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槽定位,特別是涉及一種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
技術介紹
1、中國專利文獻號cn114045910a于2022年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集成水槽,具體公開了包括操作臺與除菌系統,所述的操作臺上設置有容納腔與收納腔,所述的容納腔用于收納砧板,所述的收納腔用于收納刀具,所述的容納腔連接除菌系統;操作臺面上設置有第一槽體與第二槽體,第一槽體設置溢水口,所述的第二槽體頂部與第一槽體連通。上述公開的專利文獻中,水槽是直接嵌入式安裝在操作臺面上,需要手動調節水槽的安裝位置達到居中效果,且水槽和操作臺面之間通過緊固裝置固定連接,其操作和安裝非常困難;以及水槽容易起造翹起造成滲水的問題。
2、因此,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本技術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該定位結構可實現水槽快速安裝,無需額外通過緊固裝置固定,其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安裝便捷和實用性強。
2、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包括用于安裝水槽在操作臺面的彈性支撐件,所述彈性支撐件包括活動部和定位部,所述活動部和所述定位部之間設有過渡部;所述活動部包括第一彈性傾斜部和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一接觸部設置在所述第一彈性傾斜部上,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二傾斜部;所述第一接觸部的長度尺寸為j1,0mm≤j1≤60mm;所述過渡部的圓角尺寸f為r1≤f≤r20;所述彈性支撐件的高度尺寸為k,5mm≤k≤100mm;所述第一彈性傾斜部和所述第二傾斜部之間設有
3、所述活動部還包括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相對所述第一接觸部翻折,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設置在所述第二傾斜部上,所述過渡部至所述第一翻折部之間的長度尺寸為d1,10mm≤d1≤150mm;所述過渡部至所述第二翻折部之間的長度尺寸為d2,10mm≤d2≤150mm。
4、所述第一翻折部與所述第一接觸部之間設有第二夾角g,所述第二夾角g的角度范圍為90°;所述第二翻折部與所述第二傾斜部之間設有第三夾角i1,所述第三夾角i1的角度范圍為40°≤i1≤90。
5、所述第一接觸部與所述第二傾斜部之間設有寬度尺寸e,8mm≤e≤80mm;所述第一翻折部的長度尺寸為b,0mm≤b≤30mm;所述第二翻折部的長度為c1,2mm≤c1≤20mm。
6、所述過渡部至所述第一接觸部的長度尺寸為d4,10mm≤d4≤150mm。
7、所述定位部還包括第三翻折部,所述第三翻折部設置在所述第二傾斜部上,所述第三翻折部的長度尺寸為c2,2mm≤c2≤20mm;所述第三翻折部與所述第二傾斜部之間設有第三夾角i2,所述第三夾角i2的角度范圍為40°≤i2≤90°。
8、所述定位部還包括第二接觸部,所述第二接觸部設置在所述第二傾斜部上,所述第二接觸部的長度為j2,2mm≤j2≤20mm。
9、所述過渡部至所述第二接觸部之間的長度尺寸為d3,10mm≤d3≤150mm。
10、所述定位部還包括豎直延伸部,所述過渡部與所述豎直延伸部之間的長度為d4,10mm≤d4≤150mm。
11、所述豎直延伸部與所述第一彈性傾斜部之間設有第二夾角h2,所述第二夾角h2的角度范圍為10°≤h2≤75°。
12、上述實施例的一種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包括用于安裝水槽在操作臺面的彈性支撐件,彈性支撐件包括活動部和定位部,活動部和定位部之間設有過渡部;活動部包括第一彈性傾斜部和第一接觸部,第一接觸部設置在第一彈性傾斜部上,定位部包括第二傾斜部;第一接觸部的長度尺寸為j1,0mm≤j1≤60mm;過渡部的圓角尺寸f為r1≤f≤r20;彈性支撐件的高度尺寸為k,5mm≤k≤100mm;第一彈性傾斜部和第二傾斜部之間設有第一夾角h1,第一夾角h1的角度范圍為10°≤h1≤75°。