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玻璃幕墻,更確切地說,是一種玻璃幕墻支座。
技術介紹
1、玻璃幕墻支座是玻璃幕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固定玻璃幕墻,承受玻璃幕墻的重量和風荷載,并傳遞給建筑結構,以確保玻璃幕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2、現有的玻璃幕墻支座在安裝后,需要更改支座的尺寸時,還需要將安裝后的支座拆卸重新裝上適合尺寸的支座,其在使用上較為不方便,且需要耗費人力物力。
3、故而,目前急需一種可以實現支座拼接的玻璃幕墻支座。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玻璃幕墻支座,以解決現有技術的玻璃幕墻支座在安裝后,需要更改支座的尺寸時,還需要將安裝后的支座拆卸重新裝上適合尺寸的支座,其在使用上較為不方便,且需要耗費人力物力的缺陷。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3、一種玻璃幕墻支座,其結構包括支座主體、用于所述支座主體與墻體固定安裝的安裝配件、設于所述支座主體下表面的子扣件和設于所述支座主體上表面的母扣件,相鄰的兩個所述支座主體采用其表面設置的子扣件和母扣件的扣合相連接,所述子扣件包括與所述支座主體表面固定連接的矩形框、開設于所述矩形框內中部的內凹槽、設于所述矩形框前后表面并與所述內凹槽貫穿配合的鏤空框、末端伸入所述內凹槽內部的推桿、設于所述推桿上部的螺紋柱、設于所述推桿下表面且與所述母扣件相配合的螺桿、設于所述內凹槽內部并與所述鏤空框相配合的扣板、設于所述扣板表面并與所述母扣件相配合的伸
4、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地方案,所述螺紋柱表面設置有旋轉螺紋紋路,配合螺帽旋轉固定,用于在子扣件和母扣件扣合后,對螺紋柱起到固定的作用。
5、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地方案,所述螺桿的直徑比所述推桿的直徑小,所述螺桿表面設置有外螺紋紋路且與所述螺紋套孔通過螺紋紋路旋轉相連接,用于實現子扣件和母扣件的固定。
6、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地方案,所述螺桿的兩側均設置有所述扣板,實現螺桿在推桿的向下移動過程中,推桿對扣板具有向外推出的作用,使得扣板與槽孔相扣合,對子母扣實現多重的扣合。
7、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地方案,所述子扣件和所述母扣件均為兩個一組設置在所述支座主體表面,用于加強支座的拼接。
8、專利技術有益效果
9、相對比較于傳統的一種玻璃幕墻支座,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專利技術中,通過在玻璃幕墻的支座上下表面設置了子扣件和母扣件,利用子扣件和母扣件的扣合,可根據需要隨意的拼接玻璃幕墻的支座;對扣件和母扣件采用了雙重扣合固定的方式以加強二者之間的連接固定,扣板與扣合槽的扣合、伸縮軸與槽孔的扣合、螺桿與螺紋套孔的旋轉連接固定,以及對推桿頂部設置的螺紋柱在子扣件和母扣件相套合并固定完后,配合外部的螺帽進行旋轉調節固定。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玻璃幕墻支座,其結構包括支座主體(1)、用于所述支座主體(1)與墻體固定安裝的安裝配件(2)、設于所述支座主體(1)下表面的子扣件(3)和設于所述支座主體(1)上表面的母扣件(4),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支座主體(1)采用其表面設置的子扣件(3)和母扣件(4)的扣合相連接,所述子扣件(3)包括與所述支座主體(1)表面固定連接的矩形框(31)、開設于所述矩形框(31)內中部的內凹槽(32)、設于所述矩形框(31)前后表面并與所述內凹槽(32)貫穿配合的鏤空框(33)、末端伸入所述內凹槽(32)內部的推桿(34)、設于所述推桿(34)上部的螺紋柱(35)、設于所述推桿(34)下表面且與所述母扣件(4)相配合的螺桿(36)、設于所述內凹槽(32)內部并與所述鏤空框(33)相配合的扣板(37)、設于所述扣板(37)表面并與所述母扣件(4)相配合的伸縮軸(38)和開設于所述矩形框(31)下表面中部的穿孔(39),所述母扣件(4)包括扣合框(41)、位于所述扣合框(41)內部并與所述矩形框(31)相配合的內槽框(42)、設于所述矩形框(31)內部前后表面且與所述扣板(37)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柱(35)表面設置有旋轉螺紋紋路,配合螺帽旋轉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36)的直徑比所述推桿(34)的直徑小,所述螺桿(36)表面設置有外螺紋紋路且與所述螺紋套孔(45)通過螺紋紋路旋轉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36)的兩側均設置有所述扣板(3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扣件(3)和所述母扣件(4)均為兩個一組設置在所述支座主體(1)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玻璃幕墻支座,其結構包括支座主體(1)、用于所述支座主體(1)與墻體固定安裝的安裝配件(2)、設于所述支座主體(1)下表面的子扣件(3)和設于所述支座主體(1)上表面的母扣件(4),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支座主體(1)采用其表面設置的子扣件(3)和母扣件(4)的扣合相連接,所述子扣件(3)包括與所述支座主體(1)表面固定連接的矩形框(31)、開設于所述矩形框(31)內中部的內凹槽(32)、設于所述矩形框(31)前后表面并與所述內凹槽(32)貫穿配合的鏤空框(33)、末端伸入所述內凹槽(32)內部的推桿(34)、設于所述推桿(34)上部的螺紋柱(35)、設于所述推桿(34)下表面且與所述母扣件(4)相配合的螺桿(36)、設于所述內凹槽(32)內部并與所述鏤空框(33)相配合的扣板(37)、設于所述扣板(37)表面并與所述母扣件(4)相配合的伸縮軸(38)和開設于所述矩形框(31)下表面中部的穿孔(39),所述母扣件(4)包括扣合框(41)、位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麗霞,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華碩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