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公開涉及座椅,更具體地,涉及座椅靠背側翼的調節裝置、座椅以及列車。
技術介紹
1、目前,座椅靠背普遍采用曲面造型,左右側翼朝向前方凸起,在大致水平面內形成“c”字斷面,以對人體的兩側腰部處進行定位并提供兩側支撐,形成環抱姿勢,保障旅客長時間乘坐的穩定性和舒適性。這些座椅靠背通常采用一次性成型發泡材料,具有固定的兩側翼造型。
2、然而,在高檔車輛配置的座椅中,靠背角度調節功能雖然能讓旅客平躺休息,但固定式高側翼會影響平躺時的舒適性和身體活動范圍,成為影響舒適性的關鍵因素。
3、因此,亟需一種能夠根據座椅姿態或旅客個人喜好,實現靠背側翼的凸起或放平的側翼調節裝置,從而滿座椅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的多功能需求,提升乘坐舒適度。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座椅靠背側翼的調節裝置,座椅以及列車,可以調節座椅靠背側翼的開合程度,以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提升舒適度。
2、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座椅靠背側翼的調節裝置,其中,包括支撐座,安裝在座椅靠背內;兩個調節機構,在上述座椅靠背寬度方向上可滑動地安裝在上述支撐座上;兩個支撐機構,分別可轉動地安裝在上述調節機構上,適用于連接并支撐上述座椅靠背側翼內的部分彈性墊;以及驅動機構,安裝在上述座椅靠背內,適用于驅動兩個上述調節機構在上述座椅靠背寬度方向上相對或相背移動,且在上述座椅靠背厚度方向上伸長或縮短,以調節兩個上述支撐機構的位置和上述彈性墊的彎曲度,使上述彈性墊支撐的座椅靠背側翼在放平的第一狀態和
3、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其中,每個上述調節機構包括移動部,在上述座椅靠背寬度方向上可滑動地安裝在上述支撐座上,以及伸縮部,在上述座椅靠背厚度方向上相對于上述移動部可移動地套設在上述移動部上,適用于實現上述調節機構的伸長和縮短。
4、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其中,上述移動部上設置有在上述座椅靠背厚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上傾斜布置的滑槽,上述伸縮部上設置有與上述滑槽配合的滑頭;其中,當上述伸縮部相對于上述移動部在上述座椅靠背寬度方向上位移時,在上述彈性墊的彈力作用驅動下上述滑頭在上述滑槽內移動,使上述伸縮部相對于上述移動部在上述座椅靠背厚度方向上位移,以實現上述調節機構的伸長和縮短。
5、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其中,上述滑槽和上述滑頭設置有多組,在上述座椅靠背厚度方向上間隔設置。
6、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其中,上述伸縮部在上述座椅靠背寬度方向上的內壁間距大于上述移動部的寬度。
7、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其中,每個上述支撐機構包括:推桿,上述推桿的一端可轉動地安裝在上述調節機構上;以及支撐板,可轉動地安裝在上述推桿的另一端上;其中,上述支撐板與上述座椅靠背側翼內的彈性墊的端部連接,適用于支撐上述彈性墊的端部,上述支撐板在上述彈性墊的驅動下相對于上述推桿轉動并帶動上述推桿相對于上述調節機構轉動。
8、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其中,上述支撐板與上述推桿的連接處設置有限位部,使上述支撐板相對于上述推桿在預設角度內轉動。
9、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其中,上述驅動機構包括:絲桿,可轉動地安裝在上述支撐座上,上述絲桿與兩個上述移動部螺紋連接,以將上述絲桿的轉動轉換為上述移動部的直線移動;以及電機,被構造成與上述絲桿傳動連接,適用于驅動上述絲桿轉動。
10、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其中,上述絲桿為雙螺紋絲桿,兩側具有方向相反的螺紋;其中,兩個上述調節機構對稱安裝在上述絲桿上。
11、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其中,還包括控制機構,安裝在上述座椅靠背的一側,與上述驅動機構電連接。
12、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座椅,其中,包括:座椅靠背支架;彈性墊,安裝在上述座椅靠背支架上,適用于支撐人體的背部;以及上述的座椅靠背側翼的調節裝置,上述調節裝置安裝在座椅靠背支架上并支撐上述彈性墊。
13、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列車,其中,包括:車體;以及上述的座椅,上述座椅安裝在上述車體內。
14、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座椅靠背側翼的調節裝置,包括可滑動的調節機構、可轉動的支撐機構以及內置的驅動機構,實現了對座椅靠背側翼內彈性墊的調節,使調節裝置不僅能夠在座椅靠背寬度方向上調整彈性墊的位置,還能在厚度方向上進行伸縮,從而有效地調節彈性墊的彎曲程度。這樣,座椅靠背側翼能夠從大致放平的狀態轉變為凸起并聚攏的狀態,極大地增強了座椅靠背的包裹性和支撐性,滿足了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還能夠在不同座椅姿態下提供適當的身體支撐,減少長時間乘坐的疲勞,進而提高了乘坐的舒適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座椅靠背側翼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調節機構(2)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部(21)上設置有在所述座椅靠背厚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上傾斜布置的滑槽(211),所述伸縮部(22)上設置有與所述滑槽(211)配合的滑頭(2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1)和所述滑頭(221)設置有多組,在所述座椅靠背厚度方向上間隔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部(22)在所述座椅靠背寬度方向上的內壁間距大于所述移動部(21)的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支撐機構(3)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32)與所述推桿(31)的連接處設置有限位部(321),使所述支撐板(32)相對于所述推桿(31)在預設角度內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4)包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41)為雙螺紋絲桿,兩側具有方向相反的螺紋;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機構,安裝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一側,與所述驅動機構電連接。
11.一種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12.一種列車,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座椅靠背側翼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調節機構(2)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部(21)上設置有在所述座椅靠背厚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上傾斜布置的滑槽(211),所述伸縮部(22)上設置有與所述滑槽(211)配合的滑頭(2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1)和所述滑頭(221)設置有多組,在所述座椅靠背厚度方向上間隔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部(22)在所述座椅靠背寬度方向上的內壁間距大于所述移動部(21)的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小峰,郭建強,程利偉,房加坤,朱建,
申請(專利權)人: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