采取上述設置,可使得每個彈性支撐件都設有特定的角度和長度,以適應各種不同類型的水槽,這種設計使得水槽可以在各種不同的操作臺上進行快速而準確的安裝,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裝水槽(1)在操作臺面(2)的彈性支撐件(3),所述彈性支撐件(3)包括活動部(301)和定位部(302),所述活動部(301)和所述定位部(302)之間設有過渡部(303);所述活動部(301)包括第一彈性傾斜部(3011)和第一接觸部(3013),所述第一接觸部(3013)設置在所述第一彈性傾斜部(3011)上,所述定位部(302)包括第二傾斜部(3021);所述第一接觸部(3013)的長度尺寸為J1,0mm≤J1≤60mm;所述過渡部(303)的圓角尺寸F為R1≤F≤R20;所述彈性支撐件(3)的高度尺寸為K,5mm≤K≤100mm;所述第一彈性傾斜部(3011)和所述第二傾斜部(3021)之間設有第一夾角H1,所述第一夾角H1的角度范圍為10°≤H1≤7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部(301)還包括第一翻折部(3012),所述第一翻折部(3012)相對所述第一接觸部(3013)翻折,所述定位部(302)包括第二翻折部(3022),所述第二翻折部(3022)設置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3012)與所述第一接觸部(3013)之間設有第二夾角G,所述第二夾角G的角度范圍為90°;所述第二翻折部(3022)與所述第二傾斜部(3021)之間設有第三夾角I1,所述第三夾角I1的角度范圍為40°≤I2≤9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部(3013)與所述第二傾斜部(3021)之間設有寬度尺寸E,8mm≤E≤80mm;所述第一翻折部(3012)的長度尺寸為B,0mm≤B≤30mm;所述第二翻折部(3022)的長度為C1,2mm≤C1≤2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部(303)至所述第一接觸部(3013)的長度尺寸為D4,10mm≤D4≤15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02)還包括第三翻折部(3023),所述第三翻折部(3023)設置在所述第二傾斜部(3021)上,所述第三翻折部的長度尺寸為C2,2mm≤C2≤20mm;所述第三翻折部(3023)與所述第二傾斜部(3021)之間設有第三夾角I2,所述第三夾角I2的角度范圍為40°≤I1≤9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02)還包括第二接觸部(3024),所述第二接觸部(3024)設置在所述第二傾斜部(3021)上,所述第二接觸部(3024)的長度為J2,2mm≤J2≤20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部(303)至所述第二接觸部(3024)之間的長度尺寸為D3,10mm≤D3≤150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02)還包括豎直延伸部(3025),所述過渡部(303)與所述豎直延伸部(3025)之間的長度為D4,10mm≤D4≤150mm。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直延伸部(3025)與所述第一彈性傾斜部(3011)之間設有第二夾角H2,所述第二夾角H2的角度范圍為10°≤H2≤7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裝水槽(1)在操作臺面(2)的彈性支撐件(3),所述彈性支撐件(3)包括活動部(301)和定位部(302),所述活動部(301)和所述定位部(302)之間設有過渡部(303);所述活動部(301)包括第一彈性傾斜部(3011)和第一接觸部(3013),所述第一接觸部(3013)設置在所述第一彈性傾斜部(3011)上,所述定位部(302)包括第二傾斜部(3021);所述第一接觸部(3013)的長度尺寸為j1,0mm≤j1≤60mm;所述過渡部(303)的圓角尺寸f為r1≤f≤r20;所述彈性支撐件(3)的高度尺寸為k,5mm≤k≤100mm;所述第一彈性傾斜部(3011)和所述第二傾斜部(3021)之間設有第一夾角h1,所述第一夾角h1的角度范圍為10°≤h1≤7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部(301)還包括第一翻折部(3012),所述第一翻折部(3012)相對所述第一接觸部(3013)翻折,所述定位部(302)包括第二翻折部(3022),所述第二翻折部(3022)設置在所述第二傾斜部(3021)上,所述過渡部(303)至所述第一翻折部(3012)之間的長度尺寸為d1,10mm≤d1≤150mm;所述過渡部(303)至所述第二翻折部(3022)之間的長度尺寸為d2,10mm≤d2≤150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3012)與所述第一接觸部(3013)之間設有第二夾角g,所述第二夾角g的角度范圍為90°;所述第二翻折部(3022)與所述第二傾斜部(3021)之間設有第三夾角i1,所述第三夾角i1的角度范圍為40°≤i2≤9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快捷安裝水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海清,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吉品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