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型刀具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面向鈦合金加工的新型刀具微刃結構。
技術介紹
鈦合金由于高比強度、耐腐蝕性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和生物醫學領域, 但是它是一種典型的難加工材料。加工過程中的高切削溫度和形成的鋸齒狀切屑對刀具壽 命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在保證加工效率的前提下,需要優化刀具的結構參數以提高切削效 果和刀具壽命。由于鈦合金加工刀具的損壞基本上都是從刃口部位開始,因此刀具刃口的 微觀結構設計對于提高刀具壽命具有重要的意義。傳統設計對刀具的宏觀結構參數比較關 注,但是往往忽略了刃口的微觀結構設計,導致刀具宏觀結構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鈦合金刀具設計在微刃結構設計方面的不足,通過大量的理論分 析和實驗驗證,提出一種面向鈦合金加工的新型刀具微刃結構,它可有效延長刀具壽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實現的一種面向鈦合金加工的新型刀具微刃結構,所述刀具端部設有多個沿圓周方向分 布的刀具微刃,每個刀具微刃的刀具前角Y為15° 25°,刀具后角α為5° ^10° ;刀具 刃 口半徑 r 在 15μπΓ30μπι。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制造簡便,工藝便于控制,針對粗、精不同的加工條件 可以選擇不同的結構參數取得最好的應用效果,可以顯著提高鈦合金加工中刀具的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刀具結構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2中局部放大部位的刀刃加工時的結構圖;圖4為圖2中局部放大部位的倒棱加工時的結構圖;圖5為圖2中局部放大部位的刀具鈍化后的結構圖。其中,1.刀具微刃,2.刀具前角Υ,3.刀具后角α,4.刃口半徑r。具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面向鈦合金加工的新型刀具微刃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刀具端部設有多個沿圓周方向分布的刀具微刃,每個刀具微刃的刀具前角γ為15°~25°,刀具后角α為5°~10°;刀具刃口半徑r在15μm~30μm。
【技術特征摘要】
一種面向鈦合金加工的新型刀具微刃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刀具端部設有多個沿圓周方向分布的刀具微刃,每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劍峰,孫杰,姜峰,湯立民,宋良煜,楊文霞,
申請(專利權)人:李劍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8[中國|濟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