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及其加固工藝,屬于淤泥地基加固裝置。
技術介紹
1、當前對新近吹填淤泥地基這種高含水量、強度幾乎為零的土體的處理流程是:在吹填完成后,先晾曬一段時間(通常為一年以上),以使吹填淤泥地基表層形成一定的強度后,然后鋪設荊芭等形成施工墊層,待人與機械可以進場后,開始進行地基處理,但這種自然晾曬時間較長,嚴重影響施工進度,并且在長周期的自然晾曬過程中,如碰到下雨量比較大時,晾曬周期還需加長,針對上述不足,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及其加固工藝。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及其加固工藝,以解決現有的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包括加固裝置,所述加固裝置由加固柱組、聚水裝置及隔離布構成,所述聚水裝置垂直密封套設于加固柱組腔內,而聚水裝置另一端延伸至加固柱組對角外,所述隔離布蓋于加固柱組、聚水裝置所在加固淤泥地基頂面進行真空隔離;
3、所述加固柱組包括插入柱,而插入柱頂面設置有柱頭,且插入柱四個側面上下兩端設置有多個過濾網件;
4、所述聚水裝置包括密封板,而密封板上設置有真空泵、抽水管及電滲陰級管,所述密封板頂面一旁的插入柱空腔上端設置有控制器,所述真空泵、抽水管及電滲陰級管下端均延伸至插入柱的聚水腔內下端,而真空泵、抽水管上端均延伸至柱頭腔內,
5、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插入柱包括插入柱本體,而插入柱本體下端套設有插頭,且插入柱本體頂面周邊設置有柱沿,并且插入柱本體頂面開設有聚水腔,所述聚水腔腔內上端設置有用于密封板安裝密封的聚水腔密封沿,所述聚水腔四個腔壁開設有多個用于過濾網件固裝的聚水通口,所述聚水腔腔內下端貫穿開設有用于電滲陰級管下端與插頭頂面進行相抵的下穿口。
6、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電滲陰級管由鐵桿纏繞導線構成,各個所述電滲陽級插桿由鋼筋桿纏繞導線構成,所述插頭為鐵材質。
7、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聚水通口包括內凹套槽,而內凹套槽槽內中部貫通開設有通口,所述內凹套槽用于過濾網件的嵌設。
8、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柱頭包括柱頭本體,而柱頭本體頂面開設有排管腔內,所述排管腔內底面開設有多個第一管道通口,所述排管腔內左側腔壁開設有多個第二管道通口,所述柱頭本體前后側面開設有多個上提口,所述排管腔內右側腔壁下端斜向開設有排水小孔。
9、進一步改進的是,各個所述過濾網件由過濾網本體及密封壓框構成。
10、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隔離布包括隔離布本體,而隔離布本體中部開設有與柱頭相適配的第一穿口,且隔離布本體四個邊側開設有多個與電滲陽級插桿相適配的第二穿口。
11、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隔離布由無紡土工布及密封膜貼合構成。
12、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加固柱組為中點與四根電滲陽級插桿加固于淤泥地基上的對角間距為1-1.2m,而本專利技術的對角間距采用為1m。
13、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插入柱、柱頭均為高硬度塑料材質。
14、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上述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的加固工藝,加固工藝如下:
15、s1:首先外部插柱機械通過上提口把加固柱組移柱垂直插入淤泥地基上,而加固柱組的橫向縱向排列每間隔2m插入一根進行分布;
16、s2:在每根加固柱組的對角外延1m處手工配套垂直插入四根電滲陽級插桿,而四根電滲陽級插桿與控制器電連接,且每根加固柱組之間的抽水管通過軟管串聯在一起,另在尾端加裝水泵進行抽水,并且在每根加固柱組之間通過電線電連接串聯在一起,另在電線尾端安裝操作電箱;
17、s3:在每個加固柱組、聚水裝置之間所在淤泥地基頂面蓋上隔離布,而隔離布的四個邊沿手工壓入淤泥內進行布體的固定,完成加固裝置在淤泥地基上的整體分布安裝;
18、s4:加固時,通過通電使每根加固柱組上的真空泵啟動,讓真空泵對聚水腔吸真空產生負壓吸力,并經過聚水通口、過濾網件對插入柱為中點周圍1m內的淤泥地基形成真空吸力,因隔離布對淤泥頂面進行空氣隔離,因此會形成真空吸力,進行過濾淤泥地基中的水分到聚水腔內,另聚水腔腔內的過濾水通過外接水泵抽取外排,這個過程為3-5天;
19、s5:電滲輔助真空吸力過濾,當初步完成對淤泥地基吸真空濾水后,這時的淤泥地基為基礎固化,但淤泥地基中還存在部分自由水和弱結合水,這時通過電滲陰級管、插頭形成電滲陰級,而四根電滲陽級插桿形成電滲陽級,進行電滲使自由水和弱結合水會從各個陽級流向陰極,并在真空泵的吸真空協同下,進行淤泥地基的最終濾水固化;這個過程為1-2天;
20、s6:完成淤泥地基加固后,進行各個加固裝置的折除作業。
