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膠帶,具體地,涉及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1、汽車線束膠帶專用于汽車工業線束纏繞,其作用為捆扎導線、保護導線、做絕緣保護層、吸音降噪、標識標記、固定等。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和終端需求的變化,不同功能部位的導線束對膠帶的使用和膠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汽車線束中使用的膠帶,其耐溫性、阻燃性、降噪性、導線的相容性、耐磨性、低揮發性、耐油污、耐腐蝕等特性是其關鍵的性能。在一個車體上不同位置由于應用環境溫度不同,導致不同位置的線束用膠帶所需的耐溫等級不同。在汽車內飾應用所需求溫度等級85~105℃,但是在發動機艙內最高應用溫度可達到140℃。以汽車線束行業常用標準mercedes-benz公司mbn?lv312-1中定義為例,其根據線束膠帶的耐溫特性定義了a、b、c、d、e五個不同等級,如下表1所示,分別對應在-40℃~85℃,-40℃~105℃,-40℃~125℃,-40℃~150℃,-40℃~175℃連續老化3000h長期應用保持性能穩定。
3、
4、但是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線束膠帶受產品性能限制耐高溫性能不足,在汽車發動機艙高溫環境持續使用時,容易出現性能明顯下降從而造成安全隱患。此外,現有技術中的汽車線束膠帶在實施mbn?lv312-1標準所示熱老化測試過程時,膠水組分中的小分子組分易揮發和遷移至布基材料纖維里,致使布基材料脆化從而減弱了布基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同時膠水滲透和較多膠水的涂覆也會帶來氣味問題,另外,膠水中組分遷移和空氣氧化造成了膠水粘
5、因此亟需一種經濟可行的方式提升現有產品的耐高溫性能并同時能滿足主機廠關于長時間老化的性能測試。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現有的汽車線束膠帶在150-200℃下長期耐高溫性能較差的技術問題。
2、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3、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將壓敏膠水層經刮刀或者狹縫涂布方式涂布在復合布基材料表面,收卷、分切,得到汽車線束膠帶。
5、進一步地,所述壓敏膠水層由乳液型聚丙烯酸粘合劑、熱熔型聚丙烯酸酯粘合劑、溶劑型聚丙烯酸酯粘合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涂覆得到。
6、進一步地,所述壓敏膠水層的厚度為40-120um。
7、進一步地,所述壓敏膠水層的厚度優選為60-70um。
8、進一步地,所述壓敏膠水層的克重為40-120g/m2。
9、進一步地,所述壓敏膠水層的克重優選為60-70g/m2。
10、進一步地,所述汽車線束膠帶的厚度為52-240um。
11、進一步地,所述汽車線束膠帶的厚度優選為110-148um。
12、進一步地,所述復合布基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3、將涂布前的布基材料表面電暈處理,以增加極性和涂層的附著性;再采用網紋輥涂布基材料的方式或者采用將布基材料浸入阻隔涂層液體中的方式,使阻隔涂層吸附在布基材料表面;最后將經過涂布的布基材料于80-130℃高溫烘箱中干燥2-10min,得到復合布基材料。
14、進一步地,所述布基材料為聚酯紗線、聚酰胺紗線、聚烯烴紗線、粘膠纖維紗線、棉紗線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紡紗線。
15、通過機織的方式將經紗和緯紗交錯編織而成布基材料,其具有較高的強度、耐溫性和耐磨性,在汽車線束膠帶行業被廣泛使用。
16、進一步地,所述布基材料沿經向的線數為30至70/cm、沿緯向的線數為10至40/cm。
17、進一步地,所述布基材料沿經向的線數為40至50/cm,沿緯向的線數為25至30/cm。
18、進一步地,所述阻隔涂層液體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原料:
19、pva(聚乙烯醇)水溶液70-90%、交聯劑3-29.7%、催化劑0.1-5%、潤濕劑0.1-2%、消泡劑0.1-2%。
20、進一步地,所述pva水溶液由pva樹脂在90℃水中溶解并冷卻至室溫所制得,最終固含量為5-20%。
21、pva樹脂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pva樹脂能快速溶解于水中,形成穩定膠體,具有高阻氧、阻油性能,同時也是一種易降解無污染的環保型產品,因此被大量應用于生產涂料、粘合劑、紙品加工劑、乳化劑、分散劑、薄膜等產品。
22、進一步地,所述pva樹脂醇解度大于90%,數均分子量為100000-300000。
23、進一步地,所述pva樹脂結構單元如下所示:
24、其中,m和n分別為乙烯醇和乙酸乙烯酯的平均聚合度。
25、進一步地,所述交聯劑為戊二醛、硼酸、富馬酸酐和水性異氰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26、進一步地,所述潤濕劑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有機硅類潤濕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27、潤濕劑用于改善阻隔涂層在布基材料表面的鋪展性能。
28、進一步地,所述消泡劑為磷酸酯類消泡劑、有機硅類消泡劑、硬脂酸鈉或辛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29、消泡劑用于消除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微泡。
