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膠粘劑,特別是涉及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1、在工業領域中,雙面膠的應用十分廣泛。然而現有的布織布、棉紙、無紡布等紡織類的雙面膠帶存在諸多缺點,如基材強度或韌性不足、抗拉伸性能差、透析性能不理想、無法滿足特定領域對光線或氣體通透性的要求。在高溫環境下丙烯酸膠水容易軟化變形,失去粘性;而在實際應用中撕離被粘物時,往往留下膠水殘留,影響美觀和后續加工處理。此外,一般普通雙面膠帶的持粘性能不穩定,容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濕度、溫度、水霧或氣等等,導致粘結效果下降。
2、當前,市面上的棉紙雙面膠在不同行業用途上、技術上均可能存在以下不足:1、雙面膠抗拉性能較弱,在眾多的電子元件、電子設備受到震動或沖擊時,可能導致粘接處松動;2、耐溫性能有限,在高溫環境下容易出現膠水軟化、粘性下降甚至失去粘性的情況影響電子元件的穩定性;3、在高溫環境下噴涂作業,取時塑件容易殘留膠水,端面殘膠等現象,清除耗時且不便;4、對環境的耐受性較差,如水霧、水氣、耐水、耐油、耐化學腐蝕等性能不佳,容易在惡劣的使用環境中失效;5、持粘性能不穩定,長期使用后可能出現粘性減弱,影響塑料件的牢固度。
3、綜上所述,現有紡織類雙面膠帶在多個關鍵性能上的不足,嚴重制約了其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因此,開發一種具有高韌性、抗拉伸性、高透析性、高溫穩定性以及無殘膠等優異性能,已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基材的雙
2、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結構層次依次順序為防粘離型層1、上膠層2、載體層3、上膠層4和防粘離型層5。
3、進一步地,防粘離型層1的重量為100-130g/㎡,防粘離型層的材料為pek離型紙或基膜,厚度為110-150μm。
4、進一步地,上膠層2的厚度為≥50μm,粘著力為≥1500g/inch。
5、進一步地,載體層3為基材層,使用了棉紙基材或無紡布、纖維布,載體層的厚度為50-100μm。
6、進一步地,上膠層4的厚度為≥60μm,粘著力為≥1600g/inch。
7、進一步地,防粘離型層5的重量為50-100g/㎡,防粘離型層的材料為pek離型紙或基膜,厚度25-75μm。
8、進一步地,上膠層2的厚度小于上膠層4的厚度,上膠層2的粘著力小于上膠層4的粘著力。兩層上膠層的膠水均使用熱固化膠水工藝,如丙烯酸酯、聚氨酯類膠粘劑通過高溫烘箱干燥后進行復合于載體層,在復合載體層過程中需進行對載體層進行預處理,可以通過噴灑水霧、溶劑、蒸氣等工藝,待載體層受到溶液滲透后,再結合上膠層進行復合,當載體層與上膠層達到最佳狀態后,滲透效果會更加明顯。同比,對于市面上一般的棉質雙面膠,均未采用預處理的方式進行表面處理,主要原因是輕薄型基材的重量較輕,拉伸性差,抗韌性能力弱,生產工藝一般,無可比性。
9、進一步地,防粘離型層的離型紙或基膜,離型力范圍在≤30g/inch,厚度為25-75μm。
10、作為本專利技術最優選的方案,載體層采用高韌性的無紡布材料,上膠層采用特殊配方的聚氨酯膠粘劑,該膠粘劑具有優異的粘結性能、耐溫性能和抗老化性能;防粘離型層則采用易于剝離的pek離型紙。
11、本專利技術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的制備方法:
12、1.?無紡布基層的制備:選用高韌性聚酯纖維,通過紡織工藝編織成無紡布基層。其厚度為50-100μm,重量為約23-28g/㎡。拉伸強度達到?12mpa,斷裂伸長率為80%,耐磨損性能良好。
13、2.?膠粘劑的調配:將聚氨酯樹脂、交聯劑、增粘劑、抗老化劑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加熱至一定溫度進行反應,得到具有優異性能的聚氨酯膠粘劑。
14、3.雙面膠的制備:將配制好的聚氨酯膠粘劑均勻涂布在預處理后的無紡布基材上,形成膠粘劑層;然后將易于剝離的聚酯薄膜作為離型層覆蓋在膠粘劑層上,通過熱壓或冷壓的方式使各層緊密結合。
15、4.熟化與固化:將復合好的雙面膠帶置于恒溫恒濕環境中進行熟化處理,使膠粘劑層充分固化,提高粘結性能和穩定性。
16、5.檢驗與包裝:對成品進行質量檢驗,確保各項指標符合標準要求然后進行包裝入庫和使用。
