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自行車,尤其涉及超薄中置電機及電動自行車。
技術介紹
1、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的增強,具有高效節能的電動自行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人們對現有自行車的電動助力體驗要求越來越高。中置電機是目前電動自行車上運用較為廣泛的一類動力機構,其構成通常包含作為動力源的驅動電機、離合器、傳動齒輪組及中軸和牙盤等。
2、中置電機的大小一般取決于中軸與驅動電機驅動軸的中心距,中心距又受到驅動電機外殼與中軸外徑的制約。然而,現有技術的中置電機,通常會在中軸上套設扭力傳感器結構,扭力傳感器結構占據了驅動電機外殼與中軸外周壁之間的空間,使得驅動電機外殼與中軸外周壁之間的距離增大,從而使中置電機的尺寸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超薄中置電機及電動自行車,旨在解決如何實現中置電機的小型化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超薄中置電機,所述超薄中置電機包括中軸、驅動電機、電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的控制器以及電連接所述控制器的扭力傳感結構,所述中軸套設有輸出軸套,所述輸出軸套具有輸出端,所述輸出軸套可隨所述中軸轉動,所述輸出軸套與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軸傳動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用于驅動所述輸出軸套轉動,以使所述輸出軸套向外部輸出旋轉動力,所述中軸與所述驅動軸相互平行,所述扭力傳感結構套設于所述中軸并用于檢測所述中軸的扭力,沿與所述中軸和所述驅動軸垂直的方向,所述扭力傳感結構與所述驅動電機錯位設置。
4、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輸出軸套的外壁開設有卡槽,所述力矩采集板與所述卡槽卡接固定。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超薄中置電機還包括輸出齒輪和齒輪傳動結構,所述輸出齒輪套設于所述輸出軸套上,所述齒輪傳動結構傳動連接于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驅動軸之間,所述輸出軸套與所述輸出齒輪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器。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輸出齒輪沿所述中軸的延伸方向的投影與所述驅動電機沿所述中軸的延伸方向的投影部分重疊,沿所述中軸的延伸方向,所述扭力傳感結構設置于所述輸出齒輪和所述驅動電機之間。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超薄中置電機還包括套設于所述中軸的電路板,所述扭力傳感結構還包括力矩供電板,所述力矩供電板與所述力矩采集板電連接,所述力矩供電板和所述控制器設置于所述電路板上。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齒輪傳動結構包括第一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第三傳動齒輪、第四傳動齒輪以及第五傳動齒輪,所述第一傳動齒輪與所述驅動軸連接,所述第二傳動齒輪與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第三傳動齒輪與所述第二傳動齒輪同軸設置,所述第四傳動齒輪與所述第三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第五傳動齒輪與所述第四傳動齒輪同軸設置,所述第五傳動齒輪與所述輸出齒輪嚙合,沿遠離所述中軸方向,所述第五傳動齒輪的軸線、所述驅動軸的軸線以及所述第二傳動齒輪的軸線依次排布。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傳動齒輪、所述第二傳動齒輪、所述第五傳動齒輪以及所述輸出齒輪的其中一個端面相互平齊,所述第三傳動齒輪和所述第四傳動齒輪的端面相互平齊。
11、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電動自行車,其包括上述的超薄中置電機。
12、本申請的中置電機,當中軸受外力驅動而旋轉,扭力傳感結構檢測到中軸旋轉產生的扭力,并將檢測到的扭力數據傳輸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驅動電機工作,驅動電機驅動輸出軸套轉動,完成對輸出軸套轉動的助力,并且沿與中軸和驅動軸垂直的方向,扭力傳感結構與驅動電機錯位設置,因此扭力傳感器結構不會占據驅動電機與中軸外周壁之間的空間,從而縮小了驅動電機與中軸外周壁之間的距離,中置電機的結構更加緊湊,使中置電機的尺寸減小,有利于實現中置電機的小型化。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中置電機包括中軸(21)、驅動電機(10)、電連接所述驅動電機(10)的控制器(30)以及電連接所述控制器(30)的扭力傳感結構(40),所述中軸(21)套設有輸出軸套(22),所述輸出軸套(22)具有輸出端,所述輸出軸套(22)可隨所述中軸(21)轉動,所述輸出軸套(22)與所述驅動電機(10)的驅動軸傳動連接,所述驅動電機(10)用于驅動所述輸出軸套(22)轉動,以使所述輸出軸套(22)向外部輸出旋轉動力,所述中軸(21)與所述驅動軸相互平行,所述扭力傳感結構(40)套設于所述中軸(21)并用于檢測所述中軸(21)的扭力,沿與所述中軸(21)和所述驅動軸垂直的方向,所述扭力傳感結構(40)與所述驅動電機(10)錯位設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傳感結構(40)包括應變片(41)和與所述應變片(41)連接的力矩采集板(42),所述應變片(41)貼設于所述輸出軸套(22)的外壁,所述力矩采集板(42)套設于所述輸出軸套(22)外部,所述力矩采集板(42)與所述應變片(41)電連接,所述力矩采集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采集板(42)與所述控制器(30)相對的位置互設有線圈,以使所述力矩采集板(42)與所述控制器(30)之間通過耦合實現電與信號的相互傳輸。