所述第二過渡倉(302)的底端設置有第二卸料閥(304),所述第二過渡倉(302)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塵器(4)的數量設置有兩個,兩個布袋除塵器(4)交替作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塵器(4)的側壁上均設置有加熱夾套,用于對布袋除塵器(4)進行加熱。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塵器(4)內部均通過管道連接蒸汽源,且管道上均設置有閥門,用于滅火。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組件(5)包括第一冷凝器(501)和第二冷凝器(502),且第一冷凝器(501)和第二冷凝器(502)內部的氣體流道通過管道首尾連接,所述第一冷凝器(501)內部的冷媒溫度低于第二冷凝器(502)內部的冷媒溫度,所述第一冷凝器(501)和第二冷凝器(502)底端的冷凝水出液口與氣液分離器(6)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液分離器(6)底端排液口并聯設置有兩個排液泵,且兩個排液泵的輸入端均設置有閥門,兩個所述排液泵的輸出端均設置有止回閥。
9.一種應用于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的干燥機進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0.一種應用于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的干燥機出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機構(2)包括從上至下依次連接的儲料倉(201)、第一過渡倉(202)和進料口(203),所述儲料倉(201)和第一過渡倉(202)之間設置有第一卸料閥(204),所述第一過渡倉(202)和進料口(203)之間設置有第二卸料閥(205),所述進料口(203)與干燥機主機(1)內部連通,所述第一過渡倉(20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補氣閥(206),所述第一過渡倉(202)的另一側通過連接管與干燥機主機(1)內部連通,且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一氣相平衡閥(207),用于將第一過渡倉(202)內部氣壓調節至干燥機主機(1)內部氣壓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干燥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機構(3)包括從上至下依次連接的出料管(301)和第二過渡倉(302),所述出料管(301)與干燥機主機(1)內部連通,所述出料管(301)和第二過渡倉(302)之間設置有第三卸料閥(303),所述第二過渡倉(302)的底端設置有第二卸料閥(304),所述第二過渡倉(302)的一側設置有第二補氣閥(305),所述第二過渡倉(302)的另一側通過連接管與干燥機主機(1)內部連通,且連接管上設置有第一補氣閥(206),用于將第二過渡倉(302)內部氣壓調節至與干燥機主機(1)內部氣壓一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心江,劉凱,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益民干燥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