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食用菌烘干裝置,包括烘干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體內設置有食用菌烘干層架,所述烘干箱內還設有作用于食用菌的可自上而下吹熱氣的熱風管以及可自下而上吹熱氣的熱風管,所述烘干箱上側設有排濕口,該裝置結構簡單合理,摒棄人工翻堆工序,可有效提高食用菌的烘干效率,均有廣泛的實用性和推廣價值。(*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食用菌烘干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銀耳烘干裝置。
技術介紹
福建省古田縣是馳名中外的“中國食用菌之鄉”。1995、1997兩年度被國務院發展 中心、農業部等單位授予“食用菌之鄉”的光榮稱號。食用菌年總產量34萬噸鮮品,居全國 第一,其中銀耳占50% (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香菇占25%,其他菌類占25%。古田縣香 菇、竹蓀、銀耳榮獲一、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1999年“古田銀耳”又被"99中國國際 農業博覽會認定為名牌產品,2000年被福建省政府評為名牌農產品。銀耳干制工藝有別于其他食品與藥品。一般應選擇直徑達到8-12cm,鮮重 100-200克重的鮮銀耳,一朵一朵排列在烘篩上,不可重疊以免粘連,在干制過程溫度應控 制在70°C -80°C之間,同時加強排濕,其根部較難干,整朵干燥至含水率低于8%需保持 8-10小時。現有廣泛用于其他食品與藥品的真空干燥與真空冷凍干燥,未經改造直接應用 于銀耳干燥,難于克服干燥時間較長、因裝機功率較大,能耗較高的缺點。古田現有占主流的銀耳干燥方法,是以干燥銀耳為主的食用菌作坊式烘干房,其 結構為磚體蒸籠式單間烘干室2m高、lm長、0. 8m寬內置多層篩盤(80cmX 100cm),再每 10-15間組成1排烘干房;配置加熱器與熱風道通至烘干室底部,在篩盤下安裝軸流式風機 (電機功率一般1. Okw)上吹式通風,排氣采用自然上排法。其烘干成品朵型較好。但也存 在產量低,干燥時間較長能耗大,產品干燥不均的缺陷原因是垂直熱風穿透性差,對多層 高含水率厚實堆放的銀耳干燥造成自下而上較大的水分梯度與溫度梯度。熱風初始溫度保 持80°C時,6-8小時下層已烘到含水率低于8%,最上層溫度仍低于50-60°C,含水率仍高達 50%以上。因此,需要人工將最下2層翻轉并架,并將上層逐層調低,在最高層再放入新物 料。不僅全程烘干周期較長,而且調架工作量和熱量損失大,有1. 5-2%的破損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食用菌烘干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合理,摒棄人 工翻堆工序,可有效提高食用菌的烘干效率。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食用菌烘干裝置,包括烘干箱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箱體內設置有食用菌烘干層架,所述烘干箱內還設有作用于食用菌的可自上而下 吹熱氣的熱風管以及可自下而上吹熱氣的熱風管,所述烘干箱上側設有排濕口。所述食用菌烘干層架包括鏈式輸送機構和用于傳動并支撐鏈條的鏈輪,所述鏈式 輸送機構具有自上而下依次回轉連接且相平行的若干排鏈條并經鏈輪形成閉合的輸送傳 動鏈機構,所述鏈條為雙根同步輸送鏈條,兩根鏈條之間設有吊裝橫桿,所述吊裝橫桿上吊 有用于放置食用菌的吊框。所述鏈式輸送機構設為6層,自上而下第二層鏈條以及第四層鏈條上方設有向上 吹熱氣的熱風管,自上而下第五層鏈條的上方設有向下吹熱氣的熱風管。3所述轉向鏈輪中的一個或若干個由電機帶動減速器驅動使之成為主動輪,其余為 被動輪。本技術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生產成本低,使用本技術所述 的食用菌烘干設備易實現無毒無菌化生產,降低人工接觸破損率與污染,與傳統食用菌作 坊式烘干房相比,在相同能耗下,提高產能100%、節約占地與降低物能耗50%以上。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雙根鏈條傳動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一種食用菌烘干裝置,包括烘干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體內設置有食用 菌烘干層架2,所述烘干箱內還設有作用于食用菌的可自上而下吹熱氣的熱風管3以及可 自下而上吹熱氣的熱風管4,所述烘干箱上側設有排濕口 5。所述食用菌烘干層架包括鏈式輸送機構和用于傳動并支撐鏈條的鏈輪6,所述鏈 式輸送機構具有自上而下依次回轉連接且相平行的若干排鏈條并經鏈輪形成閉合的輸送 傳動鏈機構,所述鏈條為雙根同步輸送鏈條7,兩根鏈條之間設有吊裝橫桿9,所述吊裝橫 桿上吊有用于放置食用菌的吊框8。所述鏈式輸送機構設為六層,自上而下第二層鏈條以及第四層鏈條上方設有向上 吹熱氣的熱風管,自上而下第五層鏈條的上方設有向下吹熱氣的熱風管。所述轉向鏈輪中的一個或若干個由電機10帶動減速器驅動使之成為主動輪,其 余為被動輪。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將食用菌從烘干箱的側門正對吊框處,一邊卸 出干食用菌,一邊裝進鮮食用菌,進料后,先提升到最高層,再平行運轉,再由上至下翻轉 180度進入下一層,依次走完六層,期間,吊框在第一層鏈條及在第三層鏈條上輸送時,對食 用菌的根部進行烘干;吊框在第五層鏈條上輸送時對食用菌的上表面進行烘干。依次走完 六層后再出料、進料、提升,開始新的周期。本技術也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為八層鏈條。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 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技術的涵蓋范圍。權利要求一種食用菌烘干裝置,包括烘干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體內設置有食用菌烘干層架,所述烘干箱內還設有作用于食用菌的可自上而下吹熱氣的熱風管以及可自下而上吹熱氣的熱風管,所述烘干箱上側設有排濕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烘干層架包括鏈 式輸送機構和用于傳動并支撐鏈條的鏈輪,所述鏈式輸送機構具有自上而下依次回轉連接 且相平行的若干排鏈條并經鏈輪形成閉合的輸送傳動鏈機構,所述鏈條為雙根同步輸送鏈 條,兩根鏈條之間設有吊裝橫桿,所述吊裝橫桿上吊有用于放置食用菌的吊框。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菌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鏈式輸送機構設為 6層,自上而下第二層鏈條以及第四層鏈條上方設有向上吹熱氣的熱風管,自上而下第五層 鏈條的上方設有向下吹熱氣的熱風管。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鏈輪中的一個或若 干個由電機帶動減速器驅動使之成為主動輪,其余為被動輪。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食用菌烘干裝置,包括烘干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體內設置有食用菌烘干層架,所述烘干箱內還設有作用于食用菌的可自上而下吹熱氣的熱風管以及可自下而上吹熱氣的熱風管,所述烘干箱上側設有排濕口,該裝置結構簡單合理,摒棄人工翻堆工序,可有效提高食用菌的烘干效率,均有廣泛的實用性和推廣價值。文檔編號A23N12/08GK201612145SQ20092029799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5日專利技術者王傳耀, 蘇朝中 申請人:王傳耀;蘇朝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食用菌烘干裝置,包括烘干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體內設置有食用菌烘干層架,所述烘干箱內還設有作用于食用菌的可自上而下吹熱氣的熱風管以及可自下而上吹熱氣的熱風管,所述烘干箱上側設有排濕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傳耀,蘇朝中,
申請(專利權)人:王傳耀,蘇朝中,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5[中國|福建]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