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正畸,具體涉及一種自定位的保持絲結構。
技術介紹
1、正畸治療主要針對牙齒、頜骨、面部畸形進行,使患者逐漸恢復正常咬合功能。正畸治療結束后會有一定的潛在不穩定性和復發性,尤其是前牙擁擠而采用非拔牙矯治的患者,因此矯治后患者需要佩戴一段時間的正畸保持器以鞏固治療效果,牙齒需要經過正畸保持器的保持后才能穩定于新的位置。可見,正畸保持器還是正畸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目前保持器主要分為粘接在牙齒舌側面的哈雷保持器、可自由摘帶的活動保持器和舌側固定保持器等,但三者都有各自的不足。其中,舌側保持器舒適度高穩定性好,目前主要是正畸醫生在椅旁彎制,舌側保持絲一般采用麻花絲彎制而成,麻花絲體積小,不易抓取,在臨床粘接過程中直接粘接容易滑脫掉落在患者口腔內,一般需要先制作粘接導板,將保持絲放入粘接導板內,將粘接定位絲的樹脂加到保持絲上,之后定位到患者牙齒,再采用光固化等固化樹脂將保持絲粘接與患者牙齒舌側面。這種方式不但增加生產成本,也增加了臨床操作步驟。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粘接方式更簡便的保持絲。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定位的保持絲結構,無需另外制作粘接導板,即可完成保持絲的定位,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臨床椅旁操作時間,高效便捷。
2、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自定位的保持絲結構,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弓絲部分、第二弓絲部分和第三弓絲部分,所述第二弓絲部分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弓
4、其中,所述第一弓絲部分與牙齒舌側面貼合,所述第二弓絲部分處于牙齒的頜面上,所述第三弓絲部分與牙齒的頰側面的形狀適配,且所述第三弓絲部分與牙齒的頰側面貼合。
5、在實際使用時,第一弓絲部分與牙齒固定粘結,第二弓絲部分和第三弓絲部分與牙齒表面接觸,起到定位作用。
6、優選的,所述第一弓絲部分和所述第三弓絲部分夾持在牙齒外。
7、優選的,所述第一弓絲部分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兩個第二弓絲部分連接,每個所述第二弓絲部分的端部再與一個第三弓絲部分連接。
8、優選的,所述第一弓絲部分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兩個第二弓絲部分連接,其中一個所述第二弓絲部分的端部與一個第三弓絲部分連接。
9、優選的,所述第一弓絲部分的其中一端與一個第二弓絲部分端部連接,所述第二弓絲部分的另一端部與第三弓絲部分連接。
10、優選的,所述第二弓絲部分處于相鄰兩個牙齒的間隙上方。
11、優選的,所述第三弓絲部分與連續的多顆牙齒的頰側面貼合。
12、更優選的,所述第三弓絲部分與連續的兩顆牙齒的頰側面貼合。
13、優選的,所述第三弓絲部分的一端與第二弓絲部分連接,所述第三弓絲部分的另一端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弓絲部分。
14、優選的,所述第一弓絲部分與所述第二弓絲部分的過渡處設置預斷口,所述預斷口的數量大于或等于一個。
15、有益效果:
16、本技術的保持絲結構整體扣合在牙齒表面,由于保持絲結構橫跨牙齒的內外側面,保持絲結構在牙齒上具有自定位作用,減少了保持絲粘接前的準備工作,而且無需另外制作粘接導板,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及使用成本,有效縮短了臨床椅旁操作時間,提高操作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自定位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弓絲部分(1)、第二弓絲部分(2)和第三弓絲部分(3),所述第二弓絲部分(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弓絲部分(1)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弓絲部分(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弓絲部分(1)和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夾持在牙齒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弓絲部分(2)處于相鄰兩個牙齒的間隙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與連續的多顆牙齒的頰側面貼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與連續的兩顆牙齒的頰側面貼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的一端與第二弓絲部分(2)連接,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的另一端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弓絲部分(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弓絲部分(1)與所述第二弓絲部分(2)的過渡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弓絲部分(1)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兩個第二弓絲部分(2)連接,每個所述第二弓絲部分(2)的端部再與一個第三弓絲部分(3)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弓絲部分(1)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兩個第二弓絲部分(2)連接,其中一個所述第二弓絲部分(2)的端部與一個第三弓絲部分(3)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弓絲部分(1)的其中一端與一個第二弓絲部分(2)端部連接,所述第二弓絲部分(2)的另一端部與第三弓絲部分(3)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定位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弓絲部分(1)、第二弓絲部分(2)和第三弓絲部分(3),所述第二弓絲部分(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弓絲部分(1)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弓絲部分(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弓絲部分(1)和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夾持在牙齒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弓絲部分(2)處于相鄰兩個牙齒的間隙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與連續的多顆牙齒的頰側面貼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與連續的兩顆牙齒的頰側面貼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弓絲部分(3)的一端與第二弓絲部分(2)連接,所述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賴奕潮,李祖安,高志鐘,陳思遠,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瑞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