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立式輥磨機,具體涉及一種生料立磨用噴水裝置。
技術介紹
1、立式輥磨機,電機經由減速機帶動磨盤的轉動,物料喂入后落在磨盤中央,同時窯尾廢氣熱風從進風口進入磨內。磨盤轉動,離心力使得物料向邊緣移動,后被磨輥碾壓而進一步粉碎,這期間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粉碎后的物料在磨盤的邊緣被高速氣流帶起,大顆粒會再落到磨盤上重新進行粉磨,氣流中物料經過上部分離器時,在旋轉轉子作用下,粗粉從錐斗落到磨盤重新粉磨,合格細粉隨氣流一起出磨,通過收塵裝置收集,即為產品。
2、立磨用噴水裝置在此期間主要有兩個作用,一般而言一是降低磨內溫度,二是通過增大水分穩定了料層。粉磨的時候會產生熱量,同時通入的窯尾廢氣也有大量的熱量。料層在運動時候會形成粉塵狀,噴入水的量也需控制,保證在降輥子后粉磨中時磨機振動平穩。
3、通常立磨噴水裝置只設有閥門的開關來決定噴入水量的多少,無法對出水角度進行調整,導致噴水范圍受限,未能將水均勻地噴灑到磨盤上,無法與磨粒均勻的混合,從而影響立磨加工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技術目的:針對上述現有立磨噴水裝置存在的不足,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能夠對噴水角度靈活調整的生料立磨用噴水裝置。
2、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生料立磨用噴水裝置,包括外噴水管以及同心設置在外噴水管內的內噴水管,所述內噴水管可移動的設置在外噴水管內,所述外噴水管和內噴水管上均設置噴水口,內噴水管和外噴水管上的噴水口相對應。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生料立磨用噴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噴水管(1)以及同心設置在外噴水管(1)內的內噴水管(2),所述內噴水管(2)可移動的設置在外噴水管(1)內,所述外噴水管(1)和內噴水管(2)上均設置噴水口(3),內噴水管(2)和外噴水管(1)上的噴水口(3)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料立磨用噴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噴水管(2)的端部連接有活動軸(4),內噴水管(2)與活動軸(4)連接的一端采用封閉結構,另一端與水源連通,通過活動軸(4)帶動內噴水管(2)在外噴水管(1)上沿軸向前后移動調整噴水角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生料立磨用噴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軸(4)與步進絲桿升降電機的驅動端連接,通過步進絲桿升降電機帶動活動軸(4)及連接的內噴水管(2)上下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料立磨用噴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噴水管(1)通過焊接在管壁上的固定架(5)沿豎直方向固定在立磨上,噴水口(3)朝向立磨內部所在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料立磨用噴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水口(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料立磨用噴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噴水管(1)以及同心設置在外噴水管(1)內的內噴水管(2),所述內噴水管(2)可移動的設置在外噴水管(1)內,所述外噴水管(1)和內噴水管(2)上均設置噴水口(3),內噴水管(2)和外噴水管(1)上的噴水口(3)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料立磨用噴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噴水管(2)的端部連接有活動軸(4),內噴水管(2)與活動軸(4)連接的一端采用封閉結構,另一端與水源連通,通過活動軸(4)帶動內噴水管(2)在外噴水管(1)上沿軸向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修宏,張建偉,徐俊俊,沈科,張翔龍,呂東平,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鉅力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