30、進一步地,所述催化劑為有機酸催化劑、無機酸催化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31、進一步地,所述阻隔涂層液體通過如下步驟制備:
32、按質量百分比稱取各原料,將pva樹脂加水常溫攪拌1-3h,然后升溫至90℃繼續攪拌1-3h,待樹脂充分溶解后冷卻至室溫,得到pva水溶液;隨后在pva水溶液中緩慢加入交聯劑,繼續攪拌0.5-1h;接著再加入潤濕劑和消泡劑,并持續攪拌0.5-1h;最后加入催化劑并持續攪拌10-20min,調整ph值至2-5,得到阻隔涂層液體。
33、進一步地,所述阻隔涂層占復合布基材料的干重為1-50g/m2。
34、進一步地,所述阻隔涂層占復合布基材料的干重優選為1-10g/m2。
35、本專利技術還公開有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該汽車線束膠帶根據上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制備而成。
36、本專利技術基于pva樹脂高阻隔的性能基礎上,在布基材料上吸附阻隔涂層后,再通過進一步地高溫處理交聯,能夠阻隔壓敏膠水層中揮發組分和空氣中氧氣對布基材料的破壞,進而使得汽車線束膠帶具有更高的耐溫性和阻隔小分子等性能,解決了現有的汽車線束膠帶在150-200℃下長期耐高溫性能較差的技術問題。
37、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38、1、阻隔涂層的引入能顯著減少壓敏膠水層中揮發組分和空氣中氧氣對布基材料的氧化,從而有效提升汽車線束膠帶的耐高溫老化性能;
39、2、阻隔涂層能有效減少粘合劑在布基材料中的滲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敏膠水層由乳液型聚丙烯酸粘合劑、熱熔型聚丙烯酸酯粘合劑、溶劑型聚丙烯酸酯粘合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涂覆得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敏膠水層的厚度為40-120um,壓敏膠水層的克重為40-120g/m2,汽車線束膠帶的厚度為52-240um,阻隔涂層占復合布基材料的干重為1-50g/m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敏膠水層的厚度為60-70um;壓敏膠水層的克重為60-70g/m2;汽車線束膠帶的厚度為110-148um;阻隔涂層占復合布基材料的干重為1-10g/m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基材料為聚酯紗線、聚酰胺紗線、聚烯烴紗線、粘膠纖維紗線、棉紗線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紡紗線,所述布基材料沿經向的線數為30至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基材料沿經向的線數為40至50/cm,沿緯向的線數為25至30/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VA水溶液由PVA樹脂在90℃水中溶解并冷卻至室溫所制得,最終固含量為5-20%,PVA樹脂醇解度大于90%,數均分子量為100000-300000,PVA樹脂結構單元如下所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聯劑為戊二醛、硼酸、富馬酸酐和水性異氰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潤濕劑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有機硅類潤濕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消泡劑為磷酸酯類消泡劑、有機硅類消泡劑、硬脂酸鈉或辛醇中的一種或幾種;催化劑為有機酸催化劑、無機酸催化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9.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其特征在于,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制備而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敏膠水層由乳液型聚丙烯酸粘合劑、熱熔型聚丙烯酸酯粘合劑、溶劑型聚丙烯酸酯粘合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涂覆得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敏膠水層的厚度為40-120um,壓敏膠水層的克重為40-120g/m2,汽車線束膠帶的厚度為52-240um,阻隔涂層占復合布基材料的干重為1-50g/m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敏膠水層的厚度為60-70um;壓敏膠水層的克重為60-70g/m2;汽車線束膠帶的厚度為110-148um;阻隔涂層占復合布基材料的干重為1-10g/m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阻隔涂層的汽車線束膠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基材料為聚酯紗線、聚酰胺紗線、聚烯烴紗線、粘膠纖維紗線、棉紗線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紡紗線,所述布基材料...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元華,胡佳,孫建泉,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凱密科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