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吲哚類先導化合物制備,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的吲哚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1、軸手性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是很多具有重要生理學功能的抗生素、抗腫瘤藥物分子的重要來源。如biphenomycina是一種環(huán)肽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具有明顯的抗菌活性;生物堿dioncophylline?c展現(xiàn)出良好的體內外抗瘧特性。同時,軸手性化合物也是手性配體和催化劑的重要來源,例如binap和binol常作為配體和催化劑用于不對稱催化反應。基于此,構建軸手性化合物長期以來吸引著有機合成化學家的廣泛關注,成為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2、近年來,由于催化劑骨架設計以及藥物開發(fā)的需要,國內外化學家專注于發(fā)展新型的軸手性結構,烯烴軸手性化合物、含有吲哚結構的軸手性化合物被相繼成功合成。雖然烯烴軸手性化合物以及含有吲哚結構的軸手性化合物被相繼成功合成,但是仍然缺乏高效的有機催化模式構建具有新骨架的烯烴軸手性化合物;同時,由于帶有五元環(huán)阻轉異構體因其旋轉能壘較小,構象不夠穩(wěn)定,烯烴軸手性化合物中c-c鍵軸的旋轉能壘較低,易消旋化,且很難控制反應的立體選擇性。因此,到目前為止,含有吲哚骨架同時具有雙五元環(huán)結構的烯烴軸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還鮮有報道。為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具有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的吲哚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的吲哚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有效解決了現(xiàn)有軸手性芳基烯烴
2、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的吲哚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以式ⅰ或式ⅱ的不飽和醛類化合物與式ⅲ的吲哚類化合物為原料,采用一步法,在溶劑中于手性咪唑啉酮類催化劑作用下進行環(huán)化反應,得到具有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的吲哚類化合物,其合成路線如下:
4、其中,r1為鹵素或氫;r2為(c1~c4)烷基、鹵素、苯基、二苯甲基或氫;r3為(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氫;r4為鹵素、(c1~c4)烷氧基或氫;r5為(c1~c4)烷氧基、芐氧基、鹵素、(c1~c4)烷基或氫;r6為烷基、鹵素或烷氧基。
5、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手性咪唑啉酮類催化劑為咪唑烷酮鹽酸鹽或手性脯氨酸衍生物鹽酸鹽。
6、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手性咪唑啉酮類催化劑的結構式具體為:
7、
8、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不飽和醛類化合物、吲哚類化合物與手性咪唑啉酮類催化劑的摩爾比為1:1.5~2.5:0.1~0.15。
9、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反應的溫度為20~40℃,時間為0.5~6h。
10、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反應的體系中還加入了苯甲酸,所述不飽和醛類化合物與苯甲酸的摩爾比為1:0.3~0.6。
11、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環(huán)化反應停止后,得到粗產物,將所述粗產物采用體積比為3:1的正己烷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液進行洗脫,得到軸手性芳基烯烴化合物。
12、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鹵素原子為氟、氯或溴。
13、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c1~c4烷基為甲基。
14、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軸手性芳基烯烴化合物的結構式為:
15、
16、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吲哚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以不飽和醛類化合物、吲哚類化合物為原料置于溶劑中,并加入咪唑啉酮類化合物為催化劑,于20~40℃下進行環(huán)化反應,得到具有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的吲哚類化合物。本專利技術設計合成了一類含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的吲哚類化合物,反應過程簡單,不會對環(huán)境產生負擔。本專利技術制備的含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的吲哚類化合物結構新穎,為新藥物的創(chuàng)制提供了新的高效候選途徑。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具有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的吲哚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咪唑啉酮類催化劑為咪唑烷酮鹽酸鹽或手性脯氨酸衍生物鹽酸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咪唑啉酮類催化劑的結構式具體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飽和醛類化合物、吲哚類化合物與手性咪唑啉酮類催化劑的摩爾比為1:1.5~2.5:0.1~0.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的溫度為20~40℃,時間為0.5~6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的體系中還加入了苯甲酸,所述不飽和醛類化合物與苯甲酸的摩爾比為1:0.3~0.6。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化反應停止后,得到粗產物,將所述粗產物采用正己烷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液進行洗脫,得到軸手性芳基烯烴化合物。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鹵素原子為氟、氯或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軸手性芳基烯烴結構的吲哚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咪唑啉酮類催化劑為咪唑烷酮鹽酸鹽或手性脯氨酸衍生物鹽酸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咪唑啉酮類催化劑的結構式具體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飽和醛類化合物、吲哚類化合物與手性咪唑啉酮類催化劑的摩爾比為1:1.5~2.5:0.1~0.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的溫度為20~40℃,時間為0.5~6h。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毛輝,劉振香,蔡淑萍,邵玲莉,倪航程,刁銀軍,徐颯,
申請(專利權)人: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