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飛輪加工,具體是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
技術介紹
1、飛輪通常指的是機械系統中的一個旋轉部件,它是連接到軸上的重型圓盤或圓環,具有慣性作用。飛輪在機械系統中有多種用途,其中最常見的是平穩化和調節機械系統的旋轉運動。飛輪能夠儲存和釋放能量,有助于平滑機械系統的運動,減少速度波動,提高穩定性,在加工飛輪時需要使用到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檢測飛輪的外徑是為了確保其幾何尺寸符合設計規范和要求,外徑的準確度和一致性對于飛輪的性能至關重要。
2、例如:中國技術【cn209605726u】公開了“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具體公開了:包括手柄架,手柄架包括連接板,連接板的兩端均為垂直彎折的翼板,一翼板上安裝有直筒型百分表,另一翼板上安裝有與直筒型百分表的測量桿同軸正對的頂桿。本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飛輪外徑檢測誤差大的技術問題,本技術可以高效、準確的對飛輪外徑進行檢測,可滿足產品大批量檢測的需求。
3、上述技術專利雖然可以進行飛輪外徑檢測工作,但是傳統的飛輪外徑檢測用檢具無法自動的對飛輪外徑進行檢測工作,需要工作人員手動的根據飛輪的位置對檢具進行檢測和調整,手動對飛輪外徑進行檢測時,工作人員不一定能精準的將檢具對準飛輪的外緣,且鉗腳或測微器的夾持位置也不一定能垂直于飛輪軸線,這可能導致測量誤差過大,同時傳統的檢具也不具備自動將外徑過大或過小的不合格飛輪進行分類的功能,因此需要做出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提出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包括底框和飛輪外徑檢測機構;
3、所述底框的頂部設置有飛輪外徑檢測機構,所述飛輪外徑檢測機構包括廢飛輪收集箱,所述底框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廢飛輪收集箱,所述底框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底塊,所述底塊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傳動桿,所述第一傳動桿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挑揀板。
4、作為優選的,所述底框的背面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外壁開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動推桿,所述第一電動推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的外壁活動連接有第二凹槽。
5、通過第二滑塊和第二凹槽的連接,可以方便的輔助第一滑塊進行滑動。
6、作為優選的,所述第一滑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動推桿,所述第二電動推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卡尺身,所述卡尺身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視覺傳感組件。
7、通過卡尺身和視覺傳感組件的連接,可以方便的對飛輪位置進行檢測。
8、作為優選的,所述卡尺身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前卡尺頭,所述卡尺身的外壁活動連接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后卡尺頭,所述滑動塊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顯示屏。
9、通過滑動塊和顯示屏的連接,可以方便的顯示檢測值。
10、作為優選的,所述滑動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滾珠螺母,所述滾珠螺母的內壁配合安裝有滾珠絲杠,所述滾珠絲杠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
11、通過第二轉軸和第二電機的連接,可以方便的轉動第二轉軸。
12、作為優選的,所述底框的頂部設置有飛輪輸送機構,所述飛輪輸送機構包括外殼,外殼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三轉軸。
13、通過第三電機和第三轉軸的連接,可以方便的轉動第三轉軸。
14、作為優選的,所述第三轉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傳動桿,所述第二傳動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滾動筒,所述滾動筒的外壁活動連接有傳送帶。
15、通過滾動筒和傳送帶的連接,可以方便的輸送飛輪。
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技術通過飛輪外徑檢測機構的設置,達到了自動化對飛輪外徑進行檢測和對不合格飛輪進行剔除分類的效果,當飛輪通過飛輪輸送機構被輸送到合適的位置后,視覺傳感組件會檢測到飛輪,此時飛輪輸送機構會停止輸送,隨之利用第二電動推桿將前卡尺身貼合于飛輪外表,這里要說明的是,后卡尺頭工作時通常處于末端,因此不會影響到前卡尺身貼合飛輪外表,隨后利用第二電機帶動第二轉軸進行轉動,使得后卡尺頭進行前后移動,在后卡尺頭接觸到飛輪后,飛輪也會隨之進行前后移動,在前卡尺頭和后卡尺頭貼合到飛輪外緣時,即可進行檢測,檢測的結果會顯示在顯示屏上,通過該功能的設計,使得該檢具可以自動化的對飛輪外徑進行檢測,避免了人工測量會導致測具無法精準對準飛輪外緣和垂直于飛輪軸線導致產生測量誤差的問題,該功能有效的提高了飛輪的測量精度,且使得檢測效率更高,更加適合大規模的檢測工作,同時如若飛輪外徑不符合要求,那么第一電機會帶動第一轉軸進行轉動,使得挑揀板將飛輪推至廢飛輪收集箱內,通過該功能的設計,可以方便的對不合規的飛輪進行收集,可以方便的對廢飛輪進行二次加工,不需要人工再次挑揀,進一步的提高了該檢具的自動化效果。
18、2、本技術通過飛輪輸送機構的設置,達到了自動輸送飛輪的效果,通過該功能的設計,可以將飛輪生產線于該傳送帶相接,也就是說,檢測好后的飛輪可以自動落入傳送帶上,隨后發動第三電機帶動第三轉軸進行轉動,使得傳送帶將飛輪輸送至合適的位置,該機構與飛輪外徑檢測機構相互配合,當飛輪外徑檢測機構設置的視覺傳感組件檢測到飛輪處于合適位置后,該機構會停止運行,通過該功能的設計,可以方便的將飛輪進行輸送檢測工作,也可以及時的將剛生產好的飛輪進行檢測工作,該功能有效的減少了人工檢測的成本。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1)和飛輪外徑檢測機構(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背面固定連接有固定塊(207),所述固定塊(207),所述固定塊(207)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連接塊(208),所述連接塊(208)的外壁開設有第一凹槽(209),所述第一凹槽(209)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動推桿(210),所述第一電動推桿(210)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滑塊(211),所述第一滑塊(21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柱(212),所述連接柱(21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滑塊(214),所述第二滑塊(214)的外壁活動連接有第二凹槽(21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21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動推桿(216),所述第二電動推桿(21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卡尺身(217),所述卡尺身(217)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視覺傳感組件(21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尺身(21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前卡尺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塊(220)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滾珠螺母(223),所述滾珠螺母(223)的內壁配合安裝有滾珠絲杠(224),所述滾珠絲杠(224)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225),所述第二轉軸(225)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22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頂部設置有飛輪輸送機構(3),所述飛輪輸送機構(3)包括外殼(301),外殼(30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三電機(302),所述第三電機(302)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三轉軸(30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轉軸(30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傳動桿(304),所述第二傳動桿(304)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滾動筒(305),所述滾動筒(305)的外壁活動連接有傳送帶(30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1)和飛輪外徑檢測機構(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背面固定連接有固定塊(207),所述固定塊(207),所述固定塊(207)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連接塊(208),所述連接塊(208)的外壁開設有第一凹槽(209),所述第一凹槽(209)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動推桿(210),所述第一電動推桿(210)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滑塊(211),所述第一滑塊(21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柱(212),所述連接柱(21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滑塊(214),所述第二滑塊(214)的外壁活動連接有第二凹槽(21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21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動推桿(216),所述第二電動推桿(21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卡尺身(217),所述卡尺身(217)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視覺傳感組件(21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飛輪外徑專用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尺身(21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前卡尺頭(21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星發,丁銳,王強,楊芾,朱超,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海格測控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