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風扇,具體為一種無葉手持風扇。
技術介紹
1、在夏天外出或戶外活動時,天氣較為炎熱,且會存在沒有空調的情形,為了方便隨時納涼,便攜式風扇應運而生,且由于其方便攜帶且可以隨時使用而廣受歡迎。
2、目前便攜式風扇大多為手持風扇、掛脖風扇、口袋風扇、腰帶風扇等等,這類風扇大多都是在扇葉組件外部罩設鏤空網罩,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鏤空網罩筋條較為薄弱,在受到較大力度的撞擊時會存在斷裂的現像,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尤其需要特別禁止兒童使用。
3、為了克服以上便攜式風扇存在的缺陷,也有部份風扇把扇葉組隱藏在殼體內部,通過無葉的方式向外送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無葉風扇大多存在風力弱,且噪音大的缺陷,嚴重降低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感,也因而導致實際入市的便攜式無葉風扇少之又少。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葉手持風扇,通過優化風道結構,使得無葉風扇實現高速吹風和靜音工作,解決了上述
技術介紹
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無葉手持風扇,包括導風件和驅風扇葉組,所述導風件內部成型有風道,所述驅風扇葉組吹風方向朝向所述風道進風口設置,所述風道的側壁上設置有出風口,所述驅風扇葉組運轉產生的風經所述風道后從所述出風口向外吹出,所述風道內設置有造型板,所述造型板在所述風道內構造成第一子風道和第二子風道,所述第一子風道和第二子風道側壁上均設置有出風口,所述第一子風道橫截面自所述驅風扇葉組朝向遠離所述驅風扇葉組一端逐漸縮小,所述
3、優選地,所述造型板為u型板,所述第一子風道和第二子風道組合形成u型風道。
4、優選地,所述造型板為v型板,所述第一子風道和第二子風道組合形成v型風道。
5、優選地,所述第一子風道和第二子風道內壁均設置有聚風曲面,所述聚風曲面朝向與其鄰近的出風口所在一側設置,所述聚風曲面沿風道長度方向延伸設置。
6、優選地,所述出風口內側邊緣設置為圓倒角邊,所述出風口外側邊緣向外延伸形成圍邊,使出風口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通道。
7、優選地,所述導風件后側壁面部份殼體垂直向外延伸形成承載板。
8、優選地,所述導風件包括相互蓋合連接的導風件上殼和導風件下殼,所述導風件上殼和導風件下殼之間形成所述風道,所述導風件下殼位于所述風道進風口外側連體設置有風扇腔,所述驅風扇葉組設置于所述風扇腔內。
9、優選地,所述導風件設置于風扇殼體內,所述風扇殼體包括前蓋板、前殼、后殼、后蓋板和底部蓋板,所述前殼、后殼和底部蓋板相互圍合形成容腔,所述導風件設置于所述容腔內,所述前蓋板蓋裝于所述前殼前側,所述后蓋板蓋裝于所述后殼后側,所述風扇殼體上對應所述導風件出風口位置處對應開設有通孔,對應于所述驅風扇葉組進風端位置處開設有進風孔。
10、優選地,所述風扇殼體內設置有相互電性連接的蓄電池和電路板組件,所述電路板組件上電性連接設置有usb接口和控制按鍵,所述usb接口和控制按鍵設置于風扇殼體預設的通孔中,并從通孔向外伸出。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2、本技術,通過造型板把風道構造成多條子風道,同時設置子風道結構為橫截面自驅風扇葉組朝向遠離所述驅風扇葉組一端逐漸縮小的增壓結構,在實現較大面積受風的同時,也起到了較好的聚風增壓效果,實現從出風口吹出的風風壓大幅提升,能有效地提升吹風納涼效果;風道內設置有朝向出風口一側設置的聚風曲面、出風口內側邊緣設置為圓倒角邊,兩者配合能起到緩和聚風沖擊,從而減小聚風增壓時產生的噪音,最終使得無葉風扇達到高速吹風和靜音工作的目標。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無葉手持風扇,包括導風件(4)和驅風扇葉組(3),所述導風件內部成型有風道(43),所述驅風扇葉組(3)吹風方向朝向所述風道(43)進風口(44)設置,所述風道(43)的側壁上設置有出風口(45),所述驅風扇葉組(3)運轉產生的風經所述風道(43)后從所述出風口(45)向外吹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43)內設置有造型板(46),所述造型板(46)在所述風道(43)內構造成第一子風道(47)和第二子風道(48),所述第一子風道(47)和第二子風道(48)側壁上均設置有出風口(45),所述第一子風道(47)橫截面自所述驅風扇葉組(3)朝向遠離所述驅風扇葉組(3)一端逐漸縮小,所述第二子風道(48)橫截面自所述驅風扇葉組(3)朝向遠離所述驅風扇葉組(3)一端逐漸縮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葉手持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板(46)為U型板,所述第一子風道(47)和第二子風道(48)組合形成U型風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葉手持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板(46)為V型板,所述第一子風道(47)和第二子風道(48)組合形成V型風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葉手持風扇,包括導風件(4)和驅風扇葉組(3),所述導風件內部成型有風道(43),所述驅風扇葉組(3)吹風方向朝向所述風道(43)進風口(44)設置,所述風道(43)的側壁上設置有出風口(45),所述驅風扇葉組(3)運轉產生的風經所述風道(43)后從所述出風口(45)向外吹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43)內設置有造型板(46),所述造型板(46)在所述風道(43)內構造成第一子風道(47)和第二子風道(48),所述第一子風道(47)和第二子風道(48)側壁上均設置有出風口(45),所述第一子風道(47)橫截面自所述驅風扇葉組(3)朝向遠離所述驅風扇葉組(3)一端逐漸縮小,所述第二子風道(48)橫截面自所述驅風扇葉組(3)朝向遠離所述驅風扇葉組(3)一端逐漸縮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葉手持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板(46)為u型板,所述第一子風道(47)和第二子風道(48)組合形成u型風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葉手持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板(46)為v型板,所述第一子風道(47)和第二子風道(48)組合形成v型風道。
4.根據權利要求1、2、3任何一項所述的一種無葉手持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風道(47)和第二子風道(48)內壁均設置有聚風曲面(421),所述聚風曲面(421)朝向與其鄰近的出風口(45)所在一側設置,所述聚風曲面(421)沿風道(43)長度方向延伸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葉手持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45)內側邊緣設置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俊杰,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科斯佳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