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負載,具體涉及一種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
技術介紹
1、在磁約束聚變裝置中回旋管是實現電子回旋共振加熱(ecrh)的波源。單支回旋管在磁約束聚變裝置中,會產生近兆瓦的毫米波能量,在回旋管調試老煉過程中也會產生幾十千瓦到幾百千瓦的功率。回旋管交付聚變裝置使用前需大量老煉實驗,在老煉過程中其主要采用功率負載對其能量吸收。目前主流負載分為兩種,即干負載和水負載,干負載由于功率容量較小,主要應用于小功率微波吸收;水負載則是利用水對微波、毫米波能量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將微波、毫米波能量轉換為熱能,通過管路將熱能帶出,特點為功率容量大,因此適用于高功率回旋管輸出能量吸收。
2、在現有技術中,在水負載的設計上一般著重于微波、毫米波能量最大化吸收上,對波源的保護有所欠缺;高功率回旋管輸出窗材料為金剛石,價格較為昂貴,而在回旋管老煉過程中易出現不穩定狀態,且輸出功率較大,極易造成輸出窗、管內部件損傷,最終導致回旋管無法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解決以下技術問題:
2、如何防止高功率回旋管在老煉過程中產生損傷?
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4、一種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包括波導,所述波導包括相連的監測波導段和抽真空波導段,其中,監測波導段遠離抽真空波導段的一端設置有弧光探測端口以及窗片溫度監測端口,抽真空波導段遠離監測波導段的一端連接有毫
5、弧光探測端口上安裝有光纖傳感器,窗片溫度監測端口上安裝有窗片溫度傳感器,所述光纖傳感器與窗片溫度傳感器均與高壓控制系統通信連接。
6、在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抽真空波導段上安裝有真空抽口,所述真空抽口與抽真空機構連接。
7、在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抽真空機構為分子泵機組,所述真空抽口通過波紋管與分子泵機組連接。
8、在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毫米波吸收腔體包括多段式陶瓷筒以及連接于多段式陶瓷筒一端的密封板,多段式陶瓷筒的另一端密封連接有反射鏡;
9、在密封板上安裝有頻譜監測端口,且抽真空波導段遠離監測波導段的一端與密封板連接相通。
10、在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多段式陶瓷筒包括多個陶瓷筒單元,多個陶瓷筒單元通過陶瓷金屬化封接、氬弧焊接技術依次相連。
11、在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反射鏡的頂端為圓錐形,其余為弧面。
12、在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頻譜監測端口為矩形口,且采用藍寶石窗片密封。
13、在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方案中:水冷卻機構包括設置在毫米波吸收腔體外層的冷卻外筒,冷卻外筒的一端與密封板密封連接,另一端密封連接有堵板;所述毫米波吸收腔體遠離密封板的一端與冷卻外筒內壁固定連接;
14、在冷卻外筒上設置有進出水機構,用以在毫米波吸收腔體外壁與冷卻外筒內壁之間形成循環水通道。
15、在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進出水機構包括進水端口,所述進水端口與堵板連接相通,進水端口上安裝有進水溫度傳感器;還包括出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與冷卻外筒遠離堵板的一端側壁連接相通,出水端口上安裝有出水溫度傳感器。
16、在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冷卻外筒底部安裝有支撐座。
17、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18、在使用本專利技術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時,由抽真空波導段上真空抽口將毫米波吸收腔體空氣排出,監測波導段遠離抽真空波導段的一端與回旋管輸出窗對接,中間放置無氧銅密封墊片,光纖傳感器通過真空隔離窗片對輸出窗的窗片進行監測,一旦回旋管出現不穩定狀態,例如窗片打火、管內打火等現象,光纖傳感器可以受到感應并將感應信號傳遞至高壓控制系統,使高壓控制系統自動關停回旋管的高壓輸入,從而達到保護回旋管各個部件的目的。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導(100),所述波導(100)包括相連的監測波導段(101)和抽真空波導段(102),其中,監測波導段(101)遠離抽真空波導段(102)的一端設置有弧光探測端口(1011)以及窗片溫度監測端口(1012),抽真空波導段(102)遠離監測波導段(101)的一端連接有毫米波吸收腔體(200),毫米波吸收腔體(200)外層設置有水冷卻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波導段(102)上安裝有真空抽口(1021),所述真空抽口(1021)與抽真空機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機構為分子泵機組,所述真空抽口(1021)通過波紋管與分子泵機組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吸收腔體(200)包括多段式陶瓷筒以及連接于多段式陶瓷筒一端的密封板,多段式陶瓷筒的另一端密封連接有反射鏡(50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旋管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鏡(500)的頂端為圓錐形,其余為弧面。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頻譜監測端口(400)為矩形口,且采用藍寶石窗片密封。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卻機構包括設置于毫米波吸收腔體(200)外層的冷卻外筒(300),冷卻外筒(300)的一端與密封板密封連接,另一端密封連接有堵板;所述毫米波吸收腔體(200)遠離密封板的一端與冷卻外筒(300)內壁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出水機構包括進水端口(301),所述進水端口(301)與堵板連接相通,進水端口(301)上安裝有進水溫度傳感器(302);還包括出水端口(303),所述出水端口(303)與冷卻外筒(300)遠離堵板的一端側壁連接相通,出水端口(303)上安裝有出水溫度傳感器(304)。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外筒(300)底部安裝有支撐座(60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導(100),所述波導(100)包括相連的監測波導段(101)和抽真空波導段(102),其中,監測波導段(101)遠離抽真空波導段(102)的一端設置有弧光探測端口(1011)以及窗片溫度監測端口(1012),抽真空波導段(102)遠離監測波導段(101)的一端連接有毫米波吸收腔體(200),毫米波吸收腔體(200)外層設置有水冷卻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波導段(102)上安裝有真空抽口(1021),所述真空抽口(1021)與抽真空機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機構為分子泵機組,所述真空抽口(1021)通過波紋管與分子泵機組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吸收腔體(200)包括多段式陶瓷筒以及連接于多段式陶瓷筒一端的密封板,多段式陶瓷筒的另一端密封連接有反射鏡(50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旋管性能調試用保護型吸收負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式陶瓷筒包括多個陶瓷筒單元,多個陶瓷筒單元通過陶瓷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吉祥,劉本田,陳波,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實驗室,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