17、通過上述制備方法制得的膠帶,整體結構外觀上,膠體為高透狀固體,可以通過識別,能在距測試樣板約30mm處,透過載體層能夠看清楚宋體3號字。由于采用了高韌性材質基材,通過載體層進行對貼測試發現,當粘著力強度小于韌性強度時,載體之間可以分離,不存在基材被破壞,能夠完整地還原載體。對于不同表面材質的粘結性,如pc、abs、ps、pet、sus、al、玻璃等金屬材質或塑料件表面,在粘結一定時間后需求剝離或重工時,可自然正常剝離,不會出現材質表面殘留膠水或殘膠印跡等現象,能有效地節省時間及用工成本。對比一般棉質雙面膠帶,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18、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19、1.高強度韌性和抗拉伸性,能夠滿足各種復雜工況下的使用要求。通過在原有使用普通棉質材料的基材上進行特定篩選,在常規的棉紙或無紡布從9g/㎡-200g/㎡之間,結合基材的特性及應用領域,膠水的滲透能力等進行評估選擇,使用17g/㎡-28g/㎡的基材能夠增強其韌性,達到無紡布抗拉伸的效果,解決產品在實際應用出現震動時脫落的風險。
20、2.無膠水殘留和殘膠現象,提高了產品的使用便捷性和清潔度。采用不易殘留粘膠的粘合劑,具有持粘性好,對pc、abs、ps、sus、玻璃等不同塑料表面及金屬材質表面,金屬材料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不會發生膠帶破裂的情況,也無需進行材料破損后拆除膠帶的麻煩作業。同時,在一些高溫作業時可完整地剝離膠帶而不會破碎,有利于塑料件、零部件的再利用。另外,通過提高增粘樹脂軟化點,增強耐溫性能,不會出現因高溫環境下膠體軟致使物性衰減及脫落,影響電子元件的粘結穩定性。
21、3.持粘性能穩定和耐溫性高,拓寬了產品的應用范圍。膠水性能經改良后,在恒溫恒濕環境下存放1年有效期,持粘性穩定,不會出現局部粘貼松動,脫膠的現象。
22、4.高透析性能,適用于對透氣性有要求的應用場景。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其特征在于,結構層次依次順序為防粘離型層1、上膠層2、載體層3、上膠層4和防粘離型層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膠層2的厚度小于上膠層4的厚度,所述上膠層2的粘著力小于上膠層4的粘著力。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膠層的膠水均使用熱固化膠水工藝,使用丙烯酸酯或聚氨酯類膠粘劑通過高溫烘箱干燥后進行復合于載體層,在復合載體層過程中需進行對載體層進行預處理,通過噴灑水霧、溶劑或蒸氣工藝,待載體層受到溶液滲透后,再結合上膠層進行復合。
4.如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離型層的離型力范圍在≤30g/inch,厚度為25-75μ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體層采用高韌性的無紡布材料,所述上膠層采用聚氨酯膠粘劑,所述防粘離型層采用易于剝離的PEK離型紙。
6.一種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高透析高韌性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其特征在于,結構層次依次順序為防粘離型層1、上膠層2、載體層3、上膠層4和防粘離型層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膠層2的厚度小于上膠層4的厚度,所述上膠層2的粘著力小于上膠層4的粘著力。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透析高韌性無紡布雙面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膠層的膠水均使用熱固化膠水工藝,使用丙烯酸酯或聚氨酯類膠粘劑通過高溫烘箱干燥后進行復合于載體層,在復合載體層過程中需進行對載體層進行預處理,通過噴灑水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煊華,
申請(專利權)人:皇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