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軸套(22)的外壁開設有卡槽(221),所述力矩采集板(42)與所述卡槽(221)卡接固定。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中置電機還包括輸出齒輪(51)和齒輪傳動結構(52),所述輸出齒輪(51)套設于所述輸出軸套(22)上,所述齒輪傳動結構(52)傳動連接于所述輸出齒輪(51)和所述驅動軸之間,所述輸出軸套(22)與所述輸出齒輪(51)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器(61)。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齒輪(51)沿所述中軸(21)的延伸方向的投影與所述驅動電機(10)沿所述中軸(21)的延伸方向的投影部分重疊,沿所述中軸(21)的延伸方向,所述扭力傳感結構(40)設置于所述輸出齒輪(51)和所述驅動電機(10)之間。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傳感結構(40)還包括力矩供電板(43),所述力矩供電板(43)與所述力矩采集板(42)電連接,所述力矩供電板(43)和所述控制器(30)設置于所述電路板(70)上。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傳動結構(52)包括第一傳動齒輪(521)、第二傳動齒輪(522)、第三傳動齒輪(523)、第四傳動齒輪(524)以及第五傳動齒輪(525),所述第一傳動齒輪(521)與所述驅動軸連接,所述第二傳動齒輪(522)與所述第一傳動齒輪(521)嚙合,所述第三傳動齒輪(523)與所述第二傳動齒輪(522)同軸設置,所述第四傳動齒輪(524)與所述第三傳動齒輪(523)嚙合,所述第五傳動齒輪(525)與所述第四傳動齒輪(524)同軸設置,所述第五傳動齒輪(525)與所述輸出齒輪(51)嚙合,沿遠離所述中軸(21)方向,所述第五傳動齒輪(525)的軸線、所述驅動軸的軸線以及所述第二傳動齒輪(522)的軸線依次排布。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齒輪(521)、所述第二傳動齒輪(522)、所述第五傳動齒輪(525)以及所述輸出齒輪(51)的其中一個端面相互平齊,所述第三傳動齒輪(523)和所述第四傳動齒輪(524)的端面相互平齊。
10.一種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中置電機包括中軸(21)、驅動電機(10)、電連接所述驅動電機(10)的控制器(30)以及電連接所述控制器(30)的扭力傳感結構(40),所述中軸(21)套設有輸出軸套(22),所述輸出軸套(22)具有輸出端,所述輸出軸套(22)可隨所述中軸(21)轉動,所述輸出軸套(22)與所述驅動電機(10)的驅動軸傳動連接,所述驅動電機(10)用于驅動所述輸出軸套(22)轉動,以使所述輸出軸套(22)向外部輸出旋轉動力,所述中軸(21)與所述驅動軸相互平行,所述扭力傳感結構(40)套設于所述中軸(21)并用于檢測所述中軸(21)的扭力,沿與所述中軸(21)和所述驅動軸垂直的方向,所述扭力傳感結構(40)與所述驅動電機(10)錯位設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傳感結構(40)包括應變片(41)和與所述應變片(41)連接的力矩采集板(42),所述應變片(41)貼設于所述輸出軸套(22)的外壁,所述力矩采集板(42)套設于所述輸出軸套(22)外部,所述力矩采集板(42)與所述應變片(41)電連接,所述力矩采集板(42)與所述控制器(30)電連接,所述中軸(21)上套設有滑套(81),所述滑套(81)通過花鍵與所述中軸(21)沿軸向滑動連接,所述滑套(81)與所述輸出軸套(22)通過端面的棘齒連接,所述中軸(21)上套設有彈簧,所述中軸(21)上設置有抵接面,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抵接所述滑套(81)和所述抵接面,所述滑套(81)上設置有磁環,所述超薄中置電機還包括套設于所述中軸(21)的電路板(70),所述電路板(70)設置有用于檢測所述磁環的轉動狀態的霍爾感應元件(82),所述霍爾感應元件(82)與所述控制器(30)電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采集板(42)與所述控制器(30)相對的位置互設有線圈,以使所述力矩采集板(42)與所述控制器(30)之間通過耦合實現電與信號的相互傳輸。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中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軸套(22)的外壁開設有卡槽(221),所述力矩采集板(42)與所述卡槽(221)卡接固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明喜,龐冠偉,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