21、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及其加固工藝,通過加固柱組、聚水裝置及隔離布構成的加固裝置,此加固裝置具有吸真空濾水進行初步加固淤泥地基,還具有電滲輔助吸真空進行對淤泥地基的最終加固,其中加固柱組上具有濾水聚水功能,而聚水裝置、隔離布的協同具有對加固柱組下端密封腔室吸真空從而外延到加固柱組周邊的淤泥地基形成真空吸力讓淤泥地基中的水分流向加固柱組處被過濾收聚,并且聚水裝置上還具電滲輔助吸真空功能,實現對淤泥地基初步加固后的再次深層濾水加固,從而加強淤泥地基固化程度,而聚水裝置上通過簡單的軟管、外接水泵的串聯就能實現對各個加固柱組上聚水腔內的統一抽水排水,另通過加固裝置的設計,使每個加固裝置可以處理加固四平方左右淤泥地基,并且采用多個加固裝置的橫向縱向排列分布安裝工藝,使淤泥地基的整體面積都能布控到,對淤泥地基一次性進行濾水固化,使淤泥地基的加固施工時間周期在一周內完成,能有效的錯開下雨天,縮短加固周期,方便后續對建筑的繼續施工。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結構包括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裝置由加固柱組(1)、聚水裝置(2)及隔離布(3)構成,所述聚水裝置(2)垂直密封套設于加固柱組(1)腔內,而聚水裝置(2)另一端延伸至加固柱組(1)對角外,所述隔離布(3)蓋于加固柱組(1)、聚水裝置(2)所在加固淤泥地基頂面進行真空隔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柱(11)包括插入柱本體(111),而插入柱本體(111)下端套設有插頭(112),且插入柱本體(111)頂面周邊設置有柱沿(113),并且插入柱本體(111)頂面開設有聚水腔(114),所述聚水腔(114)腔內上端設置有用于密封板(21)安裝密封的聚水腔密封沿(115),所述聚水腔(114)四個腔壁開設有多個用于過濾網件(13)固裝的聚水通口(116),所述聚水腔(114)腔內下端貫穿開設有用于電滲陰級管(25)下端與插頭(112)頂面進行相抵的下穿口(11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滲陰級管(2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通口(116)包括內凹套槽(1161),而內凹套槽(1161)槽內中部貫通開設有通口(1162),所述內凹套槽(1161)用于過濾網件(13)的嵌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頭(12)包括柱頭本體(121),而柱頭本體(121)頂面開設有排管腔內(122),所述排管腔內(122)底面開設有多個第一管道通口(123),所述排管腔內(122)左側腔壁開設有多個第二管道通口(124),所述柱頭本體(121)前后側面開設有多個上提口(125),所述排管腔內(122)右側腔壁下端斜向開設有排水小孔(12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過濾網件(13)由過濾網本體(131)及密封壓框(132)構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布(3)包括隔離布本體(31),而隔離布本體(31)中部開設有與柱頭(12)相適配的第一穿口(32),且隔離布本體(31)四個邊側開設有多個與電滲陽級插桿(26)相適配的第二穿口(3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布(3)由無紡土工布(311)及密封膜(312)貼合構成。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柱組(1)為中點與四根電滲陽級插桿(26)加固于淤泥地基上的對角間距為1-1.2m。
10.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的加固工藝,包括應用于實施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加固工藝如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結構包括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裝置由加固柱組(1)、聚水裝置(2)及隔離布(3)構成,所述聚水裝置(2)垂直密封套設于加固柱組(1)腔內,而聚水裝置(2)另一端延伸至加固柱組(1)對角外,所述隔離布(3)蓋于加固柱組(1)、聚水裝置(2)所在加固淤泥地基頂面進行真空隔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柱(11)包括插入柱本體(111),而插入柱本體(111)下端套設有插頭(112),且插入柱本體(111)頂面周邊設置有柱沿(113),并且插入柱本體(111)頂面開設有聚水腔(114),所述聚水腔(114)腔內上端設置有用于密封板(21)安裝密封的聚水腔密封沿(115),所述聚水腔(114)四個腔壁開設有多個用于過濾網件(13)固裝的聚水通口(116),所述聚水腔(114)腔內下端貫穿開設有用于電滲陰級管(25)下端與插頭(112)頂面進行相抵的下穿口(11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滲陰級管(25)由鐵桿纏繞導線構成,各個所述電滲陽級插桿(26)由鋼筋桿纏繞導線構成,所述插頭(112)為鐵材質。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濱海建筑的淤泥地基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通口(116)包括內凹套槽(1161),而內凹套槽(1161)槽內中部貫通開設有通口(1162),所述內凹套槽(1161)用于過濾網件(13)的嵌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龍輝,陳平陽,陸程輝,何則堯,邱國標,蔡芳淳,邵衛,張旺華,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協和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