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熄焦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及熄焦方法。
技術介紹
1、半焦,也稱蘭炭,是泥煤、褐煤和高揮發(fā)分的煙煤等低階煤在中低溫條件下干餾得到的一種低硫、低灰、高熱值的固體炭質產品。半焦廣泛用于化工、冶金、電力、供熱、民用型煤、污水處理、電極材料制備等領域。在半焦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對高溫半焦進行降溫,冷卻到便于運輸儲存的溫度,而通常紅焦的冷卻操作過程稱為熄焦,通過熄焦過程,半焦冷卻到150℃以下。隨著蘭炭產業(yè)政策的調整,熄焦方式由傳統(tǒng)的濕法熄焦轉變?yōu)榈退窒ń梗朔藗鹘y(tǒng)濕法出焦工藝浪費資源、污染環(huán)境和蘭炭質量較差的不足。但是低水分熄焦技術仍存在半焦含水率高、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荒煤氣中有效氣體成分低、半焦余熱沒有進行有效回收利用、環(huán)境污染問題較大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及熄焦方法,解決了半焦熄焦產生大量氣體造成半焦熱值低和污染嚴重的問題,實現了分段式熄焦,達到節(jié)省水量和提高半焦利用價值。
2、本專利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3、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包括:
4、焦倉;
5、若干排焦箱,若干該排焦箱等距可拆卸連接在焦倉上表面,且排焦箱上下貫通,且焦倉頂部位于排焦箱下方均開有落焦口;
6、推焦機架,該推焦機架滑動連接在焦倉內;
7、托焦盤,該托焦盤設置在排焦箱正下方,且托焦盤兩端分別與焦倉內兩側側壁面固定,且推焦機架位于托焦盤和排焦箱之間;<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焦機架(3)一端可拆卸連接有推焦機(8),所述推焦機(8)驅動端鉸接有連桿(9),所述連桿(9)另一端與推焦機架(3)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倉(6)底端出料口處可拆卸連接有上閥(10),所述上閥(10)底端與出焦倉(22)頂端密封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焦倉(22)具有一對出料口,且一對出料口之間設有上窄下寬的導向坡(21),所述導向坡(21)頂端位于中間倉(6)出料口正下方,所述出焦倉(22)的出料口處可拆卸連接有下閥(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熄焦部包括進氣管(11)、支管(12)、噴頭一(13)和電磁閥(14),所述進氣管(11)設置在焦倉(1)外,若干所述排焦箱(2)一側均可拆卸連接噴頭一(13),所述噴頭一(13)與排焦箱(2)連通,所述噴頭一(13)與進氣管(11)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系統(tǒng)包括由一對噴淋單元組成,一對所述噴淋單元可拆卸連接在焦倉(1)兩側,所述噴淋單元包括進水管(15)、轉接頭(16)和噴頭二(17),所述進水管(15)可拆卸連接在焦倉(1)側面,所述噴頭二(17)可拆卸連接焦倉(1)側面,且噴頭二(17)一端伸入焦倉(1)內,所述噴頭二(17)另一端通過轉接頭(16)與進水管(15)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倉(1)下表面可拆卸連接有輸送密封艙(18),所述輸送密封艙(18)另一端延伸至中間倉(6)上方,所述焦倉(1)下表面與輸送密封艙(18)內連通,所述中間倉(6)頂端可拆卸連接有密封蓋(19),所述密封蓋(19)頂端開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上可拆卸連接有下料倉(20),所述下料倉(20)一側與輸送密封艙(18)另一端連通,所述刮板機(5)位于輸送密封艙(18)內,所述刮板機(5)另一端穿過輸送密封艙(18)延伸至下料倉(20)內。
8.一種半焦干式熄焦方法,至少包括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焦機架(3)一端可拆卸連接有推焦機(8),所述推焦機(8)驅動端鉸接有連桿(9),所述連桿(9)另一端與推焦機架(3)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倉(6)底端出料口處可拆卸連接有上閥(10),所述上閥(10)底端與出焦倉(22)頂端密封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焦倉(22)具有一對出料口,且一對出料口之間設有上窄下寬的導向坡(21),所述導向坡(21)頂端位于中間倉(6)出料口正下方,所述出焦倉(22)的出料口處可拆卸連接有下閥(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焦干式熄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熄焦部包括進氣管(11)、支管(12)、噴頭一(13)和電磁閥(14),所述進氣管(11)設置在焦倉(1)外,若干所述排焦箱(2)一側均可拆卸連接噴頭一(13),所述噴頭一(13)與排焦箱(2)連通,所述噴頭一(13)與進氣管(11)之間連通支管(12),所述支管(12)上串聯電磁閥(1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吳怡喜,從洪倫,曾明明,王炯,楊晉生,鞠光濤,車俊龍,朱佛代,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